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加强招才引智工作 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市政协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为招才引智工作建言献策

济南日报 2017-08-10 12:10 大字

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日益明显,人才竞争已经成为国家、地区、城市综合实力竞争的核心。当前,济南市确立了“一个率先、两个基本”的总体目标和“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中心任务,深入推进“453”工作体系、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新旧动能转换,都急需我们加快引进培养大量高层次、高素质、高水平的各类人才。济南市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加强招才引智工作 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于8月9日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深入开展协商议政,8名市政协常委、委员和专家作了大会发言。现摘登部分内容予以刊发。

以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探寻独具济南特色招才引智路径

市政协委员,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李军

招才引智是实现科学发展、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客观需要,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人才智力保障,是未来区域和城市创新发展所关注的战略重点,济南必须以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进行系统思考和长远谋划,创新性地找出一条独具济南特色的招才引智发展之路,持续为全市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李军建议,要把招才引智上升为全局性战略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建立超越部门职能的招才引智统筹协调机制,成立济南市招才引智协调委员会,统筹全市招才引智工作,研究和决策重大招才引智项目的个性化政策和制度安排,并负责项目的统筹推进。要把握好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的关系,在全市层面上建立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联动协同机制,进一步强化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进行招才引智的力度,以招商引资促进招才引智,以招才引智激活招商引资项目,使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能够相互促进、协同发展。要建立“大人才观”,完善创新型的人才工作机制,出台系列更具灵活性的重在引智和赢心的差异化激励保障政策。积极主动地探索与国际国内大财团大机构合作发展的模式与路径,尤其是寻求与军方科研机构和相关团队合作的机会。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通力配合、协同参与的招才引智原则;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进而使政府的主导作用能够有的放矢得以充分彰显,使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协同参与作用能够富有成效。

搭建平台优化环境 加快集聚金融人才

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济南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邢乐成

济南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人才新政30条”,这是济南市历年来分量最重、含金量最高的人才政策。好的人才政策关键是要落地,切入点在于平台支撑和环境优化。特别是集聚金融人才,要重点做好平台的搭建运用和人才发展环境的再优化。

邢乐成建议,要加强对金融理论研究人才、高端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以山东大学金融研究院、山东省资本市场创新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金融研究平台为依托,将济南“人才计划”与这些平台进行“点对点”对接,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金融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人才。建议整合全市的金融资源集中打造济南金融控股公司,通过“金融控股公司”这一机构平台,从海内外引进急需的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思维的金融高端管理人才;再就是利用驻济的地方骨干金融企业、利用政府的投融资平台,或通过在政府部门任职、挂职等形式,吸引一批金融高端管理人才。以新型金融业态为依托,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平台、农村金融服务平台、供应链金融和商圈金融平台、要素交易平台,集聚各类金融专业技术人才。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一是要优化政策环境,在户籍管理政策、薪酬激励、个税征收政策、人才流动政策等方面做细做实,把人才新政30条的相关内容落到实处。二是要优化服务环境,坚守政务诚信,提高政务效率,在政务重点领域健全“守信激励”和“怠政惩戒”机制。三是要优化企业环境,引导企业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拓展人才职业发展空间,建立市场化的人才选用制度,充分释放人力资本的活力。

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工作机制和人才发展环境

市政协社会文教(法制)委员会特邀委员,市行政学院原教育长,市委党校三级教授王济萍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助推城市发展的“第一引擎”,更是我们“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济南市必须把人才竞争作为一场输不起的决战来抓,以更积极的政策、更宽广的胸怀、更扎实的工作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聚集济南。

王济萍建议,要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和政策,改革管理部门,在现有人才服务局的基础上,统筹分散在组织、人社、科技、经信等部门涉及人才的工作,组建新的济南市人才局,减少职能交叉,优化工作力量,形成市区县联动、部门联动、相互配套、多层次的高层次人才引进体系;在完善柔性引才机制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等方面的基础作用,以济南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为载体,发展、壮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鼓励和支持国内外知名的人才中介机构进驻济南;加强与省内高校深度合作,建立双方合作机制,制定校地合作的激励制度,在人才交流培养、特色学科设置、就业创业指导、研发平台建设、决策咨询等方面进行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加速培育和打造优质人才发展平台,按照济南人才新政第15条“加强人才发展载体建设”的要求,做优做强各类人才发展平台,着力提升各类人才平台和产业平台对创新创业人才的承载能力,在重点园区平台上,依托产业集聚招才引智;在科技研发平台上,集聚一批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研发人才;在金融服务平台上,打通产业、人才、金融之间的通道。建设服务型政府,营造良好的政商环境,学习杭州市政府的“店小二”精神,加强党政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素养,强化服务意识,真正建成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效率最高、市场秩序最好、群众满意度最高的服务型政府,营造良好的政商环境;开展人才大讨论,形成“爱护人才就是促进发展、浪费人才就是妨碍发展、刁难人才就是破坏发展”的共识;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媒介宣传济南的人才政策,提高政策影响力,兑现落实政策规定,营造全社会爱才尊才重才的良好氛围。

