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提质效响鼓重锤保成色 嘉峪关市因地制宜促农业增收农民致富

嘉峪关日报 2019-04-02 09:26 大字

本报记者 杨亮

“2019年度嘉峪关市农业农村工作的目标是完成农业增加值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左右。”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焦多宏如是说。

定目标就是聚动力;完目标就是展才干。

2018年,嘉峪关市完成农业增加值3.98亿元,较上年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91元,较上年增长8.4%。

成绩有目共睹,而奋斗之路依然多艰。

嘉峪关市农业产业层次较低,带动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缺乏;城乡公共设施建设不平衡,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明显;乡村振兴任务繁重、时间紧迫,但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

直面问题,对症下药,农业增收的渠道才能一一打通,农民致富的路子才会越走越宽。

“今年我们将继续完善‘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全力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效益。”镜铁区区委书记邓拜仓说。

在嘉峪关市,仅镜铁区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92家,可“优、强、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不多。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今年嘉峪关市将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5-10个,扶持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个,加大龙头企业引进和培育力度,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资源、示范带动的作用。

可有了龙头企业,并不意味着农民的增收就可以一劳永逸。没有产业做支撑,尤其是没有响当当的“品牌”助阵,农民增收的潜力是迸发不出来的。

在长城区,经过长期的培育和包装营销,野麻湾的西瓜、泥沟村的胡萝卜、中沟村的特色制种名气日盛,一到成熟季节,产品颇为抢手。

“按照立足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精品高效特色农业的思路,我们长城区将依托三大支柱产业的优势,鼓励农民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方式,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持续放大特色产业的品牌效应。”长城区区委书记刘长发说。

靠农业吃饭,单靠从土里刨食,种出一堆“大路货”,是绝对富不起来的。对嘉峪关市来说,走“新、特、精、优”的路子,有条件,也有资源。

条件是海拔高、光照足、温差大,资源是有镜铁区戈壁农业示范园、酒钢宏丰戈壁农业示范区、新城镇野麻湾高新农业示范园等示范园作支撑。

可如何把示范园做精、做细、做成产业,对嘉峪关市来说,把“秀美的田园”嫁接到旅游上无疑是明智之举。

所以,2019年嘉峪关市将在做精绿色食品、反季果蔬、高效制种、优良畜禽等产业方面下苦功、出实招,大力发展果蔬采摘、旅游观光农业。

可单纯地依靠几个示范园,农民的腰包能鼓起来吗?答案一目了然。没有“千村美丽”,何谈“万人来游”?

“培育发展以田园风光为韵、村落民宅为形、生态农业为基的乡村旅游,嘉峪关市将全面启动6个特色旅游示范点和田园综合体建设,积极开发农业观光、生态体验、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等多业态旅游产品。”焦多宏说。

发展多业态的旅游产品,让雄关区找到了“发力点”。

3月1日,雄关区农村“小家禽、小庭院、小作坊、小手工、小买卖”“五小”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训班正式开班,让不少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在嘉峪关市,与镜铁区、长城区相比,雄关区的土地比较“薄”,可农民增收致富的意愿却十分强烈,在雄关区一班人看来,念好“关城精”就抓住了致富的“命根子”。

事实也证明,依托关城景区,2018年,峪泉镇20户农家乐实现营业收入370余万元;13户农家旅馆实现营业收入70余万元。

可小康是全面的小康,一个都不能少啊。

“在雄关区,为村民开展风雨雕驼绒画旅游工艺品制作、乡村旅游文化礼仪、地方特色文化民俗、锅盔特色美食制作、客房服务及菜品搭配、芨芨草编织技艺、特色剪纸技艺等培训,通过合作社的形式把分散的农户和资源集聚起来,进而做大产业、做强品牌,这样,峪泉镇的农民才能真正吃上‘关城饭’,也才能真正富起来。”雄关区区委书记刘光胜说。

新闻推荐

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开展粮油市场执法检查

本报讯(记者米开石通讯员赵燕琴)近日,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开展了粮油市场执法检查。此次检查,重点从经营户的粮油产品质量、生...

嘉峪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嘉峪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