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0名驻济高校师生代表参与国家公祭双城祭启动仪式两地和平祈愿双城之痛永矢弗谖

济南时报 2019-12-13 14:12 大字

近200名师生代表在大峰山革命烈士陵园激昂宣誓 新时报记者刘玉乐 摄

青山无语,大地无言,只有风中的黄色菊花在呜咽。

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12日上午,济南长清区大峰山党性教育基地,“铸我民族之魂 爱我中华大地”——2019山东大学生国家公祭双城祭启动仪式在此举行。来自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及长清大学城11所高校的近200名师生代表在革命烈士墓碑前肃立、默哀,回忆历史,呼唤和平。

南京,我是济南,我懂你的痛

济南与南京,在抗日战争时期,都曾是沦陷区,有着同样的痛。

当时的大峰山革命根据地,被誉为“泰西的延安”,革命战争年代,23位将军曾在此战斗,400余名地师级以上党政干部从大峰山走向全国,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大峰山所在的长清区也曾发生惨案。在大彦村,日军残杀村民100多人,烧毁大片民房,还将赵传贵、李兴木等14位老人,用铁丝将手臂戳穿串在一起,浇上汽油,活活烧死;水泉峪惨案中,64人被杀,一位董姓老人被日军砍掉了一只手臂,她怀着对日军的仇恨,将断臂保存下来。大峰山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展示柜里老人断臂手骨的实物,直接见证了日寇的滔天罪行。

抗日战争时期,大峰山共有580名烈士英勇牺牲,为了缅怀革命先烈,长清区开建了“大峰山革命烈士陵园”。12日,在革命烈士墓碑前,近200名驻济高校代表着黑衣,肃立默哀,他们低着头,任冷风吹乱头发也纹丝不动,生怕任何的一点不敬有碍对死难者的哀思。

“铭记山河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发扬光荣传统,弘扬革命精神。吾辈青年,当立凌云之志,厚植家国情怀。以赤子之心,担负时代责任。用一腔热血,贡献青春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奏唱国歌后,近200学子的宣誓声再次响彻大峰山。

齐鲁工业大学的学生郑兴宇说,“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但我们先辈从血与火的战斗中历经洗礼,甚至用生命捍卫了中国革命红色江山,我们一代代中国人必须不能忘记,这是前进的动力。”

山东艺术学院一位女生泪流满面,她说,突然想到那句“这盛世如你所愿,未来,我们一定会努力”。

山东师范大学学生张玉玺,也是启动仪式的主持人。他说,参加国家公祭寻访活动,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也不是囿于历史伤痛不能自拔,更不是宣泄仇恨,只是为了牢记历史创伤,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痛定思痛,知耻而后勇。

面孔换了一张又一张但珍爱和平的初心不变

启动仪式结束后,12日下午,近200名大学生组成的寻访团奔赴南京,在长江之畔,紫金山下,祭奠死难同胞。

这是山东大学生国家公祭双城祭活动的第三年,此前两年先后有300余名驻济高校学子参与其中。

2017年,寻访团带着济南“五三惨案”的惨痛记忆、千佛山的土、趵突泉的水到达南京,实现双城历史情感的交融互联;2018年,在去到济南的泺口九烈士纪念碑、济阳惨案纪念碑和鹊山惨案纪念碑后,寻访团学子与南京人民共同“见证山河,共誓吾愿”;今年寻访团的学子们又在大峰山切身感悟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轨迹虽然变了,大学生的面孔也换了一张又一张,但大家珍爱和平的初心却永远没有改变。

这也是济南时报·新时报APP策划这项活动的初心。策划者说,“我们希望告诉世人历史不能忘记,要以史为鉴,珍爱和平;我们希望告慰逝者,警醒自身,激励年轻人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建功立业;我们希望提醒世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 (新时报记者石晓丹)

新闻推荐

济南市属公立医院调整医疗服务价格CT、磁共振检查费拟下调

跟随驻济省(部)属医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的步伐,济南市属各级医疗机构已于10日取消了医用耗材加成,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还在试行...

济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