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诗话 ●周大成

嘉峪关日报 2018-11-20 09:45 大字

(四十一)

●周大成

出关作

洪亮吉

半生踪迹未曾闲,五岳游完鬓乍斑。

却出长城万余里,东西南北尽天山。

嘉峪关

洪亮吉

瀚海亦已穷,关门忽高矗。

风沙东南驱,到此势已缩。

侯门余数骑,骏足植如木。

风递管钥声,岩高忽然拓。

城垣金碧丽,始见瓦作屋。

羌回风畛域,中外此枢轴。

晓日上北楼,长城莽遥瞩。

平衢驰若砥,雪岭俯如伏。

天形界西域,地势极南服。

数折向郭东,泉清手堪掬。

尤惭关令尹,来往饷刍牧。

驻马官道旁,生还庆僮仆。

《出关作》和《入嘉峪关》两首诗分别为洪亮吉被遣戍新疆伊犁西行出嘉峪关时所作和被赦还返乡东归经过嘉峪关时所作。

洪亮吉(公元1746—1809)清代著名学者、文字学者、经济学者。字君直,一字稚从,号北江,江苏阳湖(今江苏武进)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乾隆死后参加《高宗实录》的编写。他通经史和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及地理学,诗文颇负时誉,不少作品不同程度暴露了当时的腐朽政治和社会危机。

嘉庆四年(1799年)洪亮吉上书言事、大胆批评朝政,其中有“亮吉以为励精图治当一法祖宗初政之勤,而尚未尽法也;用人行政当一改权臣当国之时,而尚未尽改也;风俗则日趋卑下,赏罚则仍不严明,言路则似通而未通,吏治则欲肃而未肃”等等。这些尖锐的言词震怒了嘉庆皇帝,但因洪亮吉是知名学者,进谏之言也不无道理,嘉庆免其死罪将他遣戍新疆伊犁。1800年,嘉庆皇帝怕担当拒谏饰非之名,在大臣面前公布了洪亮吉的上书并加以肯定,同时下令释放洪亮吉回原籍。洪亮吉到达伊犁不过百日即被赦还,因而更名“更生居士”,意谓重获新生之意。

《出关作》写洪亮吉因直谏被遣戍伊犁的怨愤之情。《清史稿》卷365中记载;“未及期诏曰:‘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即有,亦论官吏常事,而于君德民隐休戚相关之实,绝无言者。’……即传谕伊犁将军释亮回原籍”。“亮吉至戍甫百日而赦还”。《清史稿》的这段文字,清楚不过地揭示了洪亮吉的功过是非和嘉庆皇帝提前释放他的原因。联系到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而遭放逐的下场,同是忧国忧民之士,性格耿介的洪亮吉因直谏无辜被遣戍万里之遥的伊犁,其内心的怨愤和受到刺激与打击之深可以想见。

诗人在诗的前两句先叙写自己大半生游历祖国山河、了解人生和社会的情况。后两句则笔锋一转,谁料到因直言触怒了皇上,被流放到万里以外的长城以远,今后自己所处的境遇,就好像四面都被树起了高不可越的天山,处在失去自由难以返乡的大牢笼中。寥寥数语,诗人的一腔怨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中虽无一字言“怨”,但字字是怨,比之直言怨愤更显得深沉厚重。

《入嘉峪关》表现诗人遇赦归来的喜悦。诗分两层。前十二句为第一层,写诗人和护送人员乘马入关的情景。诗中说,归来的路上,浩瀚的戈壁到此已是尽头,强劲的朔风到此也威势大减,眼前突然出现了高耸的关城。在关下稍事休息,等待守关士卒开启关门,随后进入了关城。嘉峪关雄伟壮观,金碧辉煌,与归来路上看到的一些简陋房屋相比,别有一番天地。嘉峪关地处西陲要塞,是通向西域的咽喉,从地域上隔开了内地和边疆的范围。

后十二句描写嘉峪关周围的形势和独特的胜景。诗人登上关楼远眺,只见长城像巨蟒在苍茫的旷野上蜿蜒伸展到远方,关下杳远的官道上车疾马驰,祁连山匍匐在关下屈身俯首,这天然的形势自成内地与西域的分野。从城郭向东几经曲折,可见清澈的泉水,这可贵的戈壁甘露令行旅之人分外惊羡,不由纷纷捧起痛饮。末尾四句述怀,诗人感慨于关令尹热情地为东西往来的刍牧之人供给饮食,感到由衷的赞叹,并庆喜于帮助自己在逆境中生还的僮仆,全诗在言有尽而蕴意深长中结束,使人触感不已。

新闻推荐

冒充军人诈骗男子获刑4年

11月13日下午,嘉峪关市城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了被告人谢某冒充军人实施诈骗一案,一审以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

嘉峪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嘉峪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