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之光 照亮强省会发展之路
创新驱动、项目带动、政策促动提升县域综合实力。传统服务与智能服务创新并行。坚持以创新驱动经济增长。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新春伊始,“创新”的号角响彻齐鲁大地。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发出了“创新引领走在前、聚力实现新突破”的动员令。时隔一天,济南市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召开,提出“12项改革创新行动”,作出“全面增强济南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的动员部署,“创新”二字贯穿始终。
眼下,随着大部分区县两会落下帷幕,各区县如何高擎创新大旗发展新业态、迸发新动能,为建设强省会蓄势蓄力?新的一年又该如何发力,展现省会作为、扛起省会担当?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1 新兴产业聚势成峰
崛起创新高地
率先布局山东数字经济产业园,积极抢占工业互联网、BIM等细分领域新高地,先后获评山东省(数字经济)特色产业集群、山东省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培植发展安可区块链研究院、山东未来网络研究院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建成国家及省级众创空间、孵化器10家,培育成果转化中心30个;新培植市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7家……近年来,市中区坚持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硕果累累。
新的一年,市中区将聚焦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品质强区,将“创新基因”融入产业发展血脉,突出规划先行、项目支撑,基本建成济南中央活力区、济南中央商埠区、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全面拓展市中发展“新维度”。据了解,济南中央活力区以服务全市“西兴”战略、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为目标,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立新城,全力打造产学研融合发展的创新创业之城、数字化转型的现代智慧之城、绿色低碳和谐的生态人文之城,形成东有中央商务区、西有中央活力区的强省会战略支撑。济南中央商埠区以引领全市“中优”战略、重现百年商埠魅力为目标,着眼“一园十二坊”整体规划布局,坚持传统建筑“活化利用”,适度开发商务载体,有序推进城市更新,重塑升级空间形态、产业业态、文化生态,一体化开发建设“中央商埠区核心区”,系统化规划提升“老商埠核心区—经四路—泉城路(明府城片区)”高端商贸带,打造成为济南商埠文化与现代商贸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泉城商业金带。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以产城融合、产业兴城为目标,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融合数字经济、现代金融、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加快打造电、油、气、网协同互济的千亿产业集群、“龙头+专精特新”垂直整合的百亿企业方阵,建设成为全市能源企业总部发展的制高点和山东新能源产业升级的策源地。
2 智能元素融入项目服务
激活发展新动能
转型跨越、争先进位。当前,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为特征的转型机遇正扑面而来,各区县也将持续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对产业结构再优化,对创新能力再提升。济阳区两会结束后,崔寨街道学习研究会议精神,结合街道实际,明确提出“助力项目智能服务”工作思路,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服务创新并行,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将高效能服务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用项目建设的新突破厚植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征地拆迁工作启动以来,崔寨街道在项目正式落地前广泛搜集整理项目基础资料,主动学习项目相关知识,为项目落地后的信息对接和服务保障做好充分准备。项目落地后,街道主动靠上对接项目需求,按照“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条龙服务”的项目管理服务模式,为项目落地建设提供最优后勤服务保障。
今后,崔寨街道将在项目服务中不断加入“智能”元素,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服务系统,实现从项目入库到竣工全周期的数字化管理,将在建项目的基本信息全部展现在数据库当中,实现对项目基本情况、建设进度等多方面信息的整体了解和全面把握,对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好预判,同时在已拆迁村群众回迁安置时间不断临近的情况下,计划在数据库内新增用工需求,建立完善项目用工和群众就业结对机制,及时对接条件满足、能力适应的群众完成技术培训,满足项目建设发展中的用工需求。
3
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大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5年的笃行实干汇聚成了槐荫全力打造“齐鲁门户,医养之都”的底气与实力。当“泉水叮咚”融入“黄河大合唱”,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加快建设黄河流域中心城市一流城区的道路上走出槐荫的速度与风采?“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新一届槐荫区政府给出的答案。全区将坚持以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全市前列;以创新激发科研动力,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全市前列;以创新推动对外交流,在提升开放能级上走在全市前列;以创新赋能城乡治理,在打造宜居环境上走在全市前列;以创新促进民生改善,在推动共同富裕上走在全市前列;以创新助力风险防控,在提升治理能力上走在全市前列。