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济南第十四中学打造64个“学科教室”——一切为了学生成长而设计

济南日报 2017-10-26 21:28 大字

学生在美术学科教室上书法课。

□本报记者

史春勇 蒋之光

在济南第十四中学的教学楼上走上一圈,你会发现,我们习以为常的传统教室不见了。讲台撤掉了,教师的办公桌搬到了教室里,与课程相关的实验设备和书籍资料挪到了教室里,教室里的一切都是学生学习所用的学科资源,教室里的一切也都是学生在这间教室里成长的信息。这“变脸”后的教室就是“学科教室”,每间教室都创意十足。

由于学科教室的建立,学生坐班教师走班的传统在这里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变成了教师坐班学生走班。现在,初一加初二共686名学生,经过开学初的选课,每人

都有了一张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课程表,他们依据这张课表

穿梭于不同的“学科教室”之间,自主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

学科教室是教师的“家”,学生来“做客”,教师就要拿出最好的“礼物”欢迎他们,包括最好的自己。

A210室,是王潇琛和陈飞羽两位老师的生物学科教室,让她们感到骄傲的是,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来学校调研时曾走进来,并与孩子们进行了互动交流。

这是一间怎样的学科教室?

走进教室,没有高高的讲台,教室南侧贴满了各类实验数据,这些都是学生们自己动手实验观察得来的。在教室西侧,切片、试管、显微镜等井然有序地被放置在操作台上,这些过去只能在生物实验室见到的实验用具,如今就摆放在教室中,学生可以随时动手做实验。书柜里配置了有关生物课的音像、图书资料、课外书,学生可以随时翻阅。

“整个教室里所有东西,都是学生的学习资源,包括我们,还有我们的电脑和手机。”王潇琛说。

这间学科教室既是两位生物教师的办公室,也是她们的“家”。作为“主人”,她们要认真研究,把学科知识、学科素养精心装扮到教室里,欢迎“客人们”的到来,在这里汲取营养。

“刚开始是有一些不适应的,主要以前讲惯了,一门心思地把知识传输给学生,所以注意力就在知识上。但有了学科教室后,过去四五十人的大课堂变成了二十几个人的小课堂,再加上选课走班对他们自主规划学习的要求,这一切变化都要求教师也必须做出改变,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为他们成长提供一切可能。”王潇琛告诉记者,无论是选课走班还是学科教室都对教师提出了考验,但让学生成长为最好的自己,首先教师必须也要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就在记者和王潇琛交流的时候,下课铃声响起,没过一会儿,三三两两的学生开始走进教室,有的准备文具,有的出去上卫生间,而有一位女同学则立马拿出一张纸默读了起来。“这是本节课的内容,感觉昨晚没有预习好,所以再抓紧看一遍,否则上课后就跟不上趟了。”说完这几句话后,女同学立马埋头又默读了起来,记者完全没有了“存在感”。

王潇琛自豪地告诉记者,下一节是她的课,这些学生都是刚从其他学科教室下课后走班到这儿的,他们知道什么时间干什么事情。会不会预习、能不能规划等之前所有担心的问题,现在都通过他们的努力证明了他们是能做到的。另外,只要学生们有时间,可以随时进入教室使用实验器材,这样更利于他们通过动手领会课本中的知识,用实践操作加深对课程的理解。

除了上课时间外,王潇琛和陈飞羽的学科教室立马就变成了自习室,对没有课的学生完全开放,他们自主选择来上自习。对于来上自习的学生,两位学科教师要提供一切帮助。

没有了讲台,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师生“边界”开始模糊,共享共赢新型师生关系在“空间”中重新建构。

