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她们

济南日报 2018-03-07 18:54 大字

她们刘继芳和她的小黑板。万兰英给邻居老人晒被子。牛彩云的儿媳为老人喂水。

赵秀英在社区里找到了发挥余热的舞台。她为大家的利益跑前跑后,是人人夸赞的“楼长奶奶”;她连续多年照顾年长的邻居,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她孝敬婆婆、照顾儿孙,充实地过着晚年的每一天;她志愿服务社区两万小时……今天,让我们来一起看看身边的“银龄故事”—﹃楼长奶奶﹄有三件宝﹄

今年75岁的刘继芳是历城区山大路街道洪北社区一位退休老党员。多年来她热心为广大居民义务服务,帮助居民解决困难,大家都习惯称呼她“楼长书记”,孩子们则亲切地叫她“楼长奶奶”。刘继芳说,当好楼长,她手上有三件“宝”。

第一件“宝”是块小黑板,记录着温馨提醒的“晴雨表”。从2000年开始,刘继芳就担任楼长,到现在已经十七八年了。岁数大了腿脚不方便,怎样继续干好楼长、尽好义务?刘继芳想到在门口挂块小黑板,让邻居进进出出看着方便。从那时起,刘继芳就养成了每天早上6点听广播,准时在小黑板上写天气预报的习惯:今天下雨,提醒邻里带把伞;明天下雪,大家走路慢着点。

这些年来,黑板上的内容也在天气预报的基础上,增加了居委会活动通知、停水停电、买电提醒等,让居民的生活更方便。小黑板已经融入大家的生活,现在已经用到第三块了——刘继芳自己买的那块坏了,居民又凑钱买了一块,后来居委会又为刘继芳添了块更大的黑板。

她说,小黑板会一直更新下去的。

第二件“宝”是把平安锁,让大家每晚都能睡个安稳觉。刘继芳所在的小区是开放式小区,经常发生丢自行车丢电瓶的事儿。刘继芳当了楼长以后,9点半就开始锁大门。刚开始有些人不理解,觉得很不方便,有着急的、喝多的,就开始踹门翻墙。刘继芳不在乎,她想,必须坚持下来,才能让居民有个更安心的环境。后来居民们慢慢理解了,院里的偷盗行为也几乎再没发生过。老人们见了刘继芳,都会拉着她的手说:“有你在,每晚都能睡个安心觉。”

第三件“宝”是信任,让大家打心眼儿里相信有困难就找楼长。刘继芳居住的小区是老旧小区,取暖要靠壁挂炉和土暖气,既污染还费事,也不暖和。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刘继芳在社区居委会了解到安暖气还有名额。她立即问:

“我们楼能安吗?”工作人员说这次时间太紧了,需要80%以上住户同意。刘继芳想都没想就说:“那我

试试吧。”当天晚上刘继芳就挨家挨户征求意见。有一户刚结婚的小两口,因为刚买房钱有点紧,有些犹豫,刘继芳跟他们说:“你们以后有了孩子,需要暖气的地方多着呢,哪怕借钱也应该安。”第二天他们就找到刘继芳,说一切都听楼长的。就这样,一天的时间,就得到了98%以上居民的同意。刘继芳开始为大家忙活收钱办手续。那段时间正好她的婆婆生病,为了不耽误事儿,她晚上去婆婆家照顾时,把收起来的复印件铺了满满一床,挨个核对。婆婆心疼地说:“你这是又给自己找了个活儿呀。”刘继芳说:“我是楼长,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干这点活儿应该的。”

居民之间可能不会发生什么大事,但就是这样的点滴小事,传递着感情,凝聚着大家的心。现在,大家出远门经常会把钥匙交给刘继芳保管,居民有矛盾也会找刘继芳调解……

(本报记者刘晓群 通讯员 赵娟)

她待邻居胜亲妈

“有人说,一个邻居老太太,你还像待亲妈那样精心照料,十几年辛辛苦苦白受累,值得吗?可俺就是离不开她。”来到万兰英家时,她正为邻居李桂荣晒被子。清扫着被子上的潮尘,万兰英说,“桂荣婶子去市区闺女家小住就要回来了,俺要陪婶子欢欢乐乐过个妇女节。”

