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雄关舞动产业新龙头 写在嘉峪关一特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首辆整车下线之际

甘肃日报 2017-10-27 08:49 大字

一特汽车公司生产的多功能车行驶在嘉峪关市的街道上,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曹义成嘉峪关日报记者毛富提供

嘉峪关一特汽车总装车间一角。

嘉峪关一特汽车首辆汽车下线。

嘉峪关一特汽车公司和中石油嘉峪关公司开展合作。

嘉峪关一特汽车公司员工表演节目。

本报记者曹义成

嘉峪关装备制造业发展史由此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0月16日,嘉峪关一特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首辆多功能专用整车正式下线,实现了嘉峪关汽车工业发展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转变,全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经济发展进入了崭新阶段。

戈壁明珠引来“金凤凰”

作为工业重镇和装备制造业基地,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的严峻形势,如何让工业在转型升级中“爬坡过坎”,在抢抓机遇中“跑步前进”,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突围之战?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决定在嘉峪关发展多功能汽车产业。

思路决定出路。从2015年开始,嘉峪关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先后赴上海、辽宁、北京等地,与上海飞和集团一汽凌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等对接洽谈。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11月,嘉峪关市与上海飞和集团一汽凌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在嘉峪关市建设年产10万辆多功能专用车研发制造基地项目。

根据协议,这一项目总投资20亿元,计划用地3000亩,分两期实施完成。其中:一期项目投资8亿元,重点建设生产厂房和总装车间、涂装车间、焊装车间、冲压车间、车型及相应配套设施,形成年产3万辆多功能整车生产能力。项目建成投产后,用工1000人,3年内年产值达到20亿-30亿元,利税2亿元。5年内实施二期规划,形成年产10万辆多功能整车生产能力,用工3000人,年产值争取达到100亿元,利税7亿-8亿元。同时,3-5年内引进50家以上汽配企业,建成面积2-3平方公里的汽车产业园。

日前,嘉峪关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嘉峪关市发展汽车产业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区位优势明显。嘉峪关是新欧亚大陆桥上的交通枢纽和中转重镇,境内公路、铁路、航空运输呈立体发展格局,工业物流运输条件能够满足汽车产业发展需要,也符合汽车项目投资方辐射西北、进军中西亚、中东欧的战略构想。

配置资源的地理位置优越,境内及周边地区有酒钢(集团)公司、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玉门石油管理局、东风航天城等大型国有企业,“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西油东送”等“六大能源网”跨境而过,是河西走廊生产要素最富集、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工业基础雄厚。酒钢(集团)公司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多元化发展的钢铁企业集团。嘉峪关市东兴铝业、广银铝业、中威斯铝业等企业已经具备生产汽车用铝的能力。嘉峪关工业园区是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以冶金工业为主体,新能源、装备制造、电力化工、新型建材、食品酿造为骨干的现代工业体系,汽车车体所需部分材料均有生产,可保证项目建设所需。

人才、科技等生产要素富集。周边大型科研基地相对集中,高等职业教育发达,冶金、机械制造等方面实用人才大量储备,能为项目建设提供强劲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符合政策方向,市场前景良好。嘉峪关发展汽车产业符合《甘肃省汽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加快汽车产业发展的意见》(甘汽组发〔2013〕2号)和《中国制造2025甘肃行动纲要》文件精神,有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持续强化科技创新支持。

据了解,嘉峪关市实行重点项目市级领导包干制度和市属各部门统筹协调机制,全面突破项目审批的旧条条框框,坚持超常规不超程序,最大限度简化审批流程,做到了项目洽谈与公司注册并行、项目规划与前期手续办理并行、项目施工图与项目报建并行、工艺设计与设备订购并行、职工培训与市场开拓并行、厂房建设与零部件配套并行。两年工作任务仅用半年时间即完成,实现了项目一周签约落地、一周注册成立公司、一周企业团队进驻、一月出产品目标,也创造了当年建厂、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的“嘉峪关速度”。截至目前,一期项目基本完工。

优质服务“零距离”

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率,是嘉峪关市一特多功能专用车研发制造基地项目的建设亮点。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嘉峪关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从市级相关部门抽调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精兵强将,进驻项目工地现场办公,为项目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嘉峪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进工地、看项目、查进度,现场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大家树信心、鼓干劲。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分别组织代表、委员集中视察,为项目建设提建议、献良策。相关部门精准发力、保驾护航,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发展、取得突破。