上午9点,数学教师杨小英的学科教室,杨小英批改作业,9名学生安静自学。

问过学生后,才知道这节课是选修课。此时,学生张静武碰到一个没有理解的知识点,他马上拿起习题簿,走到杨小英的办公桌前请教。

“如果在过去,学生们一定要在自习课结束以后到办公室找老师讲题,而现在学生们可以直接在教室中提问。”杨小英告诉记者,这是学科教室的另一个亮点,极大缩短了老师与学生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也让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过去,学生上课教室是固定的,各科老师按照课程表按时进入教室上课。而在学科教室中,老师与教学空间被固定下来,除了正常的教学任务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选修自己喜欢的老师的自习课。

除了教室内的设计和装饰,学科教室变化最大的就是没有讲台,老师坐到了学生中间。寻找讲台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当年孔子讲学的地方被称为杏坛,这也许就是讲台的最早雏形。自古以来,讲台就与教师的神圣、威严联系在一起,有一种不可抗拒的神圣感,如果把讲台去掉,课堂的秩序是否会受到影响?

决心改革之前,这些问题一直盘旋在校长杨荣耀的脑海中。

“能想到的问题都不算风险。”在对记者疑问的解答中,杨荣耀把传统课堂比作一个体育馆,讲台就像篮球场,老师是运动员,学生是观众。运动员怎么打比赛,观众就怎么看,永远无法参与到比赛当中去。他认为,传统课堂的弊端在于,老师在课堂中处于主动地位,学生成为课堂的围观者。

“学习是一个自主的过程,学生自己需要明白学的是什么、目的为何、如何应用。可在过去,这些大都由老师完成,学生只需要被动掌握知识应付考试即可。”杨荣耀说,现在学校打破常规,让老师走到学生中央,与学生一起了解课程旨在培养何种能力,摸索学习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把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实现了学生与学习的同步自由生长。

教室变了,老师变了,而这一切最大的受益者学生也有着自己的感知。

“过去老师站在讲台上,总感觉距离他们很远。现在老师走下讲台,就站在我们中间,好像有一层结界被打破了。”学生孙文正表示,现在和老师更亲了,是师生,更是朋友。

也有学生表示,没有了讲台以后,在课堂中的安全感和获得感更加强烈。“学科教室内不仅学科特色浓郁,而且特别温馨,老师就在与我们近在咫尺的距离,过去的隔阂感就少了,心里多了一份安全感。”学生黄俊杰说。

学科教室的“一室一景”,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这一切让“空间”有了生长性,从而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当一间传统教室不再以年级和班级命名,它就具备了成为学科教室的基础。再以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名字命名,它就拥有了学科教室的框架。如果在教室中继续施以学生个性化、学科特色化的装饰,学科教室就成为独一无二的学习资源。

走进64间学科教室的每一间,你都会为教室内的文化所吸引和感染,每个教室都显现出泾渭分明的特质。

历史教室的墙壁上张贴着“二战”专题,地理教室的地面上标印着经纬线,语文教室墙上悬挂着经典名篇。所有的学科教室均按照学科特点,贴满了学生试卷、卡通图案、知识卡片、活动海报……这样“一室一景”的教室对学生来讲太有吸引力了。

“学校教学改革带来了很多改变。从初一就实行彻底的选课走班,取消班级,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学科教室。”杨小英告诉记者说,如此大刀阔斧的变革,之前习惯的所有东西都没有了,学生能适应吗?教师自己能适应吗?

类似的疑问,并非仅仅是杨小英一个人有。当学校开始大张旗鼓推动学校转型时,很多像杨小英这样的教师都感到了改革的“阵痛”。

“我从教26年了,已经习惯自己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现如今学科教室都是小班化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突然间让我放弃过去所有熟悉的东西,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杨小英说。

而支持杨小英走下来的,是学生们在学科教室收获到的张扬与快乐。

“现在学生有了充分的自由,可以自主安排课程,去追寻自己应该追寻的东西。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们真的个性凸显了,他们真的内心强大了,但是给我们的教育却带来了最大的挑战,这个挑战是什么?就是孩子们真实了。”学校初一年级主任金华说,学科教室进一步拉近了师生关系,老师可以关注到每一个孩子,而当孩子们真实了,敢于把自己的缺陷暴露在教育者面前时,作为老师,就可以有的放矢进行帮助。

