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在国内外掷球比赛中,济南槐荫中学小有名气,在摘获一枚枚奖牌的同时,更为国家队输送了一批主力队员。一所地掷球学校的10年

济南日报 2017-08-10 12:10 大字

槐荫中学毕业生郑文志在比赛中。

法国队员指导槐荫中学学生。

比赛中

全国锦标赛颁奖现场

学校代表队参加2016摩纳哥世界大金属锦标赛。

时针回拨到今年7月25日。在当天举行的2017年全国青少年及大学生掷球锦标赛女子小金属球决赛中,王菲矫健的身姿、笃定的目光在镜头下定格,寂静的赛场上随着她最后一颗球出手后立刻陷入了狂欢。来自槐荫中学的王菲、王斐靖、徐欣悦3名队员相拥在一起,分享着击败对手将金牌收入囊中的喜悦。

此次全国掷球锦标赛,槐荫中学携手美里湖第一小学、第二小学和第三小学,组建槐荫中学学区地掷球代表队参赛,经过七天奋战,这支30人的队伍共摘得八个冠军、两个亚军和六个季军,实现了比赛成绩大满贯。此外,在闭幕式上,槐荫中学作为济南市唯一一家单位,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首批“中国掷球协会青少年培训基地”。

2007年开始引入地掷球项目,2008年建设高水平地掷球场地,2009年引进国家队队员刘伟,2010年和2012年两次参加世界青少年地掷球公开赛,2015年将学区小学纳入地掷球“朋友圈”……10年的时间,槐荫中学一年一个台阶,将地掷球这一古老项目变成了学区特色体育的“金字招牌”,并以此为龙头,带动学校科技、京剧等特色项目的发展,为学生们搭建了成长“立交桥”。

古老项目落户10年槐荫中学地掷球享誉国内外

地掷球起源于5000年前的古埃及,到了19世纪末,现代地掷球运动在欧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之后由于欧洲移民的大量迁移,这项运动被传到了南北美洲,再后来遍及世界各国。中国是地掷球起步较晚的国家,直到上世纪80年代,地掷球才在北京、西安等地的高校里出现。

槐荫中学于2007年引进地掷球项目,随后,学校又在2008年12月建成了高起点、符合国际标准的地掷球训练比赛场地。项目引进来了,场地也建好了,唯一欠缺的就是没有专业的教师。

没有师资怎么办?槐荫中学将目光瞄准了地掷球国家队。2009年6月,国家队队员刘伟来到学校担任地掷球学科教师,刘伟的到来补齐了学校地掷球发展的最后一块短板。随后,学校不仅组建起了地掷球队,还在每个年级都专门开设了地掷球选修课,体育课中也添加了地掷球项目的内容。济南终于有了第一批参与地掷球运动的学生。

一个对学生而言完全陌生的运动项目落户学校,如何能够让学生迅速了解并爱上这一运动呢?经过反复思考,槐荫中学决定借助新建场地承办大型赛事。

就这样,2009年6月12日“中·法大金属地掷球友谊赛”在槐荫中学拉开大幕,中国地掷球国家队与来访的法国地掷球国家队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交流比赛。同年8月16日-23日,学校又举办了“实力·荣祥”杯2009年全国青年暨大学生地掷球锦标赛,来自23支代表队的254名运动员和教练员集聚一堂,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地掷球盛宴。

两场高水平赛事的举办,不仅让学生对地掷球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更激发了学生对这项运动的兴趣,学生们纷纷参与到这一运动中来。

“学校还组织教师编写了《地掷球》校本课程教材,自编了地掷球韵律操,在全校所有年级开设了地掷球课,地掷球氛围很好,喜欢地掷球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刘伟告诉记者,地掷球不像其他田径运动和球类运动,门槛并不是特别高,主要看中学生的协调性、击球的手感,“打地掷球十分讲究策略,打得久了,很多学生独立思考、总结反思的能力都提高了不少。”

