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风入基层 花开硕果香满城

济南日报 2021-05-24 11:27 大字

垃圾分类“督桶员”许雪换在岗位上劝导文明投放。 (李冬阳 摄)社区党委为党员管家班授旗。(李冬阳 摄)

社区红色物业牵头为居民举办爱心义诊。 (张群 摄)

文明像一盏灯,照亮生活每一个角落;文明像一面镜子,映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文明更像一股暖流,温暖人们的心……日前,济南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动员大会召开,动员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在新起点上建设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城市,以实际行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文明创建,离不开政府的高瞻远瞩和扎实举措,也离不开每一位市民的倾情参与,本期让我们走进泉城的大街小巷,感受基层文明创建的火热之情。

核心提示

携手共创文明城市,百姓同享美好生活。随着文明创建的不断提升,泉城的路更畅、天更蓝、水更清、城更美了,百姓真切地感受到城市越来越文明了。大美泉城的文明创建,得益于各领域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他们是志愿者、基层工作人员、红色物业团队、民间组织……“为大家也是为小家”这个质朴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最美志愿者”孔素敏

“学雷锋”就得干好事不留名

2021年4月,春风伴着好消息来到历下区趵突泉街道舜耕路社区居委会,该社区“红甲银龄”志愿者服务团队队长孔素敏被推选为济南市2020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面对嘉奖,孔素敏淡然一笑:“助人为乐,不求回报,学雷锋就得干好事不留名!”

生于1958年的孔素敏可谓“长在红旗下”,父亲是一名共产党员,受家庭环境熏陶,“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深深地烙印在脑海里,也为她以后从事志愿服务事业奠定了思想基础。2020年2月,社区“红甲银龄”志愿服务团队应运而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孔素敏被推举为“团长”。在随后的创城、人口普查等工作中,“红甲银龄”作为社区的重要力量参与其中,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很多方便、优质的服务。疫情期间,孔素敏带领志愿者们入户消毒、分发抗疫宣传单、帮助居民测量体温、为孤寡老人送去爱心食品。2021年除夕,孔素敏照例参与了社区夜间安全巡查。据她回忆,她还带着孙子参加了2019年除夕夜的“巡逻”,目的就是锻炼孩子的能力,让孩子从小感受志愿服务的氛围,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创城期间,当身着“红马甲”的孔素敏清理路上的垃圾时,曾有居民问她,你们这一个月拿多少钱?孔素敏直爽地回答:“免费的。真要是给钱,我们还不干呢。”或许,正是这种耿直爽朗的性格使孔素敏在志愿者这条路上走得越发长远。聚沙成塔,每一次不计回报的微小活动都仿若萤火之光,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火炬点亮,将温暖传递给更多的人。

(本报记者 李冬阳 通讯员 王慧 周浩然)

“督桶员”许雪换

垃圾分类点亮文明生活新风尚

“几十年几百年的老习惯,不是那么好改过来的。”许雪换是历下区大明湖街道按察司街社区垃圾分类站督桶员,回忆一年的工作经历,她不紧不慢娓娓道来:“一天不愿分类,两天不愿分类,但我长久地站在这里呼吁,许多人的好习惯不自觉就形成了。”许雪换在岗的这一年,因其服务认真负责,影响许多人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常常受到居民们的交口称赞。

早晨六点半到八点半、晚上六点到八点是居民们出行的高峰期,也是许雪换执勤上岗的时间,无论工作日还是节假日,每天她都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地出现在岗位上。“如果到岗后看到桶里垃圾比较乱,我就会将垃圾倒出来重新进行分类。”许雪换决心当好这个文明卫士,给居民们做出榜样。虽然一天之中只有一早一晚的时间在岗,但一日两次的频率也让生活变得忙碌而充实。每日早出晚归,正是这一份执着与坚守,打动了来来往往的人,久而久之,能主动分好、分类投放垃圾的居民越来越多。

许雪换说:“有了今天的成果,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从上到下的倡导、立法,社区党员、楼长的带头,让居民们从一开始的不留心、不耐烦,到现在主动参与分类、甚至呼吁邻里一起分类,秩序就慢慢形成了,文明的风气就是这么养成的。”

(本报记者 李冬阳 通讯员 朱迅 申艺)

党员管家班

“把社区当家管起来”

“为守护辖区居民健康,社区管家班老同志们为了更好地落实疫苗接种任务,协同社区开展现场宣传,节假日不休息,尽最大努力帮助居民提高对疫苗的认识。”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第三社区标杆式志愿服务队“党员管家班”班长张殿斗在“管家周报”中这样写道。而像这样记录志愿服务情况的周报,截至目前已有300余篇。

2015年底,时任甸柳新村街道第三社区各党支部书记的张殿斗、王曼珍、李景仁、李隆兴、孙武红等人自发喊出了“要把社区当家一样管起来的”口号。几位老党员主动来到社区管理活动室,更换报栏、检修活动器械、协助社区调解邻里纠纷,每天像上下班一样坚守着自己的志愿服务岗位,这样一干,就是近七年的时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越来越多的社区党员加入了队伍,形成了以5名支部书记为核心、60余名党员为主体的党员管家班。管家班下设文体、环境、治安、调解、帮扶、宣传等6支管家队,并于去年成立了“为人民服务”理发室,开辟出了更丰富的服务项目。

2020年,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老管家们主动请缨,一直和工作人员站在一起,带头捐款、协助排查返济人员的信息、做好科学防疫宣传,安抚邻里情绪,尽最大的能力为社区减轻压力。如今,在甸柳新村街道第三社区,有困难找“管家班”已经成为了辖区居民的共识。老管家们用他们的阅历和经验,全方位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本报记者 李冬阳 通讯员 杨天煜)

