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黄河时代”,“新区济阳”站上新起点

济南日报 2018-10-01 11:31 大字

9月30日,随着市委、市政府正式公布“撤销济阳县,设立济南市济阳区”的济阳区划调整信息,“千年古城”济阳由此站上了新起点、迎来了新机遇。展望未来,“携河发展的主要承载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功能区及济南未来新市区”的崭新期许,足以让济阳凯歌前行;全新发展布局的形成,也必将让省城济南从“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

新变化千年济水古县成了全市“第八区”

于公元1129年建县、因位于古济水之北而得名的济阳,总面积1098.8平方公里,辖6个街道、4个乡镇,850个村(居),户籍人口57.9万。建国之初属德州专区,在经历5次区划调整后,于1990年划归济南。

近年来,坚持“工业立县”的济阳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增幅均在全市保持前列,对台招商、食品工业、液压升降平台制造等成为省、市乃至全国亮点。

2017年1月召开的济阳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指出,济阳撤县设区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济阳正面临由郊县变市区的重大转折。今年6月19日、8月16日,国务院、省政府先后下发文件,批复同意撤销济阳县,设立济南市济阳区。市政府于9月30日下发《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济阳撤县设区的通知》,正式对外公布济阳撤县设区信息,济阳由此成为济南市的第八个城区。

新机遇与主城区的关联有望日益密切

“十三五”期间,以“抢抓携河发展机遇,加快产城融合步伐,建设济南北部新城”为奋斗目标的济阳,力求以全域一体发展全面融入济南,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提速。

历史的车轮一刻不停地向前滚动,历经时间的洗礼,这张宏伟的蓝图正一点点地成为现实:

从其自身发展来看,在2017年,济阳实现生产总值336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2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99元,这样的经济实力让济阳渐渐有了“底气”。

目光再投向外部大环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携河北跨,推动济南由“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1030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内,包含了济阳区6个街道、530平方公里。系列全新机遇交织中的济阳,作为“携河发展的主要承载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功能区及济南未来的新市区”而备受瞩目。

“济阳交通条件便利,区域优势明显,投资潜力巨大。”在儒商大会2018特色考察交流活动中,有企业负责人这样道出他们选择在济阳投资的原因所在。站在济阳城区中轴线向外远眺,向西、向南来看,济阳与济南主城区相距1小时车程;向东则与济南东部新区相接,与高新区相距40分钟车程,到济南遥墙国际机场更是只需10至15分钟。区域范围内有2条国道、2条省道、3条高速、6个高速出入口,这让济阳的交通优势显而易见。如今,石济客专公铁两用大桥即将通车,济乐高速南延、穿黄隧道和两座跨河大桥破土动工,轨道交通、济滨城铁等重大交通设施正在谋划实施,济阳未来的交通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与济南主城区的联接也有望日益密切。

新利好将成省会经济圈城市互动重要板块

济阳撤县设区,将给自身的发展带来哪些利好呢?有分析人士认为,撤县设区后,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济阳将被全面纳入济南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整体布局,将有利于其更好地承接“携河发展”战略,也便于运用聚焦战略,统筹资源要素、统筹产业布局,实施组团开发,在“携河发展”、济南北部新城建设上迅速突破、取得更大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济阳正处于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紧密圈层,是连接济南与滨州、德州的重要通道,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中区位特殊、作用关键。撤县设区后,济南的“北翼”将有效展开,使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形成贯穿市域北部、连接中心城区和辐射带动北部地区的产业发展走廊,济阳将成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各城市之间融合互动的重要发展板块。

撤县设区后,济阳有望获得更多与外界交流合作的机会,在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统筹方面也将纳入济南市的整体“盘子”,为区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招商引资、政策扶持、项目建设、园区发展等多个方面,济阳都有望集聚更多资源,从而增强自身综合实力,带动全区进一步扩展城市空间、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对于省会济南而言,济阳撤县设区,为其提供的发展空间也更为充足,为统筹谋划经济、生态布局及城市化格局提供了更多可能,省城“携河发展”的步伐必将更有力、更坚实。 (本报记者 王宝静)

新闻推荐

共享发展,他们瞄准了啥机遇?听工商界、科技界、教育界和青年创业者等嘉宾各抒己见

9月29日,在儒商大会2018开幕式上,“选择山东”云平台启动。济南日报记者崔健范良摄9月29日,儒商大会2018在山东...

济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