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新的一年,槐荫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区域性重要创新策源地。通过打造全国一流的生命科学创新集群和“医教研产养服”大健康生态圈,充分发挥山科控股(槐荫)科创基地等载体功能,加快打造创新活力空间;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落实“科创十条”,加快建设槐荫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构筑创新人才高地;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优质资源与全区产业深度融合,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创新链与产业链将在槐荫这片热土上深度融合。槐荫将做实产业链“链长制”,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端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同时全力推动175个重点项目快开工、快建设,抓好医疗硅谷等7个省级重点项目、济南市医疗大数据中心公交枢纽等31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
创新的“红利”与“活力”将在决胜“五大战场”与“两核三区”的高质量发展上充分释放。崭新的槐荫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创新加快推进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央企总部城、百年商埠历史文化区、智能制造产业区、乡村振兴生态区产城深度融合发展。4 创新驱动、政策促动开启奋勇争先新征程
唯有敢于创新的地域,才是充满希望的热土。2022年,商河县将坚定不移地发展实体经济,提升县域综合实力,通过创新驱动、项目带动、政策促动,培植壮大四大主导产业和五大特色产业集群,支撑实体经济塑成优势、跨越发展。据了解,今年该县将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产业集群。记者获悉,作为未来5年商河主推的六个特色园区载体之一,目前商河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创新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已经开工,接下来将加快完善道路及配套管网工程,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和能源服务中心项目,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未来,该县还将发挥工业的延伸和协同效应,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餐饮住宿等传统业态提档升级,打造金融和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除了转动科技创新的轮子,还必须转动体制机制创新的轮子。当前,随着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获批建设,各类政策资金加速向济阳集聚。打造全市、全省最具标杆意义的乡村振兴集中展示区,时机已经具备、条件已经成熟。刚刚落幕的济阳区第一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济阳将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位置,以“五大振兴”为统领,不断提升农业品牌内涵、农村示范效应、农民幸福指数。
未来,济阳区将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政策体系,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稳妥实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实施全域综合整治,全面提升农村发展活力。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支持村集体与社会资本良性互动、深度合作,五年建成经济强村200个。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大力实施新型农业主体培育工程、农业生产托管增收计划,推动托管模式由粮食作物向设施农业转变,稳步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5
创新带动“老树”开“新花”按下工业领域转型升级“快进键”
“科德智能智造产业园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时164天,再次刷新了项目建设的玫德速度、平阴效率,加速了玫德集团向智能化生产和智慧型服务的转型。”玫德集团董事局主席孔令磊介绍,“项目作为省级重点项目,是玫德集团继玛钢科技园、迈科管道、迈克阀门之后,投资建设的又一高端制造迭代升级项目,也是平阴县致力于推动流体输送特色产业链群发展的又一有力举措。”科德智能项目总投资11.2亿元,由年产20万吨智能高端流体管道、科德智能、玫德集团服务中心三大
功能区构成,是国内同行业装备集成化、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工厂。智能高端流体管道工厂通过工业互联网、5G等技术手段,实现生产信息、设备信息、质量信息、能耗信息可视化、数字化,推动产品结构替代升级。科德智能工厂集智能制造产品研发、生产于一体,包含智能立体仓储、智能物流输送、机器人集成应用等,推动制造业工厂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打造智慧型企业。
科德智能智造产业园只是平阴县工业领域转型升级、引领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平阴县从自身实际出发,未来几年,将进一步聚焦工业、突出工业,把“工业强县”旗帜举得更高,把“工业强县”战鼓擂得更响,坚决打好“工业强县”攻坚战,提出“在‘工业强县’上实现跨越,实力平阴迈上新台阶”的发展目标。通过大力发展工业,平阴现代产业体系将更加完善,五大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更加明显,新材料、新装备、生命科技、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以上,成为省会“工业强市”、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到2026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40亿元。(本报记者 刘阳 冯经伟 郝倩 张群张龙 通讯员 张嵩雪赵青山)
新闻推荐
本报3月3日讯(通讯员李莉)近日,在济南市生态环境局济阳分局5楼会议室,济阳分局组织召开全区噪声扰民整治考评工作推...
济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