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搭建招才引智发展平台

市政协委员,齐鲁工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任民

济南市作为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要以人才的优先发展服务支撑引领产业发展,推动人才工作由“服务支撑产业”向“引领产业发展”升级;要以更加开放灵活的制度、更加优惠的政策和更加稳定的新载体,把人才激励政策贯彻好落实好。

任民建议,要围绕“建设全国区域性科创中心”推动产业转型发展,以更大的投入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加快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借鉴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等十部门《关于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试行办法》,鼓励大型骨干企业组建企业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在能力建设、研发投入、人才引进、科研仪器设备配套等方面给予支持。要充分发挥人才中介机构的作用,借鉴福建泉州《关于实施人才“港湾计划”的若干意见》的相关做法,不仅充分利用人才中介机构,更要鼓励引进、培育高端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甚至实施重大引才活动服务外包和人才举荐制度。要进一步完善招才引智相关政策,在研发机构建设方面,借鉴浙江13个省级部门联合发文推行“最多跑一次”服务模式,泉州构建全市统一的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实行“一站式”受理、办结、答复制度等,对即将引进的人才主动对接,在生活安排、注册公司、实验室改造等方面集中办理。要更好地发挥好省会优势,解放思想,开阔思路,创新方法,帮助新引进人才克服“水土不服”,解决引进难、留不住的问题。

量化指标优化环境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引才引智工作

市政协委员,山东省人才在线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济南总商会副会长王安中

对照实现“储备一库数据、引进一批人才、服务一批项目、凝聚一批团队、新兴一批产业、构建一个平台、带动一方发展”的目标,济南市在招才引智方面存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不明确、组织架构和职责不清晰、人才政策机制出台较少、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力度不够、人才政策宣传力度不足、新媒体运维需要进一步加强等问题。

王安中建议,要量化完善政策指标,按照“人才新政30条”有关内容,细化领导小组组织架构,从“市、县区、街道”履行的职责开始,再细化到各个专业组织,使不同职能的成员单位和行业专家充分发挥其专业性,实现“精准引才和定制服务”相结合;根据各成员单位分管范围,制定各部门量化指标并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细化政策解读和出台招才引智机制,定期编辑完善济南招才引智实操手册。要引导社会力量助力招才引智,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约定企业定期上传引才信息到“人才信息平台”,定期召开面对社会力量的“招才引智说明会”,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社会力量进行全方位引才协同,实现“以政引才、以商引才、以社引才”;鼓励社会力量在国内外设立“人才协同联盟、海外引才引智基地”。要高标准高起点统一规划建设人才信息平台,深化双创服务,“软硬结合,上下互通”,促进招才引智活动见实效。

牢固树立大人才观念为“四个中心”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市政协常委,市工商联主席李景全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加快,城市间的发展竞争日益加剧,对企业、人才的争夺也日趋激烈。济南市“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中心任务的实现,需要重视人才、引进人才、人尽其才,牢固树立大人才观念,做好引才、用才、育才、惜才四篇文章,以人才助推“453”工作体系深入实施。

李景全建议,在“引才”上要树立大人才观,把驻济企业的合作科研团队、研发队伍以及设在境外的研发中心、驻济异地商会的会长和优秀企业家,以及驻济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工人、产业工人等都纳入济南市大人才范畴,吸引各类人才来济创新创业。在“用才”上要抓好现有企业家队伍建设,完善企业家人才信息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加强常态化沟通联系,通过定期举办高层次培训班、讲座等形式,培养其现代化思维、国际化视野、专业化能力,积极搭建能够发挥其专长、才能的平台。在“育才”上要深入实施针对青年民营企业家培养的“卓越计划”,学习杭州、南京、青岛等城市的成功经验,从市级层面出台专门政策措施,给予资金保障。在“惜才”上,要进一步优化改善营商环境,健全党政领导联系企业家制度,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为包括企业家在内的各类人才提供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条件。要加大政策宣传,组织开展辅导培训和宣传解读,扩大人才新政社会知晓率,促进政策的全面落实。

