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扬帆逐浪潮头 改革开放路上步履铿锵

济南日报 2019-09-23 11:28 大字

1990年的纬二路1982年,黄河公路大桥通车。

济南市郊区北园针织厂原白手套车间。

1985年,济南市与美国萨克拉门托市缔结友好城市签字仪式。北园养鱼场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中国改革开放拉开序幕。1992年春天,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指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讨论。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在这个时期,济南顺应时代发展,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时期。济南人民解放思想,团结奋进,不断发展对外开放,济南名牌叫响海内外,夺取一个又一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胜利,开放的济南全力奔向小康。

思想解放,改革开放正式起步

冲破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思想开始得到解放,冤假错案逐渐平反,党的政策得以落实。农村改革率先起步并步步深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改革开放方针的推行,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根本转变。济南市委和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济南特点的发展新路,为实现历史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

1979年夏天,邓小平视察山东。1979年8月中旬,济南市委先后用7天时间召开会议,学习邓小平在山东视察讲话精神,为实现历史性转折奠定思想理论基础。1981年6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通过后,通过讨论学习,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实现了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从而为贯彻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准备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枷锁次第砸开,起于农业农村,以铺天盖地之势,向全市城市经济发展各领域扩展。

1979年6月,为解决农民对平均主义的严重不满,长清县双泉公社决定将土地分给群众,这是全市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第一个试点,拉开济南农村改革的序幕。

这次体现群众首创精神的改革实践,得到市委重视和支持,并迅速在全市推广。1979年9月,济南市委开始在全市农村推行以家庭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部分社队搞起了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生产责任制。1981年7月,市委要求各县和有农村的区进一步普及、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以家庭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新景象。

在稳定与发展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政社分开,撤社建乡,全市共建立起59个乡镇。撤销生产队,恢复行政村,结束了延续20多年的社队体制。1984年中央1号文件在雇工问题上为社队企业承包提供政策空间,并批准农村社队企业更名为乡镇企业,催生了更多承包经营和多种经济联合形式。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扶持乡镇企业的政策措施,迅速调动了全市乡镇企业发展的积极性。1985年,济南市取消了实行30多年的统购派购政策,把农村经济逐步纳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轨道。

把准历史方位,勇立改革潮头

改革是破冰船,改革是发动机。改革先行,济南才能勇立潮头;改革扬帆,济南才能破浪前行。1984年10月到1991年底,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探索阶段。

济南划入沿海经济开放区,为发展带来新机遇。改革的重点逐步由农村转向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由试点发展到全面铺开。开始实行计划经济、商品经济的“双轨制”;文化建设、城市建设等其他领域的改革迈出重要步伐,对外开放在探索中不断前进。

“乡镇企业”“万元户”,这些具有时代烙印的名词以及它背后的名字,在改革开放的济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到199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65元,“山东首个亿元村”诞生,城市首次步入“百亿元俱乐部”,“纵横弹跳”模式进入当时国家体改委视野……

这一时期的改革,如疾风劲雨,似潮头逐浪——1984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后,济南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扶持乡镇企业的政策措施,迅速调动了全市乡镇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1983年8月至1984年6月,济南市委、市政府对市级机构进行了以紧缩编制、精减人员为重点的机构改革,先后撤销了41个临时机构,机关人员精减25%。部分局改为专业性公司或管理处。这是济南市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机构改革。

济南市委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大力加强法制建设,优化法制环境。1986年5月,市政府制定颁布《济南市文明市民公约》,在依法治理工作方面形成了具有济南特色的配套典型工作法。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84年,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济南市为全省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在改革过程中,制订了13个专项改革方案,围绕搞活企业这个中心环节先后制定了20多个搞活经济的政策性文件、100多条灵活措施,85个法规性文件,从而推进改革顺利进行。1985年,济南机车工厂与各车间签订承包合同,拉开企业改革序幕。

1985年,济南市取消实行30多年的统购派购政策,把农村经济逐步纳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轨道。

一系列扶持乡镇企业的政策措施,催生更多承包经营和多种经济联合形式。到1992年底,全市乡镇企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1.6%上升到83%。

