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照顾智力残疾儿子与病妻26年如一日,爱篆刻的他热心公益“我孩子不能学,愿意免费教别的孩子”

济南时报 2017-11-06 15:16 大字

4 日,潘广利帮助有智力残疾的儿子穿衣服。 记者刘玉乐 摄

今年55岁的潘广利自小爱好书画,青年时喜欢上篆刻,但那时只是作为一个爱好。26年前,潘广利的人生出现转折,他8个月大的儿子因高烧智力残疾,妻子为此辞去工作专职照顾儿子。

几年后,潘广利失去工作,积劳成疾的妻子更是先后患上糖尿病、脑血栓,家里的重担只能靠他独自挑起。即便如此,他没有丢下刻刀,仍坚持篆刻,作品还曾多次参加、入选由中国书协主办的各项展览,义捐作品上百幅。学生放假时,他还会到社区举办的书画班免费教有此爱好的小孩,“我的孩子不能学了,那些想学的孩子,我愿意教给他们。”

“该吃饭了、该打胰岛素了”悉心照料家人,出门就得电话提醒妻子

起床后,给儿子穿衣服,给妻子熬药,然后为一家三口做早饭——这是潘广利每日清晨的“功课”。上午,潘广利在工人新村北村的家里看书,28岁的儿子小潘抱着茶叶盒走来走去,宛若一个孩童;妻子则待在卧室,只有儿子嚷嚷着上卫生间时,她才慢慢地走出来。

原来,28岁的小潘在刚出生8个月时,因连续一个月高烧不退落下疾病,心智不幸就此停滞。“在那之前,孩子很可爱,跟人再见还会摆摆手,可自那之后,孩子就不一样了。”潘广利说,妻子为照顾孩子从单位离职,而他只是一名普通工人,每月只能靠他微薄的工资养家。“那时候真挺困难的,给孩子治病,有时一个疗程就5000多块。”潘广利说,为给孩子治病,全家日常开销一再压缩。冬天时,他妻子到农贸市场捡拾别人扒下来的白菜叶,“她捡两大袋子回来包大包子,够我们吃一个星期的。”

多年的辛劳压垮了潘广利妻子的身体,她先是患上糖尿病,后来又患上脑血栓。如今,她一只眼睛失明,另一只也视力极差,见不得强光。做饭熬药全由潘广利来做。

如果有事情推托不开必须出门时,潘广利会提前做好饭,给妻子准备好要喝的中药和胰岛素,到了时间就打电话提醒她“该吃饭了”“该打胰岛素了”或者“该喝中药了”,“她现在容易忘事,得打电话提醒着她点儿。”

潘广利说,他艺术水平的提高,一定程度上还要“归功”于妻子和儿子,“我得在家照顾他们,很少出门应酬,思考和读书的时间自然多了很多。”生活的不易被他看作是一个修行的机会,而妻子见证了他人生旅途中沿路的风景。

“东西可以在书上学到”刻苦钻研学习刻印,努力尝试各种风格

潘广利自小爱好书画,16岁时,原济南剧院要办展览,他写了幅字被举办方选中参展,可作品上没有印章让第一次参展的他感觉美中不足。“当时刻一块章要8块钱,我一个月的生活费也才不到10块钱。”潘广利说,他花了不到2元钱买了两块印料、一把刻刀,对照着字帖上的篆体字给自己刻了两块方印。这次刻印,他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他从书店发现了一本《工农兵美术技法丛书》中有“怎样刻印章”,如获至宝。这本书成了他的启蒙老师。出于对刻印的热爱,他不断购买相关图书,家里的两个书架上除了部分印料,其他的地方摆放的多是与刻印章相关的图书,“只要有空,我就会去书店转转,所有东西都可以在书上学到。”

潘广利的篆刻技巧越来越成熟,他也不愿拘泥于单一的风格,任何风格都愿意去努力尝试,“就像是一名厨师,单是糖醋鲤鱼,做得再好也不好开店,什么都得会才能开店,拿手菜才能做招牌。”

没有白费的辛苦和努力。如今,潘广利的作品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作品曾入选第二届中国书法艺术篆刻精品展等展览。一名东北的篆刻作品藏家,还多次收藏他成套的篆刻作品。

“想学的孩子我愿意教他们”谢绝收费办班的建议义捐作品上百件

钻研书画刻章、照顾妻儿之余,潘广利还热心公益。遇到希望工程、泉城义工等公益组织有活动时,他总会积极捐赠自己的作品,至今已义捐上百件作品。每逢假期,他会免费教社区里的孩子学习书画。“我的孩子不能学了,那些想学的孩子我也愿意教给他们。”潘广利说,因为要照顾家人,他不能去太远的地方,自己既然有这方面的知识,很愿意传授给附近的孩子。尤其是一些孩子的家庭条件不太好,“他们出去报班学习有些贵,社区里提供场地,我能用自己的专长作点贡献,很高兴。”

曾有孩子家长建议潘广利开一个书法篆刻班来收费教学,但潘广利谢绝了。“我也没想挣那么多钱,够我们一家三口用就行。收钱教学生的感觉就不一样,而且,如果收学费,家里条件不好的孩子不是又没有机会学了吗?”

在潘广利看来,他篆刻印章有着自己的标准,最重要的一点是“家境贫寒而爱好艺术的,名章酌情赠送”。有的孩子喜欢书画,像他当年一样准备参加比赛或者展览需要印章,前来请他帮忙,如果孩子的家庭条件不好,他就免费刻章,还附送印料,“我也是这么过来的,难处我懂。我希望这样能帮到那些喜欢艺术的孩子。”

(记者李尚隆 实习生卢震)

新闻推荐

新时代需要“三干”强力驱动

□张培元党的十九大报告确定的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是宏伟蓝图,也是庄严承诺,更是历史考卷。如何抓好落实,交出一份合格的“赶考”答卷?在11月4日召开的济南...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