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个月被转卖三次,小猕猴不幸夭折 将“大圣”之死追究到底

山东法制报 2020-11-04 10:35 大字

猕猴,灵长目,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2017年 9月,一只仅有几个月大的猕猴被辗转卖到济南,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埋骨于此。三年后,在办理一起非法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案件时,济南市济阳区检察院的检察官们发现了它的死亡,第一、第四检察部联合行动,在依法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同时,代表国家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将“大圣”之死追究到底。

朋友圈刷到“宠物猴”,90后小情侣见猎心起

2017年 9月初,从河北任丘来到两百多公里外的山东济南时,猕猴“大圣”还是个小奶猴,它的第一任主人是一对90 后小情侣,男主人张某被朋友圈看到的“小猴子吃东西”的视频吸引,心血来潮与女朋友以14000 元的价格一起买下了它。路上,“大圣”还见到了另外一只小猕猴,正是它的主人宋某给男主人介绍了卖家,经过一番比较确认与宋某养的小猕猴长相一致,女主人张某某把“大圣”接回家喂养。

包着尿不湿乖乖喝奶的可爱小猴让女主人着实在朋友圈里火了一把,她抱着“大圣”拍摄了许多穿衣服、吃东西互动的小视频,引来朋友们的点赞羡慕.得意之余,女主人在最初的几天时间里对“ 大圣”呵护备至,但新鲜感来得快去得也快,十几天后,“大圣”失宠了。

几经转手,小猕猴不幸夭折

2017年 9月15日,女主人将出售小猴子的信息发布到了朋友圈,很快,“大圣”以 10000 元的价格被转卖到第二任主人符某、韩某家中。同样是出于好奇买下小猴的符某因猕猴饲养繁琐,在五天之后将“大圣”以 10000 元的价格转卖给了第三任主人王某。由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几经转手,加之几任主人都没有猕猴饲养经验,“大圣”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鼻子处流出白色液体,蜷缩在笼子里不爱动,身体偶尔抽搐。 2017年 10 月初,它被王某埋在了小区东南角的一颗松树下。

2019年,卖家卢某因涉嫌非法出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捕,办案机关顺藤摸瓜找到了购买猕猴的宋某、张某等7人。今年4 月,公安机关以涉嫌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将该案移送至济阳区检察院。在案件的审查起诉阶段,济阳区检察院认为,这起案件不能仅作为普通刑事案件来处理,宋某、张某等人收购、出售国家二级野生动物猕猴的行为,造成了野生动物资源的减少,对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构成危害,破坏了生态环境,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应当依法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7人买猕猴在家中饲养获刑

今年 7月,济阳区检察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同年 9月18日,经济阳区法院主持调解,济阳区检察院与被告人宋某、张某等7人达成了调解协议:张某等5人赔偿因其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共计10000元;宋某、张某等7 人就其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行为,在全国主流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

10月19 日,由济阳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宋某、张某等7 人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一审宣判,宋某、张某等7人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规,收购、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其行为均构成非法收购、 出售珍贵、 濒危野生动物罪,对各被告人判处一年六个月至六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适用缓刑,并处相应的罚金。

办案检察官指出,近年来,国家对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但非法买卖、收购、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犯罪行为仍多发频发,此类案件严重破坏了国家野生动物资源及生态环境,损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对此类案件,人民检察院在依法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同时,代表国家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以弥补给国家造成的损失,不仅有充足的法律基础,而且具有检察监督实务价值。

刘冠云张慧

新闻推荐

济阳交警治理车辆乱停乱放违法行为

济阳交警对车辆乱停乱放违法行为开展常态化治理。本报10月29日讯(通讯员张红红)车辆随意停放不但会破坏城市...

济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