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全域无垃圾 社区更美丽

嘉峪关日报 2018-01-08 09:09 大字

康玲玲

嘉峪关市开展“全域全城无垃圾”创建行动以来,长城区五一社区紧紧围绕“视线范围内无垃圾”的目标,突出重点,切实做到全方位、立体式、无死角、全领域的整治,努力构建管理有序、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的人文社区。

巩固成果 紧盯难点 持续发力

“最近这半年,我们小区的环境变得干净整洁了,往日的脏乱差现象没有了,人们的心情也好多了……”提起全域全城无垃圾和环境整治带来的变化,总能听到居民这样的赞叹声。五一社区地处嘉峪关市核心商业圈,环境综合治理以治“脏”为首要,为此,社区向沉积多年的垃圾、卫生死角宣战,集中开展环境卫生大清洁,按照门前“三包”卫生责任区域划分,全面清理区域堆存的垃圾、废弃物;对店外占道经营等各类行为进行联合整治。截至目前,共清理生活垃圾140吨,清理建筑垃圾285吨,整治卫生死角200余处,清理小广告9万余张,粉刷墙面6.4万平方米,查处违章建筑17处,整治占道摆摊经营225家,整治废品收购站1家,清理僵尸车76辆,划定停车位300个。营造出“垃圾不落地、天天要清理、人人有责任、个个是主人”的良好工作氛围。

完善机制 纵深推进 持之以恒

社区在巩固好无垃圾工作前一阶段打造成果的基础上,不松劲、不厌战,按照督察组通报的各类问题,认真对照检查,查找症结,落实各项整改措施,逐一进行销号,正在以良好的势头不断前进。通过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采取突出整治和强化日常管理相结合、环境卫生提质与居民素质提升相衔接的方式,加大巡查保洁力度,重点对网格的环境卫生、安全隐患、门前三包进行全面排查,深入各个沿街门点、背街小巷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并在每周五积极发动志愿者、组织辖区单位集中开展居住小区、街巷道路及公共区域周边环境卫生全面整治,扎实推进无垃圾工作常态化。

强化观念 密切关注 引领实践

社区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微信、QQ群及发放《致居民的倡议书》等层层发动,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辖区上下形成全民参与治理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共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悬挂横幅25条,宣传展板26块,开展集中宣传6场。同时积极开展限塑行动,提倡“重拎纸袋子、重提菜篮子”行动,制作手提环保袋500个,鼓励社会力量免费提供布袋、纸袋等购物袋,使群众逐步养成习惯,主动减少使用塑料袋,从而减少塑料垃圾产生量。

新闻推荐

激活富民新动能 补齐短板奔小康 ——嘉峪关市多措并举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水平

本报记者杨亮在嘉峪关的成长史上,工业始终独占鳌头。与工业的强势地位相比,农业始终处于弱势地位。然而,作为一个仅有30万人口的城市,面对2020年与全国一道步入小康,农业不强势崛起,农民不大幅增收,农村...

嘉峪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嘉峪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