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照料残疾儿子和孙女 91岁老人艰难支撑支离破碎的家

农村大众报 2019-03-13 15:07 大字

91岁的她,本该安度晚年,可丈夫早逝,长子溺亡,次子和孙女残疾……是她,用柔弱的肩膀和心中的那份善良、坚强和信念,艰难地支撑着一个支离破碎的家,数年精心照料残疾儿子和孙女。

走进位于济南市济阳区太平街道小邿城村的王月英家,眼前的景象让人心酸,3间老屋,室内没有像样的家具,唯一的电器就是一只电饭锅,面黄体弱的王月英正在分类捡拾来换钱贴补家用的废品。

王月英与丈夫张继福生有一女二子。1972年,丈夫患了肾炎,常年服药,一年要住几次医院,这让一个本来就很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王月英既要照料丈夫,又要养护孩子,还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生活的重担全压在了她柔弱的肩上。娘家父母见状就心疼地劝她先带孩子搬回来住,寻着合适的再走一步。王月英听罢,眼泪哗地一下涌了出来,她摇摇头:俺不能乘人之危抛弃他。

当时年成不好,生产队分的粮食不够吃,她就挖野菜充饥,省下粮食供丈夫食用。为了给丈夫治病,她四处去借,还起五更睡半夜做布鞋和馒头卖。然而,天不领情,4年后,丈夫还是撒手人寰。她曾想到一走了之,也想过轻生逃离,但看到3个未成年的孩子,她洗去泪痕,继续负重前行。

2002年春节后的一天晚上,高度近视的次子骑自行车走亲戚返回过沟坎时连人带车摔倒,造成颈椎骨折,虽经治疗保住了性命,但却瘫痪在床。一年后,儿媳妇见生活无望,丢下一周岁、患小儿麻痹症的残疾女儿离家出走,从此下落不明。照顾卧床儿子和残疾孙女的重负压在了已76岁的王月英肩上。她白天给儿子喂饭喂水、端屎端尿、洗涮尿布,晚上照料又哭又闹的孙女。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儿子渐渐能坐起来了,孙女也一天天长大,王月英心里才透出一丝光亮。

然而,2006年夏天,孝顺的大儿子看到晚年的母亲还为照料子孙吃苦受累,愁苦不已中渐渐得了抑郁症,43岁的他掉入河中溺水身亡。家里的顶梁柱就这样没了。从此,王月英更像一匹驾辕的负轭老马,拉着一家继续前进。

残疾儿子生活不能自理,王月英一日三餐做好了饭,都要为他端到床前,连上厕所也需要她帮忙。孙女上学了,王月英每天接送,后来孙女到离家十多里地的太平镇中学上初中,再后来去更远的县职专就读,每周五下午和周一早上,王月英都要蹬着三轮车接送,风雨无阻。

王月英家有5亩地,播种、管理、收割、打轧,都由她一人硬撑着劳作。一直到她84岁那年,实在干不动了才把地承包出去。

儿子的药费、孙女的花销,仅靠几亩地的承包费和微薄的低保显然无法维持。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她买了一辆脚蹬三轮车,开始靠捡废品补贴家用。她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太阳下山才回家,东到20多里的县城,西到10多里的镇上,到处留下她拾荒的身影。虽然很苦、很累,但想到每天赚几块钱,能为儿子买药、添一点补品,能为孙女添一些学习用品,她心里就感觉甜甜的。让她欣慰的是,政府、残联和社会不断给与救济关爱,使她更加坚定了带残疾儿孙前行的信心。近几年她连续两届被授予“感动济阳人物”,2017年7月入选“济南市好人榜”。

农村大众报通讯员冉庆亮

新闻推荐

头条看点“九九”结束 暖晴唱主角今天最高温15℃明天17℃

12日是“九九”最后一天,数九寒天正式结束。但冷空气和大风影响了回暖进程,12日截至16时,济南最高气温为12.9℃,...

济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