也就是从2009年开始,槐荫中学地掷球队连续参加国内、国际赛事,并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多名校队队员被国家体育总局吸收为国家青年队队员,赢得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认可。特别是2010年4月和2012年3月,两次参加在澳大利亚举行的世界青少年地掷球公开赛,学校学生郑文志获男子大金属连续抛击第一名,杨兆新获女子大金属准确抛击第一名,肖志涛获男子个人准确抛击冠军和连续抛击亚军,肖志涛、宋鑫坤获男子双人连续抛击亚军,宋鑫坤、王志龙同学获男子大金属双打第三名,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如今,在国际、国内掷球界,槐荫中学地掷球队已小有名气,在收获一枚枚奖牌的同时,更为国家队输送了郑文志等一批主力队员。

“冷门”项目成香饽饽组建“朋友圈”培养后备力量

“有那么多种适合孩子的运动项目,学校为啥非要引进地掷球这一‘冷门\’项目?”槐荫中学引进地掷球之初,不少家长有着这样的疑问。

作为学校地掷球十年发展的见证者,槐荫中学校长高斌表示,相比羽毛球、篮球运动的激烈,地掷球更加内敛和优雅。“赛场上,选手们蹲身击球,体力消耗并不大,重要的是对每一个球位置的判断和战术战略的选择,往往一轮击球之后比赛形势便会发生改变,制约与反制约贯穿于比赛的始终,使比赛充满了趣味性和刺激性。”高斌告诉记者,地掷球运动的一抛一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体能,还可培养学生沉着、机智、顽强和拼搏的意志及团队精神。

高斌告诉记者,最重要的是地掷球运动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走出校门,能够让学生去“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受各种条件影响,学校孩子去感受祖国的山河壮丽以及各地的风土人情的机会比较少,学校就要为学生创造更多机会走出校门,通过外出比赛,学生们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成熟了许多。”“在地掷球比赛中,战术要根据对手的球位变化而变化,除了考验我们的心理素质之外,还十分考验我们独立思考、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槐荫中学地掷球队队员王斐婧告诉记者,进入球队之后,她比以前成熟了不少,能懂得静下心来总结和思考对手,外出比赛更是让她开阔了眼界,并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定下了小目标。

正是看到了地掷球能带给孩子们课堂给不了的东西,高斌一提出在整个学区内发展地掷球运动的想法后,立马就得到了学区小学校长们的大力支持。

2015年开始,槐荫中学将自己学区内的美里湖第一小学、美里湖第二小学、美里湖第三小学纳入了自己的地掷球“朋友圈”。槐荫中学专门拿出设备、派出师资,帮助这3所小学在短时间内将地掷球运动迅速开展起来。精准娴熟的滚靠,怦然心跳的撞击,扣人心弦的局势变换……现如今,小小的地掷球已成为槐荫中学学区的一大特色。

虽然学校地掷球运动仅仅开展了两年时间,但在美里湖第三小学副校长肖长宝的眼中,地掷球运动其实远比大家认为的有趣。“地掷球简单易学,不分性别与年龄,参与度极高,还可以增强参与者的身体协调能力,并且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竞技性;在比赛的时候,战术多变,能够形成很多有意思的套路,需要学生和对手斗智斗勇。”肖长宝告诉记者,在校园内推广,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团队精神,“地掷球给孩子们带来的成长非常显著,所以今年出去参赛家长们都非常支持。”

最讲团队合作精神战术配合只需要一个眼神

从乡镇学校的普通学生,到全国冠军,地掷球圆了孩子们的冠军梦,但在冠军背后,则是学生们刻苦的训练和超乎常人的坚持,汗水、挫折,伴随着学生一路走来,也一步步成就了学生的冠军之路。“为了准备比赛,我们从一放暑假就开始了集训,除了基本功、技术体能上的提升外,更重要的是注重自己心理素质的提高。”美里湖第一小学地掷球教练臧邦志告诉记者,7月的太阳又热又毒,学生又是露天训练,一个月的集训下来,学生们个个都被晒黑了不少。

“学生们不仅要接受酷暑的考验,还得防备蚊虫的叮咬,尽管做足了防护措施,但是队员们还是经常被咬得满腿是包。”刘伟补充道。

既然训练、比赛这么辛苦、这么累,可大家都没想过放弃。而且队员们的理由出奇地一致: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热爱地掷球这项运动,更因为他们舍不得这群队友。