“每个学科的课时总数都是按照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要求来设定的,原来那种想通过加时间提高成绩的办法行不通了,这就倒逼老师从研究学科规律、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出发,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能力。”学校课程院院长原美玲说。

十四中的学科教室让“空间”拥有了生长性,让教育不仅惠及全体,也更好地面向了个体,学校就有了让100个孩子成长为100个孩子的土壤,让他们真正成为最好的自己。课堂延伸教室变了

课堂变了

学生也变了英语学科教室A213

■负责教师:王雅涵

■班级特色:作为90后,王雅涵总有些新的想法,她把整个教室分为了四个部分:学生活动区、办公区、学生作品展示区以及爱尔兰风情区。

十四中英语组的老师们想通过定期了解一个英语国家,让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了解一个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从而了解外国文化及习俗。王雅涵选择了爱尔兰,于是由爱尔兰国旗颜色组成的照片墙,以及学生创作的爱尔兰英文小报等打造出了学生特别喜爱的异国风情,而爱尔兰的国花三叶草则点缀在教室的各个角落。整个学科教室被布置得明亮温馨,每到下课,同学在这里尝试和老师用英语交流,学习在这一刻自然的发生了。

语文学科教室A204

■负责教师:董璐

■班级特色:学生是这间语文教室真正的主人,他们飞扬的创意占领了教室的每个角落,设计出自己活色生香的学习生活。小桌旁边的白板上,学生写着“每个中国人,都是在诗歌里不知不觉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墙壁上有上次晒书单后学生的推荐书目彩绘——《静静的顿河》《人民的名义》《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阅读品位不可小觑。

汉字武林版图是每个孩子的最爱,他们用彩纸精心描绘出自己最喜欢的中国字,甲骨文、篆书、隶书成为出镜率最高的热门字体,五彩斑斓,尽显祖国文化的时尚新貌。闲来信手拈起毛笔粉笔水笔,行楷草任情挥笔,舞文弄墨,尽得语文教室“尚墨轩”别号之真谛。

生物学科教室A210

■负责教师:王潇琛 陈飞羽

■班级特色:生物学科教室最让人惊叹的是实验室和教室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可以利用充足的实验材料随时进行实验操作,探索他们眼中的生物世界。更让人自豪的是,学生可以把他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

地理学科教室A303

■负责教师:石琳

■班级特色:石琳是十四中的“元老”,也是地理学科主任。走进她的教室,每一处的设计都体现了地理学科特色和地理元素的存在,地面上是用彩色粘贴做成的经纬网,站在教室中,学生就能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经纬度位置,由位置判断出与之相关的地理信息。

墙面除了张贴的中国、世界地形图外,还展示着学生课外活动的地理手抄报、手绘的等高线地形图,书架上有地理书籍,还摆放着学生自己的作品,有用土豆制作的地形模型、有利用乒乓球绘制的地球仪,每一件作品都体现了学生对地理的热爱。地理学科教室也是学生们最喜欢的教室之一,课余学生都来这里和老师们“谈天说地”,小小教室中流转着大千世界人文风情。

物像以照片的形式展示出来,这里随处可感受到他们对生物实验的热爱。

不仅如此,生物学科的窗台简直变成了茂密的丛林,仔细看去,里面还隐藏着很多“动物”,每一动植物旁都有二维码标识牌,孩子们很喜欢以这种方式来了解它们。学生还养了小金鱼、小乌龟和蚕宝宝,每天都会有很多孩子来这里看望它们。还有孩子笑着说:“老师,这间教室是绿色的,是有生命的!”

制图/孟学荣

新闻推荐

同是维生素C价格相差近百倍您可瞠目结舌?

日前一篇“2块钱的维生素C和98块钱的维生素C有什么区别”的文章颇引人关注,不少网友看完后感慨万分。两者到底有何区别?24日记者走访多家药店发现,价格昂贵的维生素C多为保健品;2元维生素C为...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