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探索利用黄河水,到黄河水、雪野湖未来有望“牵手”黄河水:济南水资源中的“C位”担当
6月初,在宅科村附近的玉符河,卧虎山水库流出的清水沿河道倾泻而下,在拦水坝处形成道道瀑布。新时报首席记者王锋 摄
黄河自唐古拉山口的那一滴冰川之水开始,纳百川之流,无声无息,几易其道,缓缓低调流淌历经8个省份后,来到济南,最终再由东营市垦利区汇入渤海。它如一条黄色丝带,轻轻缠绕在泉城脖颈之上。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是养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对济南,它的作用更为彰显。
济南虽有“泉城”之称,但依旧没有逃过水资源短缺的命运,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90立方米,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先天缺水”让济南珍视并较早开始使用黄河水,如今,它在城市水资源利用中的地位已经无可撼动:农业灌溉离不开它,城市供水中“挑大梁”,与泉水休戚与共……
农业灌溉离不了它改变盐碱地孕育“黄河大米”
提起黄河,济南人都不会陌生。拧开水龙头流出的便是净化之后的黄河水、饭桌上时常会飘着黄河大米的香气、节假日约上家人好友到黄河边散心游玩……也许,现在大家对黄河的印象大多是亲切的。
但当时间回溯至半个世纪之前,黄河既像是天堑,又像是一头未被驯化的猛兽,在人们心里笼罩着一层恐怖的阴影。发生特大洪水时,大水冲垮房屋,淹没农田;断流沿黄地区粮食减产、吃水困难,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据统计,1949年、1958年、1976年和1982年,济南都经历过黄河大洪水,自1979年黄河第一次出现天然断流,往后直至20世纪末,黄河山东段断流过80多次,20世纪90年代更是几乎年年断流。
“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时这样叮嘱道。1958年,毛主席到济南视察北园人民公社的时候说,可以尝试引黄灌溉,种大米。从此便有了闻名遐迩的黄河大米。
虹吸管设备是解决土地盐碱化的关键工具。上世纪60年代,济南黄河河务局原总工程师李明曾主持设计施工了黄河济南段的三处倒虹吸管。他介绍,虹吸管设备利用临河、背河水位差进行引水,改造了背河的盐碱低洼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那时我们没想到第一年就试种成功了,而且收成可观,种植面积逐渐扩大。”济阳区济阳街道高楼村村民张茂文说。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济南全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已发展到2万余亩,水稻产业已成为济南一项农业特色标志性产业。此外,随着引黄灌溉工程由无到有、更迭换代,沿黄绝大多数耕地成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目前济南共有引黄灌区12处,最大的灌区是邢家渡灌区,每年到了农溉的时候,邢家渡引黄闸便开闸放水,滚滚黄河水淌入天桥、济阳、商河的农田里,滋润着近百万亩的玉米、小麦、棉花等作物茁壮成长,与非灌区相比,灌区粮食亩产量可增加65公斤左右。
城市供水中“挑大梁”日常供应占八成
济南第一座水厂——趵突泉水厂建成于1936年底,在没有自来水厂之前,济南市民用水需从井内打水取用地下水。趵突泉水厂建成后,以趵突泉为水源地,每日向城关和商埠区供水2.2万吨。到了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单位、居民与农业生产形成凿井高峰,影响了泉水的持续喷涌。
上世纪90年代,济南开始建设黄河水厂。1999年库容量4600万立方米的鹊山水库建成,一年之后该水库正式向黄河二水厂供水;而就在同一年,库容量为4850万立方米的玉清湖水库也建成了,2001年与之配套的玉清水厂开始向市区供水。
济南黄河河务局原总工程师李明介绍说,上世纪70年代之前沿黄生活的济南市民就一直饮用黄河水。“当时老百姓除了利用黄河渗水挖井吃水外,靠近黄河的市民都是挑黄河水吃,泺口镇上还有人专门用挑来的黄河水烧开了卖,因为黄河水甘甜,买水的人很多,生意很好。”
现在黄河水变成了济南供水的主力军。黄河水由岱王庙和北店子两座提水闸进入到玉清湖水库和鹊山水库后,经过沉淀、过滤、杀菌等处理,输送至市政管网。“有了玉清湖和鹊山两大引黄水库后,济南的供水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供应量比例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2: 8转换成8:2。”济南市城乡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而就每天而言,约引黄80万吨,共同支撑济南80%的城市用水需求。
