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1700多教师跳出“体制内”打破身份界限,拿钱多少不再“唯职称”而挂钩教学水平
教师也要跳出“体制内”,教育不再仅仅是凭良心,而是让真正干得多、干得好的老师,享受待遇上的提高。而学校也不再是政府的“孩子”,需要掏钱来购买教育服务。记者11日了解到,高新区教育系统岗位聘任管理体系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全区34所学校中,提交申请的达33所,涉及教师1700多名,今后,他们将纳入济南高新区教育集团进行岗位管理。跳出“体制”纳入集团管理3年一聘期不合格要解聘
今年开学前,《济南高新区教育系统岗位聘任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面向高新区中小学教师发布,“全员岗位聘任”也由热议话题落实为详细方案。下一步,各学校将根据本校情况制定各自的分配方案,提出办学目标,主管部门将在每学年结束时进行考核。这项改革的一大特色就是打破原有吃“大锅饭”的模式,多劳多得,不合格者将解聘。
管理办法和方案公布后,全校教师自愿申请比例达到80%的,就可申报进入岗位聘任管理体系。这一改革获得了绝大多数老师的欢迎和踊跃申请,全区34所学校中,提交申请的达33所,涉及教师1700多名,他们自愿跳出“体制内”,纳入济南高新区教育集团进行“岗位”管理。
教师这一行业的“体制”,一个较大特点就是工资和绩效都要与职称挂钩,有老师表示,如果职称上不去,教得再好,在工资上的体现也不多,在“体制内”干好干坏凭“良心”。而高新区教育系统这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让老师们多劳多得,少劳就少得。
根据岗位聘任管理办法,申报学校全体教职工全部纳入济南高新区教育集团管理,该体系内教师由集团统一调配和安排,实行企业化管理,他们将打破身份界限,原有身份由相关部门封存入档。一般教师与集团的合同以3年为一个聘期,内部岗位则是一年一聘,期满后合同就解除,再根据考核结果重新聘任,通过考核的可以续聘,考核不合格的就要解聘。
“优绩优酬”受欢迎引入“KPI”考核机制
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副局长方奎明介绍,目前相关政策已出台,也向老师们讲明了细节,具体事宜进入推行阶段,是否参与全凭自愿。“自愿”是此次改革的又一大特点,方奎明说,没有必要搞整齐划一,也不会“一刀切”,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存在。
“政府与学校不再是‘母子\’关系,而是政府购买服务,购买标准是学校培养学生的数量和质量。申请进入岗位聘任管理体系的学校,要制定自己的内部分配方案,并提出办学目标,聘期届满时我们要根据他们各自提出的目标进行考核,且每一聘期的目标要适当高于上一聘期。”方奎明说,对于推动进程他们也不做硬性规定,如果学校老师积极性高,达成共识速度快,也会更快进入改革体系。
该区一所中学校长表示,在提交申请时,全校老师都签了名,积极性很高,这种“优绩优酬、多劳多得”的模式,在保障基础的前提下,能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对一些积弊也有改善和消除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改革实行的考核机制为“KPI”,也就是“关键绩效指标”的英文缩写,它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指标,更具有操作性。实际上,“KPI”考核对高新区来说并不陌生,去年年初,该区就在全市率先进行了体制机制改革,将全员纳入“KPI”考核体系,在高新区下的这盘大棋里,教育系统的改革也可以看做是其中的重要一步。●专家观点
衡量老师干得好孬学生成长水平是标准
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忠武认为,教育改革要遵循公平和效率相兼顾,公平就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效率则是提升老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鼓励个性和创新。高新区教育系统的此次改革很明显体现了这两个特点。
“无论改革如何进行,核心评价标准都是学生的成长水平。”王忠武说,进行这种探索性的改革不能怕风险,好的方面就要发扬,不好的要勇于纠正,才有助于形成有特色、多元化的办学模式。(记者曹莫)
新闻推荐
□女报记者李丽娟天已入秋,微凉的清晨,肖薇独自走在街头,看着穿梭的人流,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林韩宇、奥嘉凡、杨勇、张晓是林奥美建有限公司的股东。林韩宇占公司60%的股权,一个月...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