年近花甲的万兰英是济阳县崔寨街道封刘村一名普通农家妇女。她跟丈夫恩爱有加,孝敬婆婆、关爱孩子的事儿,是隔着窗子吹喇叭——名声在外。

2004年的一天中午,患脑血栓、心脏病的婆婆王连芳如厕时掉进了厕所,昏迷不醒。万兰英急出了眼泪,心急火燎地将婆婆送进医院治

疗。120多个昼夜,她没睡个囫囵觉,日夜在床边伺候呼唤,终将婆婆唤醒。醒来后的婆婆仍卧床不起,她为老人喂水喂饭、端屎倒尿、擦身子,直到96岁的婆婆去年去世。万兰英的大女儿身患残疾,重活累活都干不了,她还要照顾女儿一家。近年来,万兰英及家庭先后被授予“感动济阳人物”“济南市第四届道德模范”“山东省最美母亲家庭”“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和“全国最美家庭”等称号。

尽管背负着家庭的重担,万兰英仍然不忘将温暖传递给更多的人。80岁的邻居老太太李桂荣一直牵动着她的心。李桂荣是他们家一位远房婶子,两个女儿都不在身边。万兰英对丈夫刘学德说:“对门对户的婶子,跟亲妈有啥两样?咱辛苦点,让她有个幸福晚年,咱也幸福不是?”这一“幸福”就是15年,万兰英的模范行动影响了身边的人。

李桂荣和患有心脏病的丈夫种地的时候,耕、种、浇、打、收,全由万兰英两口代劳。后来,李桂荣的丈夫去世,地包出去了,孤身一人的李桂荣生活多有不便。每当电灯断电、灯泡坏了、机井不上水、煤气灶出了故障时,刘学德便及时给她修好。有时外出跑车或做小生意,他就回来后夜里打着手电加班维修。为了避免老人雨雪天滑倒,万兰英和丈夫帮她铺设了院落地面。下雪了,就给老人扫净院落和门前道路。万兰英曾经跟李桂荣商量,为了方便照顾,将老人接到自己家住。可老人怕给她添更多麻烦,说什么也不同意。万兰英就常常跑去帮老人洗衣服、拆被罩、清扫室内外卫生。更多的是陪老人拉拉呱,以解其孤独寂寞。每次买菜,她也会给老人买上一捆,割了自己家的韭菜也及时送去。蒸了新馒头、做了菜包子、炖个鸡鸭鱼肉,也一定给老人送上一些。用李桂荣的话说:“俺兰英闺女待俺和她亲妈一样亲啊!”(本报记者 刘晓群 通讯员 冉庆亮)

两个儿媳﹃抢﹄瘫痪婆婆

牛彩云是章丘区相公庄街道南王村村民,今年92岁,2015年秋天她突发脑溢血,双腿失去知觉,大小便不能自理。瘫痪近两年,她身上没有一块褥疮,因为饮食起居照顾得周到,健康状况一直很好,每天都干干净净,身上没有一点异味。大家都说,这多亏了她的好儿媳顾宗荣和程春玲。

牛彩云共有7个儿女,大儿子和二儿子都没有成家,自己生活。大女儿已经去世,二女儿几年前做了心脏搭桥手术,身体一直不太好。小女婿两年前得了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小女儿需要常年在家照顾他。照顾老人的重担都落在了三儿媳顾宗荣和四儿媳程春玲身上。虽然儿女们都不富裕,两个儿媳还要忙于农活和各种家务,但是老人仍然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有一次,老人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不能说话了,儿女们都很着急。顾宗荣看望完老人打算回家时,发现老人用手招呼她,就询问老人是不是要回自己家。看到老人点头后,顾宗荣立马回家在有暖气的房间里给老人准备好床铺,按照老人的意思把她接了回来。怕老人有意外,顾宗荣整宿跟老人睡在一块儿,尽心尽力地照顾。那段时间老人状况不太好,近半个月没有大便。顾宗荣不放心,每天都趴在老人肚子上听,听到有咕噜的肠鸣声才稍微放心。看到老人还是不能排便,她又去给老人买了药,让老人排了便。其间,程春玲也经常带些包子、馄饨过去探望,帮着一块照顾。