在走进千家万户后,黄河水还不断向市区以外的区县延伸。2016年,邢家渡灌区为商河境内的丰源湖水库和清源湖水库蓄水,让商河全县全部饮用黄河水。2018年5月底,济阳区供水水源由沟杨水源地逐步转换到稍门水库水源地供水。该水源地由葛店引黄闸引水,改变了济阳长期饮用地下水的历史。
当前,还有一座引黄调蓄水库白云水库在建,根据此前规划显示,白云水库建成后,以黄河水和白云湖的当地地表水为水源,年引黄河水共计5976万立方米。水源可进入济南市二环东路以东、章丘边界以西、黄河-济广高速G35以南、南部山区(旅游路)以北的部分城市居民家中。
与泉水密不可分渗漏带补源实现地下“牵手”
黄河和泉水是济南城区分布的两大水系,它们虽一个是“地上河”,一个是从地下冒出,但它们从来都是唇齿相依、休戚与共的。有资料记载,1964年趵突泉曾到达过历史最高水位33.01米,正常年份下,趵突泉一处泉水的最大年喷涌量就有5913万立方米,几乎能填满一整个卧虎山水库。
当1972年黄河首次出现断流后,一直到2003年,趵突泉每年都会出现季节性停喷。30余年间,趵突泉共断流过26次,最长断流期长达2年半之久。而如今黄河20年没有断流,泉水也即将迎来复涌以来的第17个“周年庆”。
影响泉水喷涌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降水,二是地下水开采。为了让趵突泉早日“活”过来,济南市实行“采外补内”保泉,停采市区的地下水。到了上世纪90年代,实施引黄和“封井”保泉,这一次让趵突泉重新喷涌了起来,也让同属于济南的两大水系——黄河与泉水从此密不可分。
从那以后,济南对利用黄河水的探索从未停止。2013年田山灌区和济平干渠连通。平阴田山灌区是济南引黄的第一站,连通后,田山的黄河水可以直接经过济平干渠,调引至玉清湖水库。不仅如此,田山灌区沉淀的黄河水还可以一路向北向东前行,经过贾庄分水闸通过玉符河卧虎山调水工程进入玉符河到达卧虎山水库,进行回灌补源;经过济西湿地通过分水口进入景区,为景区提供水源;再向前,可以通过节制闸进入小清河进行生态补水;最后还可进入东湖水库。
2015年11月17日,玉符河卧虎山水库调水工程全线运行,长清、文山、龙门三座加压泵站启动,从平阴来的黄河水通过济平干渠逆势而上,经29.6公里管道抬升178米后,涌入卧虎山水库。此后,每当泉水水位走低,水库便会适时向下放水,黄河水通过玉符河渗漏带进行补源。此外,2008年8月济南东联供水工程鹊山水库-济钢段正式通水,黄河水开始送往东部大型工业企业,置换出更多的地下水。山东地矿局801队保泉专家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趵突泉能够连续喷涌,黄河水功不可没。
融入大水网未来有望进入雪野湖
泉水是济南的宝贵财富,但济南仍然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城市,以黄河水为代表的客水显得弥足珍贵。今年济南“两会”期间,济南市城乡水务局局长李季孝透露,济南市将完善多源互补、丰枯调剂的现代化水网体系。
前期,济南已经实现了长江水、黄河水共用,卧虎山水库、锦绣川水库、孟家水库等五库进行了连通,使水既能蓄天上水,也能引黄河水。不过由于锦绣川水库地势比卧虎山水库高,还只能“看天吃饭”。根据官方公告,卧虎山水库-锦绣川水库“两库连通”工程拟于今年10月开工,以改变这一现状。
同时,东部依然比较缺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今年已经启动了东部“四库连通”,将东湖水库、白云水库、杜张水库、狼猫山水库联合起来,向两座东部水厂提供原水,对七条河道进行生态补水,来解决中央商务区、临空经济区等城市东部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用水问题。
这两大工程离不开黄河水,“两库连通”工程以调入卧虎山水库的黄河水、长江水为水源,通过已建成的田山灌区与济平干渠连通工程、贾庄分水闸至卧虎山水库输水工程、五库连通工程、五库连通延伸工程等工程,新建加压泵站、输水管线,增加锦绣川水库的供水量。东部四库中东湖水库的一部分水源来自于从济平干渠引来的黄河水,在建的白云湖水库也将以黄河水作为水源之一。此外,济南正在研究把雪野湖与黄河用水连接起来,用以解决莱芜的缺水问题,随后再把雪野湖的水调到济南的东部山区、南部山区,从而形成一种“双向利用”。
一系列工程的实施将统筹当地地表水、地下水、黄河水、长江水、非常规水配置,提升水源供给和防汛抗旱能力,保障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济南的“后五库连通”时代的大水网也在此基础上慢慢铺就。 (新时报记者杨璐)
新闻推荐
本报7月9日讯(记者冯瑜)@机械所有人,请运营维护好你的设备。今天,济南市非道路移动机械(主要指工程机械)排气污染防治管理...
济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