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帆船渡轮到隧道轨交“上天入地”过河时代开启
12月1日,56岁的建邦黄河大桥管理处监控室主任李希伦盯着监控屏幕上过往车流,又开始了新的一天。就在这一天,在泺口浮桥以北不到2公里的309国道东侧工地,济南筹划了12年的穿黄隧道正式开工。见证过摆渡过河、大桥过河并参与建设过浮桥的李希伦,和700万济南人一起迎来隧道穿黄、轨交跨黄的立体过河交通时代。
摆渡过河
从木帆船到渡轮黄河两岸摆渡百余年
千里万里春草色,黄河东流流不息。
时已入冬,站在泺口浮桥边,已感受不到诗人笔下的春草盛景,但见河水缓缓东流,诉说着古往今来的无数沧桑故事。
历史上黄河本不流经济南。据《汉书》记载,“河决于馆陶,泛滥兖、豫,入平原、济南……”这是黄河与济南发生关联较早的文字记录。到了西汉末,频繁的水患开始延及济南地区。1855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漫决,改变了河道流向。据史料记载,当时黄河并无固定河道,后来漫流地区整饬堤防,河水才被锁定在固定河道,并汇入济南北部大清河道,水量大时,下游两岸无不饱受水患。日积月累,随着输入河道的泥沙迅速增大,河道淤积,河床不断淤高。在十九世纪末,黄河逐渐成为“地上悬河”,济南河段水患频频,遂有“无岁不决,无岁不数决”一说。
即使边决口边筑堤,黄河还是不走“寻常路”,过上一段时间又趟条新道。李希伦的老家济阳县时圈村,早些年还是在河南岸,后来河道更改,又把村子“带”到了北岸,村里的土地除了被黄河占去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留在了黄河以南。上个世纪70年代,李希伦还是个中学生,闲暇时常跟随村民坐木帆船渡过黄河去收种。“记得那时村里的木头船不大,摆渡过河漂浮不定,坐在船上还有害怕的感觉。”如今回想起来,仍令李希伦欷歔不已。
1980年,李希伦高中毕业,考取了黄河水利学校,要到济南坐火车到河南开封上学,那是他第一次来到泺口渡口。当年,这里是跨河交通最发达的渡口,摆渡轮在南北两岸间穿梭。泺口原是大清河上的一个重要码头,黄河改道后,又成为黄河下游沿岸重要码头,自此成为济南北郊门户。及至济南开埠后,形成了北泺口、南胶济的水陆两大通道。上世纪80年代以前,泺口渡口是北岸齐河、济阳群众进出济南最主要的通道。那时,河北岸地区的桑梓店、大桥街道隶属齐河县,济阳县隶属德州地区。
时至今日,李希伦对乘坐“机器大铁船”记忆犹新的是平稳、便捷。彼时刚刚改革开放,摆渡船上进济南的农民,有提着鸡鸭的,有背着花生、地瓜的,脸上满是进城的兴奋。从济阳开往济南的公交车一上摆渡船,就要人车分离,所有摆渡乘客都露天站在船上,接受风吹雨淋。通常10分钟,摆渡船就从岸的一边靠到另一边,踏上济南的堤岸,开启了李希伦与黄河新的交集。
众桥竞渡
从百年铁桥到各种大小桥跨黄选择越来越多
泺口下游不远处,即是泺口黄河铁路大桥,11月29日是它建成启用105周年纪念日。这座黄河上唯一一座有百年历史的铁路大桥,仍承担着客运任务,堪称奇迹。历史上,黄河铁路大桥被炸毁过、曾停运过,还曾差点和济南老火车站一样被拆掉,幸运的是最终保留下来,成了见证济南历史的国宝级文物。
铁路大桥矗立百余年,但要说真正方便黄河两岸人民往来的还是济南黄河公路大桥。就在1983年,毕业后分配至济阳黄河河务局,李希伦第一次踏上刚刚通车一年的黄河公路大桥。“感觉大桥又大又宽,走起来特别平坦,从小长在黄河边,还是第一次从桥上欣赏黄河两岸风景。”那一次,全长2022米的大桥,李希伦带着新鲜感,走了半个多小时。
桥通路顺。黄河公路大桥让济南告别了摆渡过河的历史。从此,“李希伦们”往来两岸不用再绕道泺口渡口,从刚开始步行、骑自行车过桥,慢慢地小汽车过桥越来越多,济阳和济南的距离从未有过这么近便。
突破黄河天堑,大桥跨黄只是迈出第一步。随着黄河两岸往来日渐密切,黄河公路大桥交通压力渐大,从1988年开始,沿黄济南境内陆续架设浮桥,成为辅助跨黄的新交通方式。在干了工程测量工作十几年后,2000年10月李希伦被调到西外环浮桥建设工地,从一名治黄工作者转身成为跨黄通道建设者,接着在浮桥通车后,又成为浮桥的维护保养者。
2011年,在建邦黄河大桥正式通车后,西外环浮桥结束了跨黄通道的历史使命,成为济南境内第一座被拆除的浮桥。而在沿黄济南境内183公里河段上,济南黄河公路大桥、青银高速黄河大桥、济阳黄河公路大桥、平阴黄河大桥、京台高速大桥、建邦黄河大桥,即将通车的济齐黄河公路大桥、长清黄河大桥,在建的石济客专公铁两用桥,加上现有19座浮桥,黄河上众桥竞渡,如疾速奔驰的火车带济南奔向“黄河时代”。立体跨黄
地下穿黄隧道开工三桥规划轨交过河
见证了跨黄交通几十年变迁,如今已是高级工程师的李希伦最大的感触就是过河通道选择越来越多,两岸往来越来越便利了。而就在昨天,在鹊山以西的309国道附近,穿黄隧道工程现场大型设备开始作业,济南人盼了12年之久的穿黄隧道开足马力,驶上了北跨的快车道。
与跨黄大桥建设相比,穿黄隧道几经浮沉。从2005年提出规划设想到2012年搁浅,再到2015年启动济南穿黄隧道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招标公告,直至今年4月市两会上提出年底前启动穿黄隧道在内的“三桥一隧”工程,时间一晃过去了12年。在济南2600年的建城史中,黄河改道济南162年,济南人跨黄交通的历史超过了100年,而今穿黄隧道堪称济南“第一隧”。
在“三桥一隧”规划中,新添了轨交过河元素:穿黄隧道有M2线,时速80公里的地铁,分分钟实现跨黄;齐鲁大桥、新扩建黄河一桥、凤凰路大桥都设计轨交同步跨黄功能。这样一来,济南跨黄通道将呈现空中公路、河面浮桥、轨交跨黄、隧道穿黄的立体式过河。“放到30多年前,这都是想不到也不敢想的事情。”对于未来“上天入地”跨黄,李希伦充满了期待。
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情研究所所长、教授冯雷早在多年前就呼吁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建邦黄河大桥、济南黄河公路大桥、济阳黄河大桥免费过河,并尽快启动济泺路穿黄隧道建设。如今免费过河通道已然实现,穿黄隧道进入开工阶段,冯雷又进一步建议,利用“携河发展”、全力打造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契机,以区域聚焦破解交通瓶颈制约,借鉴外地经验,在谋划桥梁建设的同时,谋划桥梁运营模式的选择,实现产业、城区、基础设施的共同推进,促进济南与德州、聊城、滨州等周边城市的全面交融,进而融接京津冀。(记者罗晓飞)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记者从济阳街道安监办了解到,该街道昨日开展了冬季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并对冬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进行了部署。同时,该部门将突出重点领域、把握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我们将以...
济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