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营商环境从何而来? 这些一线奋斗者的心得值得互鉴

济南日报 2021-04-22 11:10 大字

4月21日下午,全市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大会召开,会议公布了济南市在全省2020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勇夺“一等奖”、总分第一名,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会议提出了建设一流营商环境的目标。一流营商环境从何而来?会上,莱芜区委书记朱云生,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肖红,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思斌,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燕,分享了他们在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上的心得体会和对济南营商环境变化的感受。

“像当年支持莱芜战役一样,支持重工项目建设”

“像当年支持莱芜战役一样,支持重工项目建设。”朱云生说,莱芜区建立以“区级领导干部-镇街机关干部-村居干部-党小组组长-党员群众”为框架的联动机制,动员各级党员干部群众,90多天的时间完成16个村6954户农房拆迁任务,涌现出了70余户群众主动先拆迁、后赔付的感人场面,重工项目成为在疫情中全省第一个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

莱芜区坚持把企业需求作为服务方向,实行“指挥部+专班”推进机制,主动与山东重工集团、建设施工单位沟通对接,分析梳理项目建设各环节的难点堵点,形成政府、企业“两个清单”,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高质高效推进手续办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重卡一期从开工到投产实际有效时间仅187天,目前日生产整车100辆左右,16家配套企业加速推进。莱芜区把服务重工项目中的经验做法固化下来,全面推广“拿地即开工”模式,“四证齐发”压缩至3个小时,欣润同创等项目再次刷新审批速度,实现高效服务的制度化、常态化,有力激发了市场主体蕴藏的巨大活力。

以企业评价作为营商环境评价的“第一标尺”。莱芜区以用户思维深入推进“一次办成”改革,307个事项进大厅,100个高频事项“一次办”“马上办”,140个事项无差别“一窗受理”,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不断提升。朱云生说,莱芜区把建强基层战斗堡垒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两委”换届为契机,打造一支服务企业、引领发展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净化基层发展环境;制定政商交往“负面清单”,积极营造“亲清”政商关系,2020年“党风政风行风”正风肃纪民主评议排名全市第2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位居前列。

“支持企业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2020年PM2.5年均浓度为47微克/立方米,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国控断面好三类水体比例达到85.7%,水环境质量指数位居全省第一位。同时,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主动对接402个省市重点项目,对36个疫情防控项目实施“先建设、后补办”措施,大大节省了企业审批时间;强化差异化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确保649个保障性工程、18家A级企业和引领性企业在重污染天气期间正常生产。

一流营商环境,离不开优良的生态环境。肖红说,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把支持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创新服务、高效服务、精准服务,全力实现生态环境与营商环境双提升。

如何让企业在大美泉城中拥有更舒心、舒适的生态环境?肖红介绍说,我们继续将重点项目纳入“绿色通道”,优先办理,即来即审;实施重点项目清单化调度,动态更新年度重点项目环评台账,对每个项目明确联络员,提前介入、跟踪服务,指导企业加快编制环评文件,合力推进环评进度。与此同时,持续丰富政策供给,在提升政企契合度中助力企业发展。完善生态环境第三方服务政策,支持企业开展环境服务项目;完善环保专项资金扶持政策,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完善环境要素保障政策,坚持用市场化机制激励节能减排降碳,推动有限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向绿色产业流动,支持企业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争取到‘十四五’末,济南轨道交通各类制式运营规模突破500公里”

随着轨道交通2号线初期运营,济南市轨道交通从单线开通转为初步成网运营,日均客流量上升到20万人次以上。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将秉承以乘客满意为目标,科学组织,严格管理,持续完善运营服务,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统筹考虑站点周边公共设施、商业等,为市民提供便捷服务。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努力打造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标杆。”陈思斌说,2020年以来,济南市实现轨道交通2号线建成通车,完成轨道交通二期建设规划报批并组织实施,全力推进济莱高铁、租赁住房、市政道路、商河通用机场等重点项目建设。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3号线二期、4号线工程建设,力争年内开工建设6号线、8号线,全面做好7号线、9号线开工准备,进一步缓解城市交通、支撑引领城市发展、增强城市承载服务功能;推进济莱高铁建设再提速,努力实现2022年通车运营目标;完善济阳有轨电车手续,力争2022年建成通车;加快商河通用机场建设,确保年内验收通航。

陈思斌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十四五’末,济南市轨道交通各类制式运营规模突破500公里,用十年时间步入省会轨道交通城市第一方阵,以轨道交通的大建设,助力城市品质的大提升。”

“真切感受到济南‘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契合度越来越高”

华熙生物是济南首家独角兽企业和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今年1月7日,国家卫健委正式批准华熙生物申报的透明质酸钠为新食品原料,准许添加于普通食品中,华熙的产业结构由原来的原料、医疗药械、功能性护肤品“三足鼎立”,拓展为现在包括功能性食品在内的“四轮驱动”,目标市场将得到有效拓展,实现企业发展战略上的历史性跨越。

赵燕表示,华熙生物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济南一流营商环境的滋养。企业真切地感受到,济南的“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契合度越来越高,“在泉城·全办成”“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企业理念和服务企业长效机制落地生根,产业政策、产业生态持续优化提升,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初,受交通管制影响,华熙生产防疫消杀产品急需的外包材无法到位,市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大力协调供应商所在地政府,解决运输物流障碍,使得挡在华熙面前的难题迎刃而解。在透明质酸钠新食品原料项目申报过程中,济南多个部门主动上门服务,多次帮助协调沟通上级有关部门,对顺利通过审查起到关键性作用。

“坚决拥护济南市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赵燕表示,我们将不等不靠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始终坚持依法经营、科学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向百亿级、千亿级企业迈进,为济南建设一流营商环境讲实情、建诤言,以实际行动践行“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本报记者张茜)

新闻推荐

法治意识入人心

日前,济阳街道草桥口社区协同律师事务所公益律师来到龙城美墅小区,为居民现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并详细解答居民群众在日常生...

济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