顾宗荣平时种大棚,收获了蔬菜还要赶集去卖,有时中午不能按时赶回来伺候老人吃饭。为了让老人午饭营养跟得上,就特意给老人蒸上一锅包子,保证老人菜、肉和面食都能吃上。平时到大棚里忙碌的时候,担心老人自己在家摔下床来,她就买了个小车,推着老人一块去大棚,既照顾了老人,也让老人有机会出来逛逛解闷。

程春玲也是有名的孝顺。她的娘家妈瘫痪在床,娘家无人能照顾,她把老人接到自己家,一照顾就是3年,直到老人去世。程春玲话不多,任劳任怨。儿子、老公每天都在附近的小厂子里干活,她除了得忙地里的农活,还得干家务,帮儿媳照顾刚出生不久的小孙子,一天到晚没一点清闲。但是她并没有因为忙碌而疏于照顾老人。老人的一日三餐,热汤热水,有荤有素,老人的衣服每天都干干净净。她经常给老人洗澡洗头,老人身上没有一点异味。老人的二女儿看着两个弟媳如此操劳,很是心疼,想要把老人接回自己家里照顾一阵子,但是两个弟媳都不同意,觉得二姐身体不好,老人也不宜离家,执意自己来照顾。周围的邻居都对两个人称赞不已,有的邻居还主动给媒体打电话,希望两位好儿媳的事迹能够得到宣扬。

(本报记者 刘晓群通讯员 刘俊美)

志愿服务两万小时的老楼长

“社区如同一个大家庭,人人需要爱和被爱。”1942年出生的赵秀英,退休后住在槐荫区裕园北区14号楼,并担任楼长。她退而不休,常常说,“我做事不求惊天动地,但求脚踏实地。”她在社区里找到了发挥余热的舞台。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是赵秀英晚年坚守的信条。多年来,她积极参加社区各项公益活动,为救助困难家庭尽一臂之力,持续多年为社区爱心超市和基金捐物捐款。

社区困难户王桂英老人拉扯着两个30多岁的残疾儿女,毫无经济来源,仅靠低保度日。得知此事后,赵秀英每年年关之前送去钱物食品,令王桂英感激万分。每每见到赵秀英,老人都眼含热泪相拥,并经常夸赞:“没有社区照顾,没有赵大姐帮助,俺三口真不知道咋办……”赵秀英却说:“我只是尽了一点微不足道的义务,能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自己也无比欣慰。”

在社区这个温暖大家庭的感召下,王桂英也尽己所能经常向社区爱心基金捐款,尽管数额不多,却传递着

一股大爱。

赵秀英从身边小事做起,社区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动,她身先士卒,无一不亲力亲为,即便有时身体不好,也绝不落下。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大家开始慢慢地理解、支持并参与进来。“人生在世,行善为上”,赵秀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救助困难家庭,她慷慨解囊向社区救助基金捐善款近万元、捐物近百件。她为社区志愿服务15年,“金点子议事会”有她,党员值班有她,环境治理有她……她志愿服务付出的时间约达两万小时,多次荣获社区“爱心大使”“优秀社区志愿者”“优秀党员”“公益之星”“社区志愿者楷模终身荣誉奖”等称号,其家庭也先后获得区、市、省级“文明家庭”荣誉。

在社区文体活动上,赵秀英同样成绩非凡。她自己写小品、快板、歌曲,自编自导自演了诸多文艺节目,赞颂真善美,弘扬正能量,受到广泛好评。《楼道革命唱一唱》《裕园社区就是好》《我们都爱这个

家》《志愿者之歌》《逛裕园》《逛逛新槐荫》《昨天、今天、明天》等20余个作品在社区内外引起较大反响。如今,赵秀英搬了家,但她还心系裕园社区,经常参加社区值班和有关活动。她负责“槐花香创作

组”的工作,搜集素材、布置工作、督促进度、总结交流……严肃认真的作风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大家都说,赵秀英把自己美好的晚年时光,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裕园社区。

(本报记者 刘晓群通讯员 刘婷)

新闻推荐

节后春风起 密织就业服务网

招聘会现场(黄智义摄)张明伟与陈红在仙乐园农场。(冯经伟摄)春节过后,招聘、求职高峰如期而至,各地开展的一场场就业招聘会在节后送上“大礼包”,为求职者奉上岗位“大餐”。就业持续、...

济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