1984年,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市管县体制若干问题的改革意见》,实行政社分开,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政府。城市在扩大,1987年4月11日,历城区设立。1990年初,原属德州的济阳、商河两县划归济南。

1991年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后,1992年又被国家科委批准为全国“科技兴市”试点城市。

法制建设大力加强,法制环境不断优化,章丘“依法建制、依制治村、民主管理”的成功经验在全国推广。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加快建设小康社会

济南进入全面发展新时期:加大企业重组改制的力度,国企改革成效明显;进一步调整对外开放思路,改善外商投资条件,全市对外开放和对外经贸不断向纵深发展;省委作出济南“五年大变样”的重大决策,大规模城市建设拉开序幕;精神文明建设涌现出济南交警、济南民政等一批体现时代精神、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先进典型。

上世纪90年代,是济南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系统建立的重要时期。

1992年3月召开的全市对外开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立足现有基础,发挥省会优势,以城带乡,全面开放,梯次推进,跳跃发展。济南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支持改革开放的12条税收政策。

济南市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断推进财政、税收、金融、外贸等一系列的体制改革。济钢、浪潮、齐鲁制药、山水等一批重点集团经济效益大幅增长,重汽大幅度减亏,成为拉动全市工业经济效益增长的主要动力。

这个时期,济南共开展两次机构改革:1996年至1997年机构改革,将第一轻工业局等11个企业主管部门整体转制。2001年再次进行政府机构改革,济南市委、市政府行政编制分别精简了15%和30%,内设机构平均精简20%。按照政企、政事、政社职能分开的原则和加入世贸组织要求,共划转部门职能34项,取消部门职能28项,结合审批制度改革,取消370多项行政审批职能。

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加大,完成企业改革、扭亏、下岗职工再就业三项攻坚任务。1997年底,全市有17家乡镇企业集团成为全国千家最大利税总额乡镇企业。全市民营经济不断壮大,从最初的小商小贩、家庭作坊拓展到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机器制造等领域,并涌现出一批骨干企业。

1992年,济南市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发展第三产业的积极性,加大工作力度,使整个第三产业不仅在数量上明显壮大,而且在结构、水平、机制上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第三产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到2001年末,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5214亿元,年均增长17%,三次产业的比重调整为10:43,9: 46.1。三次产业所占GDP的比重初步实现产业相互推动的“三二一”的新格局。

198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百亿元,跨入全国大工业城市行列;199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87.3亿元,比1980年增长2倍多,并被列入1992年全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实力“五十强”;工农业总产值403.6亿元,增长6.5倍。

1995年,齐鲁软件园成立。1997年3月,被认定为全国首批“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2001年7月,被认定为“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济南市不断增强全市上下的整体开放意识,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制定优惠政策,扩大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1985年,济南市开办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济南市划入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1年,全市三资企业发展到210家,出口商品覆盖面达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出口额16.3亿元。

从与日本和歌山市结为首个国际友好城市后,济南陆续与英国考文垂市、美国萨克拉门托市等结好。

1997年,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作出济南“五年大变样”的重大决策后,济南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这一重大决策,克服种种困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绕城高速公路、顺河高架路建成通车,济南国际机场一期工程实施。泉城广场建成、泉城路商业街拓宽改造及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三大名胜实现整治扩建,系列建设成果让城市至今受益。

济南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新典型频出,走出一条具有济南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之路,涌现出一批体现时代精神、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先进典型,济南交警、济南工行、济南民政叫响全国、引领时风。

全市上下深入贯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共同努力,初步建立了济南市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开放格局,人民生活日益富裕,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1年,济钢集团成为全市第一个工贸收入过“百亿”的企业。2002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190.1亿元,是1991年的7.3倍,人均达到20807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9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356元,城市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32.9%和39.8%,标志着居民生活实现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转变。

已见繁花结硕果,逐梦扬帆再起航。站在改革开放的发展坐标系上,古老厚重的济南大地正奏响着生机勃勃的时代乐章。(本报记者 张茜)

新闻推荐

济阳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填满农户钱袋子区域公用品牌让农产品“上户籍”走向全国

市民采摘垛石番茄农户在大棚检查黄瓜生长情况济阳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二期)建设规划鸟瞰图济阳地处北纬37°的...

济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