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老济南
《济南图记》雍坚刘昌华耿仝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雍坚
济南是一个有人情味儿的城市,在某种程度上,怀旧算得上是它的一种城市气质。且不说以古玩、文玩为特色的英雄山文化市场好多年前就跻身全国四大文化市场,就是中山公园摆摊卖旧书的,一不小心还做得和京津沪的旧书市场相比肩,号称全国四大旧书书市之一。
如今已风行全国20多年的《老照片》丛书,在1996年12月就诞生于济南。这个城市的很多书报摊和很多文人的书架上都能看到某种期号的《老照片》,这对老照片价值的社会认知度自然也是一种潜在的推动。2001年,中国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济南旧影》一书,这大概是当代济南老照片题材的第一本正式出版图书。此后18年间,以济南老照片为题材的书沥沥拉拉出了二十来本,它们都是厚薄不一的单行本,且多是非正式出版物。
2014年10月,济南明府城管理中心(时称历下区明府城片区保护与改造工作现场办公室)与笔者供职的生活日报和山东洋格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组建明府城老物件老照片征集工作室,面向海内外社会各界开展“再现明府城”老物件、老照片征集活动。笔者受邀忝任明府城老照片征集专家组的组长。这一活动为系统地搜罗济南老照片提供了契机。伴随着数以千计的济南老照片浮出水面,笔者便有了一个“野心”:应该把济南不同时期的历史镜头编纂成一套图集,以尽可能完整地呈现古城之韵、民风之淳和泉景之美。这一设想得到明府城管理中心领导层的认可和支持。
2016年6月1日,明府城百花洲一期项目首次对外开放前夕,明府城老物件老照片征集工作室将所征集老照片汇编为《清代济南》和《民国济南》各1册,笔者与山东洋格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担任这两部图集的主编,版式设计美编为王高杰先生。虽然因时间紧张未正式出版,但书中部分照片印成展板,在百花洲泉水人家民俗馆对外公开展示,获得参观者高度认可,每天到馆里翻拍照片或者在照片前合影的参观者络绎不绝。
此后的两年间,明府城老照片的征集工作一直在持续进行。2017年,山东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办公室编写的《山东省音像资料可移动文物调查与研究》一书出版。笔者从这本书中看到,以老照片为主的音像资料藏品正受到各文博、档案场馆的高度重视,而所调查的全省80个文博场馆中,馆藏老照片上千件的只有3家,馆藏老照片500-1000件的也只有3家。此时,明府城所收集到的济南老照片已有几千张,不谦虚地说,其清代和民国济南老照片的拥有量已在全省文博场馆中是最多的,如果再加上我个人收藏的济南老照片,从中遴选、出版一套济南老照片丛书,已是水到渠成之事。
于是,在2018年下半年,我们初步选出济南近代、现代和当代(1949-1979)三个时期的代表性历史照片360张。其间,鉴于济南市城建档案馆等单位收藏有关于济南泉水、古建筑的独家照片,我们又通过交换方式,借用了其馆藏的十余张珍贵镜头。选片的同时,我的搭档耿仝又邀集王任、陈强等数位文史、图片专家学者对选图说明一一进行审读,发现并补救了数处硬伤。如那张1912年大明湖彩照,此前都以为是湖南岸阎公祠,而审读过程中发现其实是湖中汇泉寺文昌阁。又经山东宣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美编王国璋在版式设计上多次进行创意调整,最终,三卷本《济南图记》正式出版。
《济南图记》是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多卷本济南老照片图集,书中所呈现的济南老照片还只是冰山一角,大量流落在外的老照片尚未找到回家的路。这套书也只能算是集小成之作。将来,伴随着更多济南老照片的被发现,这一领域肯定还会产生集大成之作。
收入《济南图记》的360张照片,有二分之一来自底片和照片扫描,有三分之一来自明信片原片扫描,充分保证了原始片质。以上世纪30年代那张历下亭照片为例,读者可清晰看清图中张英麟撰写的楹联。
其中照片罕见稀有,众多消失的济南景观从历史中醒来。既有济南最早的黑白照、最早的彩照、最早的航拍照,又有已经消失的东流水街、正觉寺、北芙蓉泉和济阳闻韶台。很多镜头会让人眼前一亮,心头一热。“当代卷”中有2/3的绝版照片为济南市博物馆专家王建浩先生生前拍摄。一张老照片中,向日葵丛中赫然立着苏轼手书的读书堂碑。当年,山东图书馆阅览室即借用的读书堂之名,可这通珍贵的碑刻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却不知下落。趵突泉、铁公祠、东南城壕等地标性景观,在书中你能找到它们不同时期的风貌,凸显老济南不同时期的细节变化,进而直观其历史变迁。
新闻推荐
“爱上门”公益项目自2017年9月由济阳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发起,以社区内空巢独居老人、老年人贫困家庭及残疾人家庭为服...
济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