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息 一样的生活印记

山东商报 2019-07-19 09:39 大字

荆山东路早市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荆山东路早市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来这里的市民每次都能满载而归来这里的市民每次都能满载而归王女士家的油条摊位前总是排长龙王女士家的油条摊位前总是排长龙凌晨4点,沉睡中的城市渐渐苏醒。烟火升起,早市蠢蠢欲动。熟悉的街角,攒动的身影在忙碌着,他们精心为这座城市“调味”着。在济南市历下区荆山东路便民早市,早早地便有商贩到位。狭长的街道两边,每一个摊位都是一个故事,而这些故事一起串起了这座城市的独特记忆。文/图记者施娟

市民的最爱

“新鲜的桃十块钱3斤,来点吧”。“肉夹馍,手抓饼,吃点啥?”商贩叫卖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售卖的摊位摆在马路两边,排成两排,延伸向马路的另一边。空气中,飘着各种香味。早餐、小吃、蔬菜、水果、肉类、海鲜等等,这里的商品琳琅满目。

才刚清晨4点多,这里就已经有交易了。到早上6点多,早市的人流量依然处于高峰期,市民有的拉着小推车,有的骑着电动车,还有的步行。有的市民直接光顾“相中”的摊位,有的则走走停停,一家一家查看新鲜度、比对价格。不少市民收获颇丰,两手提着满满当当的袋子,穿行在人流中。

“豆腐脑、胡辣汤、八宝粥、豆浆,喝点啥?”站在三轮车车尾的高先生一边用手撑着腰,一边问到,这些“台词”对他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忙碌一早后,看得出来,高先生已略显疲惫。

而另一边,站在车头位置的高先生妻子则问,“在这吃,还是带走?”顾客回复后,她爽朗的应声,“好嘞,这边可以坐。”说这话时,她一手端着白色的碗,一手熟练地给碗套上一个白色塑料袋,紧接着,从桶里舀出一勺豆腐脑,再淋上各种调料,一碗济南人独爱的豆腐脑就这样诞生了。

接着干下去

高先生今年54岁,老家在陕西西安。2003年,他和妻子来到济南,这一待就是16年。“在这里摆摊就6年多了。”高先生用手比划着说到,来济南之前,他们还去了北京,“我们在北京待了11年,也是卖豆腐脑。”高先生的嗓子沙哑,说话时要用很大力气。

高先生妻子戴着一顶红色帽子,还戴着一副眼镜。和丈夫相比,她更加随和。她告诉记者,“4点多我们就来了,这个点就有人了。”为了第二天的买卖,前一天晚上他们就开始提前准备。每天9点多就睡,凌晨两点起床,开始熬制,忙活到4点左右就出发了。“虽然睡得早,但是晚上睡不踏实,就怕起不来,不敢睡。”高先生妻子告诉记者。

一位女性顾客说,她经常来这家喝豆腐脑,“他们家的豆腐脑比其他家的好喝,我喜欢喝稀一点的,老板人实在,觉得我亏了。”

高先生家有3个孩子,高先生妻子告诉记者,来济南后,孩子也都在这边上的学,“那时候孩子小,没人带,出来干活也只能带着一起,虽然苦点累点,不过也都过来了。”现在,最小的孩子也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一个摊位每个月的费用是900元。虽然孩子都工作了,压力小了,但是高先生说,还会接着干下去。

还是那个味

天刚亮,售卖油条的王女士和丈夫便骑着三轮车来到了自己的摊位。四年来,他们“驻扎”在这个固定的摊位上。他们家在济阳,两人做油条已有二十多年。

在王女士家摊位前,顾客排起了长队。王女士和丈夫默契十足,从和面到下锅,再到炸好、出锅、装袋、售卖,两人动作行云流水,“无缝对接”,“油条按斤卖,一斤8元。”王女士说。

络绎不绝的顾客等待着品尝美味的油条,两人忙得不亦乐乎。记者观察了一个多小时,顾客队伍总能维持在6个人左右,王女士和丈夫基本没有停下过。记者随机询问了几位顾客,有顾客说,“经常来这买,他们家的好吃。”

王女士说,他们做油条已有二十多年,四年前,他们来到荆山东路便民早市,凭着好手艺和好口味,“俘获”了不少顾客。在油锅的高温前,王女士和丈夫的脸都被烤得通红,脸上也挂满了汗珠。王女士47岁,除了卖油条,她和丈夫还在老家种地。他们老家在济阳,两人在济南租了一间房用于工作,王女士说,回老家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的路程,“来回跑太累了”,平时家里有事才回去一趟。

坚持的背后

王女士还说,每天早上他们都要起很早,4点多他们就开始营业。“很辛苦,但是做了这么多年了,其他的也不会做,像我们这个年纪,再出去找别的工作也不好找了。”

临近8点,早市接近尾声,人流量逐渐减少,各个摊位也都自觉地开始收摊,清理各自摊位前的垃圾。商贩开着车离去。道路开始恢复通畅,随后小区里的汽车都开出来了。

王女士刚刚卖完最后一份油条,一天的工作暂告一段落,她丈夫急匆匆喝了一份豆腐脑之后便开始收拾“装备”。

“每天差不多都卖这个量,都能卖完,有的人来得晚就吃不上了。”王女士说,当天他们收完摊后,还要赶回老家,到地里收玉米。“收完玉米下午再赶回来,明天还得出摊。”

而另一边收拾好摊位的高先生和妻子,他们正准备开着三轮车回家,“今天算是忙完了,回家可以睡会,下午再接着忙活。”

新闻推荐

54处商业街区要开夜市啦打卡计划可以制订起来了

13日晚,小南湖夜市上,身着汉服的女孩在展示手工艺品。新时报首席记者王锋摄15日晚,后宰门巷,打卡的游客不断。新时报首席...

济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