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联星能源集团董事长张成如 打造代表未来的企业
作者:戴升宝
张成如
中等身材的儒雅学者、温润如玉的性格、烔烔有神的眼睛里透着永不服输的精神,这是山东联星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星集团”)董事长、首席科学家张成如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不料一开口,“激情总裁”的气势喷薄而出:“我们是高新技术企业,已经申请专利1000多项,但我们同样需要创新发展,甚至需要颠覆性的独创技术。我们要打造代表未来的企业,未来五年,要实现新的腾飞。”在不到一个小时的采访中,张成如提到“新”字超过200次,展示了他作为企业掌门人创新到底的决心。
用技术创造价值
“我来到山东已经整整30年了,作为一名首席科学家,我在山东大学化学系执教数十年,还是兰州大学的兼职教授;作为一名企业家,我目前正在搭建专利转化平台,设立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进而构建多方共赢的知识产权服务生态圈。技术必须和金融充分结合,才会快速产生价值,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技术必须不断创新,才能保持其活力。我们企业的最初发展就是用技术创造价值,以技术入股获得企业控制权。”谈起自己的创业经历,张成如感慨万千。
上个世纪80年代,出国留学热潮席卷神州大地。已经取得优异托福成绩,半只脚踏出国门的张成如,最终决定留在国内发展,并在科研上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但骨子里有个创业梦的张成如,越来越不满足实验室的成绩,“产学研”的严重脱节让他深感担忧。1996年初,张成如踏出校门,创立了星火科技研究院,开启了他“从商不弃学”的第一步,将“学”和“研”向“产”积极转化。
1997年,他以一项汽油添加剂技术入股,成功取得了济阳一家企业51%的股权,成立了济南联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根据这一思路,他带领团队多年来运作了很多成功的项目,成立了十几家高新技术企业。
做好上市公司的“丈母娘”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张成如发现用技术控股公司的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有很多专利成果是非常先进的,能切实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但不和资本嫁接到一起,推广起来实在太慢了。看着很多专利成果不能尽快地产生价值为社会作贡献,我心里就非常着急。”
为了将专利技术尽快转化,张成如构想搭建“知识产权运营全产业链”,实现知识产权与创新资源、产业发展、金融资本有效融合。他设计了独特的专利运营模式,即先期投资、培育、研发有市场前景的技术,待技术成熟后申请专利并置入公司的专利池中。“以一系列专利入股上市公司,或者继续投资培育经济实体,待其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一并转让给上市公司,我称之为‘上市公司丈母娘模式’。”这样可以依托资本的力量,让专利更快地产生社会价值。
联星集团旗下的星火科学技术研究院,截至目前已申请专利10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746项;委托进行专利运营的单位20余家,联合运营和受托运营专利2000余项;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火炬计划等各类项目100余项;先后荣获国家专利奖、山东省专利奖等各类奖励50余项。
凭借联星集团巨大的专利资源,张成如去年牵头成立了山东省知识产权运营联盟,参与创建中国发明协会产学研与成果转化分会,并担任山东发明协会理事长。同时,他们得到了历下区的大力支持,在科技金融大厦免费提供办公场所,并多方面帮助对接相关资源,实现快速发展。
“一个企业要快速发展,必须要有长远目光,要看到市场发展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后的状况,才能让企业实现健康、快速地发展。我们要打造代表未来的企业,通过新技术生产新产品,通过新模式打造新业态,实现企业跨越式地发展。一旦我们的技术插上了金融的翅膀,腾飞起来就是很简单的事了……”张成如很有气势地挥着手,企业发展的蓝图已然展现。(本报记者 戴升宝)
新闻推荐
本报11月29日讯(通讯员高志国)21日下午,济阳区食药监局举办全系统信息员宣传报道及政务信息写作培训会议。局宣教科...
济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