“地掷球是一项讲究团队合作的运动,每一个队员的发挥都会直接影响比赛成绩,所以我们的队伍现在就像一个大家庭,所有的队员不分先来后到,大家都团结一致,劲往一处使。”王菲告诉记者,经过两年的相处,队员们已经成为亲密无间的小伙伴,“在场上,我们只需要一个眼神就可以知道要打什么战术;在场下,经常在聊天的时候不约而同地说出同一个词。”

“凝聚的团队精神是地掷球非常鲜明的特征之一,在比赛中,每一局都具有悬念性,每个球都很考验运动员,尽管脑海中有赛前拟定好的作战计划,但是面对对手每一个恰到好处的球,我们压力还是会非常大。”王斐婧告诉记者,这个时候队友的一声“好球!”就是最直接的鼓励,压力和紧张感也都会随着队

友的鼓励释放出来,瞬间杂念就会被抛到脑后,脑海里想得最多的就是如

何打好手里的每一个球。

“比赛中,经常是球一出手就能决定胜负,即人们常说的‘一球定乾坤\’,这不仅需要队员们在比赛中配合

默契,在生活中也要亲密无间,这样才能在

比赛中相互信任,共同琢(战术动

作,策划战略方针。”刘伟告诉记者。

■大赛现场回放打赢心理战成功逆袭夺冠

在这次的全国锦标赛中,来自美里湖第二

小学的王鑫宇一举摘得了女子小金属单打冠军。虽然这个今年刚满11岁的小姑娘不太爱说话,但和她交流起地掷球来,她的话匣子便打开了。“我刚刚接触地掷球的时候就是瞎玩,到后来经过教练的悉心指导,我慢慢进入角色,并越来越喜欢这项运动,现在已经完全爱上它了。”王鑫宇说,最初光靠手感和直觉打球,训练久了就发现,地掷球不像其他的田径项目,是一项容易“逆袭”的运动项目,假如没有非常稳定的心理素质,很容易在比赛中一击即溃。“我们平常训练都是沙子场地,这次比赛却是石子场地,这让学生们很不适应。”美里湖第二小学教练王刚告诉记者,在女子小金属比赛中,王鑫宇第一场就被对手打了个9:2,虽然王鑫宇一路追赶到了10:9,但是最终还是输掉了比赛。输掉

比赛之后,王鑫宇也没有气馁,而且利用空余时间抓紧适应场地,“熟悉了场地

的王鑫宇越战越勇,之后的几场比赛连克对手,最终摘得了冠军。”

更为激动人心的是在决赛中,王鑫宇再次上演了一场绝地反击的逆袭大战。

“决赛一开始,王鑫宇就被对手打了一个5:0,随后比分从7:5,打

到7:7,一直打到9:9,结果王鑫宇凭借最后的完美抛击,将冠军揽入

了怀中。”王刚告诉记者,比赛一直胶着到最后阶段,如果王鑫宇最

后的抛击不准,那冠军就是对手的,“我知道王鑫宇经过这两年的

成长,心理素质已经非常强大,虽然最后一击压力特别大,但我还

是给了她一个完成抛击的坚定眼神。”

这样的“逆转”大戏,让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一枚金牌,更是自信心的不断成长。

在这次比赛中,槐荫中学闫龙淼、王学庆获得了男子大金属双人连续抛击冠军,就在首场比赛中,闫龙淼遇到了不小的挫折。“闫龙淼的正常水平是5分钟准确抛击26个以上,但是在首场比赛中,他只命中了17球。”刘伟告诉记者,赛后他专门和闫龙淼一起分析了其发挥失常的原因所在,并帮助闫龙淼及时调整,“后面的比赛中,闫龙淼及时调整,最终和王学庆一起将这枚金牌带回了济南。”

“这是需要内心沉淀下来的运动,是锻炼心性的竞赛。”闫龙淼

说,地掷球比赛非常讲究战术,尤其是心理战,如果在比赛

中没有稳定自己的心性,很容易受对手成绩的影响败下阵来。

新闻推荐

背街小巷大变样

昨天,整治之后的芙蓉巷街区环境大变样,尤其是在一幅幅泉城老街景的点缀下,让这里更具老济南特色风貌。目前,随着创城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不但主干道路环境越来越好,而且相邻的背街小巷也跟着同...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