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济北开发区“服务型审批”透视——济阳县推动济北开发区全面深化改革系列报道之二

济南日报 2017-08-16 12:12 大字

7月底,距济阳县济北开发区改革大幕拉开已有两个月。就在不久前,一次仅用57天完成的从项目签约到开工过程,成为“扩区强权”改革成效的最佳代言。

当今,“放管服”改革正在全国多个地市不断推向纵深,而在济北开发区深化改革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的“服务型审批”模式正成为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这种模式令审批过程发生了哪些变化?改革后,审批提速的秘诀又在哪里?对此,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一章审批多个手续可在一个平台办理

7月26日下午,在济北开发区审批服务大厅,住建审批窗口工作人员孙学超正忙着为一家企业办理发放规划许可证所需的手续。在来到济北开发区之前,他已在县住建委负责审批工作多年。

改革启动后,对于项目的审批和管理,除国家和省、市明确规定外,所有县级行政审批和管理权限将全部分批次下放至济北开发区。截至目前,首批下放事项共涉及发改、住建等4个县直部门的52项审批权限。

在孙学超看来,权限下放后,给企业带来的便利不仅仅是多个手续都可在同一平台办理,还包括“只盖一个济北开发区的审批章”以及他和同事们“都有多年经验,知道怎样帮企业填报资料”。

“容缺办理”从“权力”到服务的转变

“之前办审批手续是职能部门的权力,可谓管制型审批;审批权下放后,审批就是我们服务企业的过程,这是一种服务型的审批。”对于改革后最为显著的变化,济北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长军一语中的。

“项目落地与我无关,整理材料发现缺少立即要求企业回去补,审批者就闲下来了,这就是典型的管理者姿态。”济北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庶森说,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济北开发区推出了“容缺办理”制度。项目签约后,济北开发区就会对开工前办理手续所需的材料一次性告知企业,在此基础上,允许项目在主要条件具备、次要条件欠缺的情况下实行“边审批边补缺”。

此前客商前来投资时,每办理一项手续都要求委托人签字,企业委托人需要多次前来。而现在,在发证过程中,企业不一定派人亲自来领,可由济北开发区暂时代为保管。“企业等全部手续办完来一次就好”,济北开发区综合服务部部长赵廷军说。

审核前置全程参与服务 提升审批效率

对于一个项目而言,要发放一张土地证,离不开对立项手续、环评报告等材料的审核。据了解,所谓手续代办,主要就是指对这些手续的办理。有业内人士透露,前置手续办理速度慢成为审批慢的主要原因。

前段时间,刚刚签约的济北智造小镇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了57天,速度之快令人称奇。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在济北智造小镇正式签约前,济北开发区已经开展了一次“模拟预审”,对哪些环节可以压茬同步、哪些手续可以提前准备了如指掌。在济北智造小镇土地挂牌的30天内,济北开发区先后准备了立项、评估报告等关键手续,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批准证书公示期结束后,立即办理了税收等手续,在3天内完成了颁发土地证的所有手续。

在赵廷军看来,一方面对施工许可证办理、招标备案等审批事项压茬进行、并联办理省去了各环节间的衔接时间。“我们的工作量不仅没减少,反而增加了,我们缩短的是程序之间的衔接。”

另一方面,前置服务与前置审核,也成为审批提速的重要原因,“从项目签约就着手帮企业准备材料,提前介入自然缩短了前期准备的时间”。

据了解,此前企业上交材料后,审批人员需从头梳理材料,一旦发现格式不正确,就需要停下来修改。而现在,济北开发区工作人员在全程参与材料准备的过程中就提前完成了对内容的审查,“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已经得到确认,后期审核时间自然大大压缩。” (本报记者 王宝静)

新闻推荐

济阳曲堤机关干部借力网络帮着贫困村卖鸭蛋

有人用微信群聊天,他用微信群扶贫;有人用朋友圈晒自拍,他们用朋友圈卖鸭蛋。清晨五点,像平时一样,济阳县农商银行驻曲堤镇闫家村“第一书记”魏法民拿出手机在朋友圈推送了一条消息:“曲堤...

济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