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名理应配得上乡愁
□本报评论员 孙立忠
西客站片区原先叫什么横支几号路的两条道路,最近被挂上了“大金南路”“大金北路”的路牌。难产的路名终于出生了?人们刚冒出这样的疑问,马上便得到了市民政部门的答复:新路名还在审核论证,未获批复,新挂上的路牌须撤下。
哦,原来只是个小插曲,难产还在继续。
西客站片区主要道路,是以省内城市的名字来命名的,对此,不少市民颇有些腹诽,认为指位性不足,排列无规律,而且体现不出济南文化特色。你不能说这样的质疑就全无道理。其实,问题并非仅此而已。据我观察,该片区的泰安路和济宁路是在一条直线上的,但在北边这条路叫泰安路,到了南边又成了济宁路,有“一路多名”的嫌疑。有人也许会说,这两条路中间还有地块尚未开发,将来未必会连在一起。但至少就目前来说,这样的命名方式还无法说服我。
据说,西客站片区的路名之所以用兄弟城市的名字来命名,是想凸显该片区“山东新门户”的功能定位。这么说似乎也算是可以自圆其说,但争议很大却也是事实。
路名命名众口难调,不大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但让大多数人满意还是有必要的。而要做到这一点,恐怕就要依托地理,尊重历史,体现文化,让人有归属感。套用一句已经用得有些滥的话,那就是要让人“记得住乡愁”。
就文化的厚重程度来说,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济南,是足以傲骄的。但越是如此,路名的命名反而越有难度,因为必须配得上那沉甸甸的历史和金灿灿的文化。没文化的路名,在这里就更容易被拍砖,“没文化真可怕”,“吾羞,不忍闻此路名”。而当已然立好难被更改的路名老是处于被拍砖状态的时候,乡愁难免就会碎了一地。
数年前,本人曾有幸采访过一次地名工作调度会议。会上,有位地名专家对某条路的命名不以为然,认为很失败,没有做到尊重历史、照顾习惯、好找好记。此言“于我心有戚戚焉”,我于是就原话照登了,结果还惹得少数人不甚高兴。虽然报道有所波折,但至今我依然坚持认为,那条路命名所体现出的文化水平的确不是太高。
南京等城市这些年尝试着复活老地名,让在拆迁大潮中消失的一些地名重获新生。老地名里是附着着文化的,恰如其分地使其复活,有利于“记得住乡愁”。从这样的角度来说,“大金南路”“大金北路”之类的命名也不失为一种思路,当然这只是思路之一,并不见得就是最佳,可以继续深入讨论。
西客站片区部分路名这么难产,大约正是因为举市关注,压力山大。在此情势下,实行公众参与,集中众人智慧,或许就更有其必要。有消息说,西客站片区相关道路的命名已有了多套方案。方案既然已有,那就不妨公示一下,广泛征求民意,以寻求最能为众人所接受的路名。
路名配得上乡愁,这座厚重的城市更应当做得到,也完全可以做得到。
新闻推荐
三轮车爬坡中溜车侧翻八旬老人扔拐棍拉伤者事故致1死6伤 多名过路村民合力抬车救人
事发时,82岁的张来龙扔开拐棍上前救人。记者刘玉乐摄6日6点多,历城区彩石街办南宅科村,一辆载有7人的农用机动三轮车沿着一条生产路上斜坡时,车辆突然失控向后溜车,侧翻后跌到东侧一条落差近3...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