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惠企便民理念 提升法律服务质效——市司法局深化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 朱玲
本报记者 朱玲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近年来,市司法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惠企便民理念,以推动司法体制改革为重点,不断提升司法行政服务效能,为推动全市重点领域改革和高质量转型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深化简政便民,提高“放”的精准度
全面承接下放的行政职权,持续做好简政放权工作。制订行政职权承接方案,做好司法鉴定机构法定代表人、机构负责人变更,司法鉴定机构组织形式、依托单位、名称变更,司法鉴定机构印章刻制缴销,司法鉴定人执业机构变更等4项管理职权的承接, 有效避免了权力运行的“真空期”。
建立健全权责清单,逐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2018年对司法行政系统政务服务行政权力事项、公共服务事项和便民服务事项的权责清单进行了全面梳理,并经审改办审核后已通过网站向社会进行公布,为企业和市民办理服务事项提供了便利。
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进一步明确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的办理条件、办理材料、办理流程,简化优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和变更执业核准等行政审批流程,取消证明材料3项,压缩审批时限三分之二,审批工作10个工作日内办结。同时,减少其他行政事项和法律援助、公证服务、公共服务事项不必要的证明材料,凡是能通过政府部门内部查询或者其他材料印证的证明材料,一律取消。基层法律服务所执业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已由基层法律服务所执业证替代,实现“多证合一”。
加强放管结合,增强“管”的规范性
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制定了市司法局关于加快推行法律服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抽查工作细则以及2018年度嘉峪关市法律服务双随机抽查工作计划,并录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甘肃系统。建立健全了“两单两库一细则一平台”抽查机制,不断调整完善法律服务“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查对象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库、抽查工作计划任务库,提高随机抽查在检查工作中的比重。
突出案件质量监管。按照案卷评查活动要求,将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司法鉴定案卷列入评查范围,对案件办理过程中有关法律适用是否准确、法律程序是否合法、案件受理是否规范、案卷材料是否齐全、案件办理是否公平公正等内容进行重点评查。对存在的问题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
进一步创新管理模式。强化窗口服务,制定公证、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办事指南,明确“便民”事项办理流程、服务内容和注意事项,为当事人办理业务提供精准指引。完善咨询答复机制,公开咨询电话和网上咨询路径,及时回复当事人咨询,扩大网络咨询的覆盖面。强化公证、法律援助等窗口单位的监督管理,在窗口单位通过公布监督电话、设置意见簿、意见箱等方式畅通监督评价渠道,加强与群众的联系。
坚持法治惠民,提升“服”的满意度
“只跑一次”举措落地。市公证处公布了畅通咨询答复渠道,增强服务的准确性、优化流程的合理性等49项便民举措,推行“告知+承诺”的方式,全力打造特色公证服务品牌。
法律援助服务品质提升。市法律援助中心进一步畅通法律援助的申请渠道,扩大了援助覆盖面,打造心系农民工服务条件“零”审查、勇于担当服务受理“零”推诿、方便群众服务方式“零”距离、提高效率服务事项“零”积压、工作到位服务质量“零”投诉的“五零服务”工作模式,让法律援助工作更加便民惠民。
公共法律服务便民提速。全力打造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布局合理、运行有序、服务优良的“3711”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0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37个,形成了集综合性与专业性为一体的“窗口化、超市化、一站式、全覆盖”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实现市、镇、社区(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行“农村家庭法律顾问”工作,全市76名律师与17个行政村的6196户村民实现了结对。通过发放家庭法律顾问联络卡、建立法律服务微信群等多种方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互联网+法律”服务大力推进。利用“嘉峪关市司法局网站”“嘉峪关市司法局微信”“嘉峪关普法汇”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司法行政工作动态、典型案例和法律法规解读等,实现信息定期推送、资源共享共用,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向基层延伸,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等在线服务。
新闻推荐
本报讯(郑海燕)今年以来,镜铁区迎宾社区党委立足实际情况,创新了“12345”党建工作模式,通过党委统领、支部引领、党员带领,有...
嘉峪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嘉峪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