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管家思维”治理 用“绣花功夫”落实济阳城管创新机制做好环卫管护
洒水车进行道路保洁。
如今,行走在济阳城区的街头巷尾,没有了随地乱扔的垃圾和尘土飞扬的空气,映入眼帘的是开阔的空间视野、干净宽敞的道路、整齐摆放的车辆、出行有序的路人……这些变化,并非一日之功。其中,体现市民素质的提升,也彰显着城市管理者的细心与智慧。
小型机扫车强化城区辅路保洁
“今天,我们组织了8辆水车、12辆机扫车联合雾炮车、护栏清洗车共同作业,对城区道路及周边进行全覆盖保洁。明天还会持续一天,上午下午各作业一次。这种集中清扫、洒水降尘的保洁方式,经常定期开展,能最大限度保障城区环境的干净卫生。”济阳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进入秋冬季,各个道路都有很多被风吹掉的残枝落叶。前期,保洁人员采取普扫与捡拾的方式,开展人工作业,确保了落叶得到及时清理。同时,根据情况制定机械化清扫计划,对落叶严重路段加大机械化巡扫作业频率,及时调整充实保洁人员和车辆配置,随时进行清运,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保洁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将城市精细化管
理落到实处,济阳区城市管理局今年8月份购买了6辆小型机扫车,采取一天两次的频次(早上5:00-8:00、下午2:00-5:00),针对城区所有辅路及狭窄、弯多的道路开展洒扫。解决了大型机扫车不能到达区域的保洁问题,纵到边、横到沿,确保路面、道牙及道路相关公共设施周围无泥沙积水,实现城区道路无死角,清扫保洁全覆盖。
环卫保洁助推不文明现象治理
“请问这位大姨,是您把三轮车停路边的吧?您看后面的作业车马上开过来了,车停在路边挡路又不安全,以后不能这样了。”一位进行道路巡查的城管工作人员对市民说。现场,小型机扫车正在辅道上洒扫作业,而前方却有一辆三轮车临时停靠在路边。经查问劝导,违停车辆驶离了辅道。周围路过的市民,对工作人员的劝诫表示了赞同。
“那天在辅路进行道路保洁时,发现一处圈起未覆盖的施工土堆,我们联系相关部门及时进行了处理。”一位城管工作人员说。无独有偶,也是因为在辅路开展精细化保洁工作,城管人员发现了施工遗留问题,及时协调处置。由此看来,城市管理方方面面是相通的,对道路开展精细化保洁助推了“行走城管”快速发现城市治理问题。而道路秩序的维护,也为环卫保洁的正常运转提供便利。
像这样的场景,对城管人而言,几乎每天都在经历。正是在无数次的“行走”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市民切身体会到生活环境的转变后,参与城市治理的热情也就越来越高。社会活力得到激发,共享共治的格局逐渐建立。
加大巡查促使城市管理更精细
为更好地建设与中心城区高度融合的济南北部新区,济阳城管人像打理自己的家一样管理着城市。以“管家”的思维,用“绣花”的功夫,下大力气做好环境整治的边边角角,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力争城市环境和管理水平得到全方位提升。
今年以来,济阳区城市管理局积极参与卫生城、文明城、园林城等创建迎审活动,城市环境卫生水平显著提升。在道路保洁方面,尤其注重精细化管理,增加道路保洁员、清运员数量,统一配备扫帚、铁锨等作业工具,配备机械化作业车辆。制定业务工作标准和考核办法,规范作业流程,严格落实“定人员、定时间、定路段、定岗位、定作业量”的“五定”岗位责任制和督导连带责任制。
同时,结合“行走城管”活动,将全区划分为22个网格,建立以“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包挂网格为块,以局机关科室、中队、站所为条”的行走城管网络。全体干部职工树立以“出门就是上班”的城管工作理念,用“行走”的方式,直击城市管理“痛点”,寻短板,拿实招,解难题。工作重点逐步达到由“点”到“面”的转变,科学规范的城市管理体系建设得到稳步推进。(本报记者刘高君通讯员崔友伟卢童)
新闻推荐
每天早晨起床后第一件事是拍张周边环境照片,然后用一款APP软件看看当天空气质量如何、PM2.5是多少。这一习惯,济南回民...
济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