同时,嘉峪关市立足市情,制定并出台了《支持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分别从加快汽车制造及配套产业项目落地和企业成长进程、扩大汽车市场占有率、大力发展汽车配套产业、加强人才培育和科技创新、配套完善相关政策等5个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并成立了汽车产业发展引导基金。

为进一步提高嘉峪关一特多功能汽车知名度,嘉峪关依托“兰洽会”招商平台,设立一特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展馆,全面进行产品展示。举办一特专用汽车“双创”暨互保共建推介会,扩大在周边地区的知名度。积极邀约出口贸易商来嘉考察,实地参观一特试训车间,结合市场需求,征询车型设计、定价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议。

目前,一特公司已与兰州、乌鲁木齐、酒泉等地经销商签署区域代理销售合同,签订车辆订单500辆,交付车辆120余辆。

同时,嘉峪关市将一特汽车公司确定为未来两年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对象,从企业研发能力、创新平台建设以及专利申请等方面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规划,力争2019年前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发挥项目“龙头效应”

为充分发挥一特汽车项目的“龙头”带动示范效应,嘉峪关市依托一特多功能专用车研发制造基地项目,计划投资60亿元建设占地3000亩的汽车配套产业园项目,预计年产值300亿元,实现利税2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

为加快引进和培育核心配套企业,完善汽车产业链,嘉峪关市通过新闻发布会,产业发展沙龙、汽车产品推介会、潜在配套企业精准观摩等形式,在做好政策宣传解读的同时,积极引导相关企业参与汽车配套产业发展。目前,全市20余家重点企业与一特汽车达成了相关协议,积极为项目配套生产货厢、轮毂、刹车片及刹车总成等90余种零配件。其中,嘉峪关市海特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与一特公司签订了《技术协议》和《商务合同》,开发生产的两种车型的发动机支架,压缩机支架等91种产品样品已通过一特公司验收。嘉峪关九易钢结构彩钢有限公司围绕一特汽车厢货车车厢、仓栏进行技术攻关,20余种型号的产品通过一特公司验收,并进行了试装。嘉峪关金手指商贸有限公司计划投资5650万元的特种玻璃深加工项目已完成项目备案,项目建成后每年可生产汽车玻璃10万平方米。

为了给汽车配套产业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嘉峪关市深化与上海交大教育集团合作,按照民办公助模式组建了中德学院,设立公共基础部,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焊接工程系、社会经济系,传感与物联、汽车设计与制造、应用外语等16个专业。同时与兰州理工大学沟通,希望该校以提升一特汽车项目自动化、摩擦材料、制造业信息化水平为方向与一特公司共建技术研发中心,目前兰州理工大学正在做相关准备工作。

发展汽车产业不仅改变了嘉峪关经济结构单一的局面,而且拉动了相关产业及周边企业的发展。嘉峪关一特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嘉峪关发展汽车产业,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利于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对改变全市工业格局,打造现代装备制造产业新集群有着积极的意义。”

据了解,一特汽车项目在消纳酒钢的钢、铝产能以及带动相关配套企业发展方面的作用已经初步显现,酒钢集团公司生产的汽车大梁钢系列、汽车结构钢、冷轧板、汽车专用热轧高强钢等钢种已被比亚迪、一汽、大众、陕汽、吉利等企业引用,当然也可以就近供给嘉峪关的汽车生产厂家;嘉峪关市广银铝业、中威斯铝业、东兴铝业等企业已经具备了生产高端镁铝合金、汽车轮毂、发动机、车体箱板等部位用铝的能力。目前,包括酒钢公司在内的全市17户现有企业可为多功能车提供机械加工、机电安装、大梁用钢、组件用铝、车用玻璃、刹车片等原材料和配件产品,部分企业已组织开展汽车配套研发。

新希望孕育发展新梦想,新理念引领发展新常态。一特汽车项目的顺利推进,为嘉峪关高端装备制造业提质增效、做大总量、做优质量提供了契机。

新闻推荐

酒钢牙买加阿尔帕特氧化铝厂生产首批产品

本报嘉峪关讯(记者曹义成)牙买加当地时间10月6日,酒钢集团公司牙买加阿尔帕特氧化铝厂顺利产出第一批氧化铝产品,沉寂了8年之久的阿尔帕特氧化铝厂再现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酒钢集团东兴铝业是国内大...

嘉峪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嘉峪关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