加强企业联盟生态建设 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市政协委员,浪潮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海外总裁黄刚

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实施的基础,新旧动能的转换要靠人才结构的优化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得以实现。济南市为贯彻国家和山东省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创新措施,多角度多层次为人才引进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人才发展环境本身和企业生态环境建设息息相关,做好招才引智工作要加强企业联盟生态建设,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黄刚建议,要进一步加强济南优势行业的企业联盟建设,根据济南市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推动同行业重点企业间进行优势互补,通过企业联盟帮助企业间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互相学习促进,使企业间在细分行业领域形成竞争优势,继而带动形成综合竞争力,为高层次人才在济南市联盟企业内部的流动和交流奠定基础,吸引和保留更多高层次人才。济南市要抓住“一带一路”政策机遇,鼓励行业龙头企业积极“走出去”,一方面,通过企业间优势互补和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提升竞争力,利用好国家“一带一路”政策拓展国际市场、建立海外机构;另一方面以政府驻外机构和企业驻外代表处为平台,作为海外招才引智的固定通道挖掘“一带一路”沿线高端人才。要推动企业间人才引进、培养和保留经验交流,帮助企业建立内部人才发展通道,提升人才吸引和保留率。要推动校企合作,打通从基础研发到产品转化的通路,吸引高新技术创新人才。要强化人才政策落地,建议参考青岛市“院士港”的实践经验,对引进专家的补贴资金落地、子女教育、医疗福利、居住证办理等统一集中管理,降低政策落地难度。根据不同行业、企业、工种的特点,建立人才资源数据库,完善高技能人才的档案资料,加强企业同类人才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建立人才专家举荐制度,发挥专家信誉和专业权威,组建由海内外各行业杰出人才组成的举荐专家库;建立举荐质量分析制度,动态调整专家库举荐成员。

以改革创新精神为“四个中心”建设

集聚多层次人才大军

山东海那产业集团总经理夏三忠

济南是人口、经济和文化大省省会,也是人才培养和集聚的全国重镇,准确把握城市化进程滞后和人口数量偏少的市情,把握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和崛起成峰的目标定位,把握当前年轻人才向国家中心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集聚的趋势特点,采取切实措施,加快人才大量快速集聚,形成省会济南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已然成为济南市“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战略选择。

夏三忠建议,要全方位多维度地引才聚才,针对济南市人才相对短缺的现实,重视掌握科技资源的高层次人才、具有创业创新实力的企业家人才,以及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建设等社会领域人才引进,还要重视在济就读的大学生人才大军和校友人才资源的留济和返济。要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提升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机构的级别,成立新的市人才服务局,整合政府人才职能、政策、资金、项目、力量,建立跨部门的人才联席工作机制;强化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把统筹协调的重点聚焦在人才认证、人才居留落户、人才政策、人才生态、人才激励等问题上,形成良好的人才市场生态和人才市场机制,创建充满活力的人才生态环境。要立足济南市“十大千亿产业”、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等产业发展导向的精准需求,以全球视野和格局,研究打造全国一流、具全国影响的人才特区。利用年轻人才回归三四线城市意愿淡化的趋势和省会年轻人才大量集聚的优势,抢抓机遇,面向周边地区加速萃取优秀企业将总部迁入济南人才特区,壮大引才用才留才的平台和实力;要瞄准产业领军人物、科技领军人物、留学在外创业人才、世界知名高校的博士、博士后等,以及美国、德国、英国、印度等地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人才,加速人才集聚到济南人才特区、人才高地,培育一大批高科技、高成长性的企业,为提高省会首位度提供新动能。(稿件整理/刘钦涛 赵俊明 摄影/张一)

新闻推荐

燕山街道有个“老兵管家班”人人都要为创城出把力

胡元恩李光磊(左)8月9日上午10点,记者见到胡元恩和李光磊的时候,他俩刚刚去燕子山小区南区3号楼加固完配电箱。虽然改成了一户一表,但电还是从配电箱走,一旦维修不及时,就可能影响居民用电,“30...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