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无偿授艺 只为剪纸文化不凋零 最好的永远是下一幅
本报记者赵豫摄影记者李姣
一张大红彩纸、一把普通剪刀、款式各异却有着同样吉祥寓意的窗花,五岁那年,一幅幅带有年代特色的剪纸作品映入张跃广眼中,让他与剪纸结下了不解之缘。从1986年至今,张跃广与彩纸、剪刀互相磨合、不断了解、相互成就。如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张跃广最担心的就是“传承”。
精技艺通民俗,潜心研究30年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5岁的张跃广对镂空窗花产生了兴趣,那时候的他并不懂什么叫剪纸,只知道每逢节庆,家里的老人都会用剪刀在红纸上剪出各种图案贴在门窗上,十分喜庆。张跃广的画画天赋从小学开始显现,对于美术课,他一直有着饱满的热情,虽然对剪纸一窍不通,但张跃广一直细心观察,在他看来,美术和剪纸有很多相通之处。
18岁那年,张跃广顺利参加工作,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考试进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工作压力很大,没有时间和精力发展自己的爱好,但他依然坚持参与和美术相关的工作。“我在很多岗位呆过,车间、人事管理、办公室,刚开始很忙,没有时间研究,但是我一直在学美术,经常办宣传栏。后来进入办公室,工作也轻松了很多。”张跃广回忆,只要出差,他就会去当地寻找剪纸名人请教,去过福建、浙江、安徽、山西、陕西、青岛、潍坊等地学习,直到1986年,他才真正开始从事剪纸一行。
牡丹代表花开富贵、五只蝙蝠代表五福同享、荷花代表百年好合……这些常见剪纸元素的吉祥含义早已熟稔于张跃广心里。如今,张跃广做剪纸已经30多年,前15年是积累经验,除了研究专业技法,还要学习传统文化,掌握历史知识,通晓民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剪纸内涵,创作新的作品。“后15年才是灵感迸发期,到现在为止,我创作的剪纸作品已有400多幅。”张跃广说,他至今仍在收集素材,努力创作。
勤创新谋传承 收徒4000余人,盼更多人坚守
精致的窗花、古色古香的山水画、富有故事性的“红色”长卷……在张跃广家的客厅内,挂满了他的剪纸作品,赏心悦目。其中,长8米、宽0.45米的《清明上河图》十分壮观。张跃广告诉记者,《清明上河图》创作于10年前,花费了约4个月的时间,每天工作10个小时。“我的习惯是工作到凌晨两点,坚持15年了,每天如此。因为夜晚比较安静,好发挥,也能静下心来。”
学会剪纸很容易,但真正坚持创作传承的人却寥寥无几。采访过程中,张跃广告诉记者,剪纸最难的就是坚守,技艺好学,但要做精、创新确实不易。“我们做剪纸要精益求精,最难的是设计,要明确作品寓意,想要达到的效果。过程枯燥,但当制作成功,得到认可后,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当记者问起最满意的作品时,张跃广笑着表示还未出现,在他看来,最好的永远是下一幅。目前,张跃广正在为建党一百周年做准备,他已经构思出一系列作品,刚刚完成其中的一幅,名为《江山多娇》。
作为“非遗”传承人,张跃广一直心系剪纸传承。从2010年开始,他就提出了大力宣传、进校园传承的想法。随后,与济阳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联合开展进社区、暑期授课活动,反响很好。济阳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还专门为他在中心留出了工作室,方便传授技艺。至今,张跃广已收徒4000余人,其中大学生2000余人,但坚守下来的只有两人。
为了将剪纸技艺传承下去,提升社会各界对剪纸的关注度,除了收徒授艺,张跃广还会免费发放剪纸作品,每年春节都沿街为环卫工人和小区保安送窗花,从2016年开始,到现在已经发了两万多幅。谈及2018年的愿望,张跃广说:“我希望一年内收徒100人,重要的是能有更多人坚守这门手艺。”
一刀一剪
巨幅作品
现场创作
新闻推荐
□周媛2018年元月,三九的一天,我们一行冒着严寒,专程来到阎良区武屯镇,寻访一代儒医武之望先生的足迹。中国医药学堪称一座宝库,其学术源远流长,发展至明清时期,已日臻成熟,出现了门派林立、...
济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