桑榆志愿献余热

服务社区显担当

天桥区制锦市街道朝阳街社区“风华艺术团”成立于2013年,现有成员60人。艺术团的队员们基本都是年过半百的女同志,有无数家务缠身,但作为志愿者,她们舍小家、顾大家,只要社区党组织一声“哨响”,总是闻令而动,快速响应,第一时间完成各项任务。

创建文明城市时,她们不怕脏、不怕累,每天坚守一线,深入楼宇清理小广告、垃圾死角,倡导文明行为,汗水湿透了衣衫,擦干后接着再干。她们是社区空巢老人、失独家庭、困难残疾人家庭的帮扶者、守护者,经常登门走访慰问,为社区行动不便老人义务理发、拆洗被褥、做可口饭菜。她们是社区未成年人的“爱心奶奶”,每年暑期,都积极参与社区公益“假日学堂”,维持课堂秩序、服务授课教师、编排儿童节目、保障儿童出行安全。每逢雷锋日、六一儿童节、世界读书日,她们为孩子们奉献爱心,赠送书籍、捐资助学。

逢年过节,艺术团精心准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汇演,让居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精彩的节目,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老同志们自编自演的小品《家和万事兴》、《垃圾之战》等节目,贴近实际,幽默风趣,博得了大家的一致点赞。

2020年,“风华艺术团”被济南市委老干部局选树为“泉城老干部志愿服务组织之星”,队员们的积极性更高、干劲儿更足了,纷纷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做好志愿服务,为济南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张素芬 通讯员 韩雪)

红色物业助力

点燃文明创建新引擎

“小区物业的服务真是越来越周到了,以前只负责打扫环境卫生、安全保卫和设施维护,现在每个月都开展理发、义诊和磨剪刀、菜刀等义务服务活动,真是把服务做到了我们这些老年居民的心坎里,既让我们省了钱,又让我们省了心。”济阳区济北街道新元社区帝华幸福苑小区居民张大娘参加完义诊后表示。

据了解,这是济北街道帝华物业党支部联合帝华幸福苑物业服务中心开展的一次志愿服务活动,也是该街道实施“党建+物业”红色物业治理模式参与文明创建活动的一个缩影。为进一步激发物业公司为民服务的活力,自2020年以来,济北街道先后在菅家社区恒烁物业、新元社区帝华物业和长田物业设立党支部,扎实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为民服务活动,受到广大居民群众的热情点赞,既为社区党建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又为文明创建活动点燃新的引擎,更让社区居民收获了“稳稳的幸福”。

(本报记者 张群 通讯员 武庆富)

村干部化身“送餐员”

情暖百名老人心

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无法正常享受幸福院的午餐服务,近日,平阴县锦水街道西三里村开展“敬老暖心行动”,为村里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门,解决老人的午餐难题。

中午11时,西三里村幸福院,10份美味的午餐已经准备就绪。为了让老人趁热吃上午饭,送餐员分两批,东西两路共同行动去为老人送餐。中午11时30分,当第一份午餐送达王大爷家里时,坐在轮椅上的王大爷激动不已,不断感谢党的好政策,让自己也能享受到这么好的服务。

西三里村共有近300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如此庞大的群体难以组织大家全部到幸福院集中就餐。于是,村里就商量,按照生产小组的顺序,每组10人,每周三次到幸福院就餐。这样,可以让全体老年人都能够享受到此项惠民服务,但是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仍然被排除在外了。为此,新组建的村“两委”班子经过研究商议决定,由班子成员每周轮流上门为这些无法前来就餐的老年人送餐,将村集体的关心关怀送到百姓身边。如此一来,西三里村100余名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将和其他老年人一样,可以无偿享受到便捷式配送餐服务,切实感受到村集体的温暖。(本报记者 冯经伟)

铺张小了 舒心多了

移风易俗让农村风气焕然一新

五月,空气中弥漫着浪漫的味道,好日子多,婚礼也多,家家户户都洋溢着喜气,也忙坏了商河县许商街道各村成立的红白理事会。红白理事会成员多是村干部和村里德高望重的人,他们共同依据村里的传统风俗,结合时代特色,制定出符合新发展的规章,为村里的红事定出章程,打破讲排场、比阔气“老传统”,遏制大操大办、相互攀比的不良风气。“在理事会的热心操持下,婚礼大多都办得很热闹,不仅办出了特色,又减去了很多繁文缛节,还省下了一大笔开支,还留给大家更充足的时间。”

提起红白理事会,许商街道羊角岭村的居民都赞不绝口。现在,婚嫁丧葬找理事会,省时省力又省心,已成为居民共识。许商街道羊角岭村红白理事会成员都是有威望的“明白人”,他们耐心细致地做好各家各户的思想工作,大到上级移风易俗政策,小到家庭柴米油盐、人情往来,给居民算好时间账、经济账、人情账,既处理得井井有条,又避免了铺张浪费,成了大家的贴心人。

“我们村对移风易俗工作一直很重视,村里对红白事有专门的要求,提倡简单、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操大办,既减轻了群众负担,也营造了文明节俭的新风尚。”许商街道羊角岭村红白理事会负责人张训华介绍道。 (本报记者 郝倩 通讯员 颜丙)

新闻推荐

石油开发中心: 在低品位油藏找“甜点”

本报5月19日讯(记者顾松通讯员任文盼华玉洁)今年以来,胜利油田石油开发中心在孤北、渤南、义东、胜坨等地区的...

济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