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窝子”到高楼大厦

甘肃经济日报 2019-10-09 00:51 大字

(接1版)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逐步将平房和“鸡窝楼”甩到历史潮流的末端,成为寄于高楼大厦之下的棚户区,与这座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格格不入,棚户区落后的生活条件、残缺的基础设施、脏乱的环境卫生也成了老百姓日常诟病的话题。搬离、拆迁棚户区成为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的迫切愿望。

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期盼,就是党和政府的奋斗目标。2015年9月15日,嘉峪关市棚户区改造动员大会召开,一场史无前例的棚改攻坚战拉开序幕。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金融支持、滚动发展”的运作模式,采取“上级支持一些、财政补一些、银行贷一些、企业垫一些、居民拿一些”的筹资途径,坚持“先补偿后拆迁、原地安置为主、异地安置为辅、先规划后建设”的工作方式,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进程,努力实现全市棚户区居民从“忧居”变“宜居”的总体目标。

从2015年开始三年以来,嘉峪关市10171户居民实现了“以危换安、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的“新居梦”,彻底改变了棚户区居民的生活环境,也改善了城市面貌。一座座新建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矗立戈壁钢城,一张张乔迁新居的笑脸如花般绽放……雄关大地随处可见欢乐和谐的场景。

在推进棚户区改造的同时,嘉峪关市立足实际,听取民意,不断加快涉及31014户居民的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截至去年,全市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9.5平方米,住有所居、住有优居、住有美居的目标正在变成现实。

曾是酒钢职工的方祖宽老人,从住了几十年的平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他逢人就夸党的政策好。“苦了一辈子,住了几十年的平房,老了能搬进新楼房,享福啦!没有党的好政策,哪有我们这一辈人的福气?我这辈子,最念的就是党的恩情。”方祖宽老人的心里话,代表了老百姓的普遍心声。“如果没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就不会有今天的发展,如果没有棚户区改造的好政策,许多人或许一辈子都买不起一套房子。党和政府给我们好政策,下决心改造棚户区,又出台征迁的优惠方案,一套房子没花几个钱就拿到手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嘉峪关市不断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用人民美好生活的尺子去丈量每一件民生实事的落实,把人民的幸福感塑造成一座座丰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嘉峪关这座新型现代化工业旅游城市,正以崭新的姿态,阔步迈向未来。

新闻推荐

聚焦嘉峪关系列报道之三 从“地窝子”到高楼大厦 嘉峪关市人居住房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李春燕通讯员李多进高楼林立,鳞次栉比,住有优居,住有美居。在河西走廊的祁连山腹地,被誉为“西部明珠”的嘉峪关...

嘉峪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嘉峪关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