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激活富民新动能 补齐短板奔小康 ——嘉峪关市多措并举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水平

嘉峪关日报 2018-01-04 09:48 大字

本报记者 杨亮

嘉峪关的成长史上,工业始终独占鳌头。与工业的强势地位相比,农业始终处于弱势地位。然而,作为一个仅有30万人口的城市,面对2020年与全国一道步入小康,农业不强势崛起,农民不大幅增收,农村不急剧变化,嘉峪关的小康就是不均衡的、不协调的、不完整的。

农村的小康,一个关键的评价词就是“城镇化”。对嘉峪关来说, “十二五”末,城镇化率就达到93.4%,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0.2个百分点,但是如此之高的城镇化率并不等同于嘉峪关市有如此之高的城乡一体化水平,在全面奔小康的征程中,嘉峪关的短板和软肋依然在农村。

“稳住农业农村这个‘基本盘\’,重农强农调子决不能变、力度决不能减。”嘉峪关深知,这就是破解小康短板的“中梗阻”。去年以来,为统筹城乡一体、补齐农村发展短板,嘉峪关市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夯实共享发展基础的着力点,全面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水平。

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方面,嘉峪关市充分利用戈壁资源,超前谋划,大力发展戈壁农业项目,全力推进戈壁现代农业示范园“一区六园”项目建设任务,以项目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蓄积农村发展新动能。

嘉峪关戈壁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就是激活富民产业新动能的“标杆”。项目占地面积5100亩,计划投资近9.4亿元,项目分为“连体片区”和“单体片区”,建设期限为3年。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2.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人均增收3万元以上。

保农业增效、促农民增收、助农村发展、补小康短板,对嘉峪关市来说,必须精准对焦,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用足优势,建特色村镇,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新格局,唯此,嘉峪关市的城镇化才会攒足后劲。

为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峪泉镇主要围绕国家建制镇示范试点,抓好以旅游产业带动为龙头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不断提升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文殊镇侧重抓好戈壁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新城镇重点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抓好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

以旅游产业带动为龙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小康社会补短板,峪泉镇的地理优势得天独厚,目前,以嘉峪关关城为中心,丝绸之路文化博览园、世界文化遗产公园、峪泉古街古镇、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旅游联接公路等关城大景区五大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未来,它将成为峪泉镇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依托。

培育非耕地设施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完善农业生产体系发展平台,培育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动能,构建乡村生态体系屏障,文殊镇依托财政补助资金和招商引资,累计投资1亿余元,倾力打造恒翔、丰源、新鑫等3个现代化农业发展平台,实现产值500余万元,带动农民就业800余人,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鼓励企业、农户、商家积极发展农家乐、农家旅馆共计53家,建成了林海生态度假中心和城市香巴拉-亚龙湾旅游景区,有效拓展了农民增收渠道。

育强特色农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新城镇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完善了以设施农业、特色制种、西甜瓜、沙地胡萝卜、洋葱等为主的支柱产业。围绕“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产业化、畜禽产品安全化”五项重点,逐步构建了现代畜牧业经济产业,农民增收基础不断夯实。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土地是关键。截至目前,嘉峪关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颁证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空间位置不清、权属不明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权利得到依法确认。至此,嘉峪关市全面推进农村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改革”,有序推进土地“三权分置”并行,加快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进程,推动宅基地在村集体流转和有偿退出,不断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激活农村各类要素潜力,盘活“沉睡”资产不断得到夯实。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只有不断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城里人和村里人的差距才会越来越小。近年来,嘉峪关市通过开展对口帮扶和一体化办学、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和培训,补齐了乡村教育短板;探索发展田园式休闲养老,将城市居家养老模式逐步向农村延伸。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全面实施“千村美丽、万村整洁”工程,开展城乡垃圾乱排乱放集中排查整治行动。

全面小康,近在眼前;农民梦圆,曙光已现。天地转,光阴迫,只要我们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因地制宜,精准发力,不断激活富民新动能,那么,欢笑和幸福必将溢在每一个农民的脸上,熠熠闪光。

新闻推荐

嘉峪关市为智力精神残疾人发放爱心定位卡

本报讯(方会萍)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嘉峪关市残疾人小康进程,切实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近日,市残联联合移动公司为嘉峪关市70名智力、精神残疾人免费发放了爱心定位卡。据悉,爱心定位卡主要用于残疾人动态远...

嘉峪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嘉峪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