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势能强大!一批引爆性项目来了

济南日报 2021-11-22 11:28 大字

济南吉利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效果图

中科新经济科创园项目

编者按 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观摩评议活动刚刚结束,一大批优质项目扎实推进,令人倍感振奋。这其中,有不少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引爆性项目。本期《经济脉动》聚焦这些“巨无霸”,一起来看看引爆性项目有什么特色,能给产业链、区域经济带来哪些改变?

“工业强市”战略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蓄势待发

近年来,山东省将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发展产业之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济南市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为引领,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与相关领域头部企业展开积极对接合作。

11月17日,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观摩评议活动走进济南高新区,全速推进的济南吉利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展现在人们面前。这个重量级项目总占地面积725亩,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总投资11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2亿元。项目于今年3月开工,目前,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产线建设全面提速,项目建设周期压缩至18个月,预计2022年4月实现组装车型投产下线,2022年底实现全新车型投产下线,项目建成后可年产新能源汽车10万辆,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

该项目是吉利控股集团重点打造的新能源整车项目,汇集吉利控股集团新建生产基地的先进经验,使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及工艺,投放生产三款以上新车型,均按照纯电动换电架构、换电模式、车电分离,代表国内汽车制造业的领先水平。

目前,济南市有三家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厂家,分别是中国重汽集团、山东豪驰智能汽车有限公司和吉利汽车(济南基地)。中国重汽集团新能源汽车板块开发的产品主要覆盖城市公交、通勤、市政环卫专用车、城配物流载货车、短途或港口牵引车、渣土自卸车等类型商用车。山东豪驰主要生产新能源快递用车、市政新能源专用车等新能源智能商用车。吉利汽车(济南基地)主要产品类型是换电三厢轿车。济南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正在形成动力电池、家庭轿车、客车、卡车以及零部件生产的产业链条。

全球综合规模最大会展中心起步区新添对外交流新名片

沿着220国道向东北方向驶去,来到起步区崔寨组团与青银高速交界处,映入眼帘的便是黄河国际会展中心。一座座展馆拔地而起,如同一幅画卷徐徐展开,在起步区这座希望之城展现出高质量发展新面貌。

黄河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及周边配套设施总投资近1000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全球综合规模最大的会展中心,同时也是金属屋面面积最大的会展中心、地面承载力最大的会展中心、单馆跨度最大的会展中心,具备承接APEC、G20等国际峰会的能力。

截至目前,会展中心北侧六个标准馆基本施工完成,正在内外装收尾和室外施工;南侧六个标准馆和N1多功能厅完成主体结构施工,正进行钢结构施工;登录大厅主体钢结构封顶,室内外装饰工程全面推进;配套酒店目前主体结构封顶,现进行幕墙、安装及装饰穿插施工。

该项目引入德国汉诺威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等全球顶尖运营机构,瞄准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全球机床和智能制造产业展示、交易平台,着力推进“会展+产业”融合发展。正式运营后,预计年交易额逾千亿元,产值约4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约1万个,带动交通、物流、旅游、酒店、商业等上下游130多个关联产业,形成年产值400亿元的会展经济产业园,成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引擎。

打造能源互联网集聚区促进能源互联网与产业深度融合

“双碳”、新旧动能转换、能源互联、千亿产业集聚、总部巨头……这些关键词呈现的是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的强大势能。市中区抢抓“双碳”机遇,在全省率先打造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

依托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市中区聚力培植产业生态,成立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联盟,由市、区两级财政共同设立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基金,规划建立技术创新、制造检测、产教融合、应用示范、金融服务“五大基地”,培育形成千亿产业集群和百亿企业方阵;聚力攻关人才技术,以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载体,联合华北电力大学、国网技术学院、国网山东电力科学研究院等高校院所,每年培养能源互联网专业技术人才1000人以上;聚力优化能源金融,依托山东新金融产业园的金融资源优势,加大能源金融政策支持,力争5年内再发展能源金融服务机构100家,提供绿色金融服务规模超过1000亿元;聚力拓展应用场景,重点围绕企业园区、建筑工地、公共交通、居民小区等各类场景,广泛实施综合能源、智慧城市、绿色交通、“数字新基建”等示范项目,推进能源与新产品、新技术的深度融合。预计到“十四五”末,集聚区企业营收规模达到5000亿元,规模以上能源互联网企业达到500家。

织密两岸交通网络强力支持产业项目集聚

9月29日,有着“万里黄河第一隧”美誉的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正式通车,它是我国黄河流域首条建成通车的公轨合建隧道,也是世界上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第一次穿越地上悬河。日前,“万里黄河第一隧”迎来首条公交线路,进一步丰富黄河两岸市民跨河出行选择。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现有及规划17处跨黄通道,全部建成后,主城区跨黄通道平均间距仅2.8公里。“十四五”期间,济南跨河桥隧的数量有望达到26条,两岸交通一张网越织越密,省会城市群北翼的交通辐射能力将迎来质的飞跃。此外,贯彻绿色低碳建设理念的市民中心,着力打造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国家级研发中心和双创示范基地的中科新经济科创园,助力全面提升区域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能级的山东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绿色产业生态圈和低碳智能生产生活示范区的国际标准地招商产业园,为起步区回迁居民营造高品质居住环境的安置区等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为黄河北岸注入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强大动能。

积极强链补链推动产业集聚化发展

山东数字传媒产业园项目是山东省“双招双引”重点签约项目、山东省“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济南市重点项目。目前,项目已签约10余家企业,正在规划建设中国广电数据传输存储北方节点。这是济阳区充分发挥链主企业聚链作用,延伸产业链条,推动数字传媒产业实现集聚化、规模化发展的成功典范。

“看似寻常的数控机床、输送设备,背后都有颠覆式创新。我们企业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今年新开发的翻浸输送系统是摆杆式输送系统的换代产品,不同之处在于其车身在槽液中可实现360度翻转,目前已经投产使用。”山东拓展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谈及新上技改项目时说。

山东拓展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是济南市唯一一家为汽车整车厂提供涂装和总装自动化生产线的企业,公司目前取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与日本、德国的全球性公司均有合作,产品远销马来西亚、美国等国家。

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产业项目是重中之重。济阳区按照“工业强区、科技兴区”战略部署,围绕食品饮料、装备制造、医药制造等主导产业全力抓好项目创新和项目建设,先后成立工作专班,不断加强补链、延链、强链措施,全力打造具有济阳特色的产业集群。前三季度,食品饮料、装备制造、医药制造产业总产值分别增长15.47%、22.8%、38.9%,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在济阳逐渐变为现实。

■本报记者韩霄鹏刘阳张群张素芬

新闻推荐

生物质发电占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三成、零碳馆运行11年减排二氧化碳269.5吨探访济南实践“双碳”目标的场景

本报11月19日讯(记者冯瑜)生物质热电联产、建设民用零碳馆、焚烧垃圾发电……11月18日,2021年泉城环保世纪行第二阶段集中...

济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