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街道高楼村有个黄河大米品牌基地 这里的稻米拿过“国字号”金奖

济南日报 2019-04-17 11:32 大字

正在培育的稻种样品。(王宝静 摄)

如果来到济阳区济阳街道高楼村,在距离国道220线不远的地方能看到一座白色2层小楼。小楼看起来其貌不扬,却拥有“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金奖”“济南市现代农业‘百花奖’十大特色品牌基地”等多个“国字号”“市字号”荣誉——这里就是济阳黄河大米特色品牌基地,同时也是济南市水稻科技示范培训中心的所在地。

曾获稻米博览交易会金奖

4月15日上午,记者在这里见到了基地的负责人——76岁的退休村干部张茂文。2008年,济阳黄河大米特色品牌基地正式成立;2011年退休后,一直在农业方面颇有研究的张茂文成了基地的“当家人”。

圣稻14号、原稻1号、圣香2572号……“这些年来,我们先后经手试验了100多个水稻品种”,根据对当地土壤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应性的高低程度,按照“更好地种植出优质稻”的原则,有六七个品种最终脱颖而出,成为济阳黄河大米特色品牌基地目前选育并对外推广的主要水稻品种。

“我们用圣稻14号种子种出的大米,获得了第十一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金奖,它种出的米颜色透明,腹白小,口感还带着自然的清香;原稻1号是一种香米,用它熬出饭来满屋都是香气……”提起这几种大米的优点,张茂文滔滔不绝。

目前,在该基地选育出的水稻良种,除了在当地进行推广种植外,也陆续得到省内种植户的青睐。

多个重要实验项目在此完成

在特色品牌基地的二层小楼中,包括了培训室、实验室、档案室等部门。走进位于一楼的实验室中,一屋子琳琅满目的仪器设备,一下就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据了解,承担水稻方面的实验示范项目是该基地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基地目前承担的多个“高大上”项目中,相当一部分就是在这间实验室里完成的。

张茂文介绍,目前承担的实验课题有山东农业大学肥料实验、山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品种试验等,“近年来,我们曾多次承担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的区域实验任务;去年,中国农科院的高氮利用项目也安排在了这里。”他的语气中充满了自豪。

张茂文指着一台外形较为方正的仪器告诉记者,它是用来检测出米率的“精米机”,通过一次性完成稻谷的脱壳和糙米碾白全过程,来快速判断稻谷的品质,“除了出米率高,好的大米还有外观好看、米粒发亮、腹白较小、具有自然清香等特点。”

旁边的仪器是一台谷物水分测量仪,他继续介绍:“它的作用是检测稻谷的干湿度,如果湿度太高,稻米容易发霉不易储存;过于干燥的话,米又易碎并且口感不好……”

繁多的科研项目和新品种培育任务,让整个基地的工作人员很忙碌。张茂文透露了一个想要尽快实现的“小目标”,那就是加大种植技术培训力度,让更多农民掌握先进技术。“我们之前陆续培训过几千人,下一步在良种推广、水肥管理、种植技术方面,都要把培训规模做大,让当地的农民都种上优质水稻,让越来越多的人吃上更为香甜的大米。” (本报记者 王宝静)

新闻推荐

“春如四季”不是吹明天最高温30℃

时报4月15日讯(记者赵樱宁)15日,相信很多外出的市民已经感受到春季大风的威力。按照春天的古怪脾气,光一个大风肯定不够。根...

济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