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查获的盗版教辅口晚报记者朱浩源摄年月嘉峪关市一名中

兰州晚报 2010-07-01 19:53 大字

查获的盗版教辅 口晚报记者朱浩源摄

2004年8月,嘉峪关市一名中学生的举报,让《兰州晚报》的记者开始了一次“追查盗版教辅利益链条”调查。而这次调查揭开的黑幕,令人瞠目:在甘肃,盗版教辅几乎无孔不入。一时间,晚报记者采写的新闻调查《聚焦校园盗版教辅》,纷纷被各大媒体转载。随后,《中国青年报》等中央媒体也开始介入此事的进一步追踪和调查。

>>>事件

一道题16个答案

“盗版教辅,无孔不入,教育主管部门的官员和学校的领导、老师其实早就心知肚明。”嘉峪关市的一名女中学生勇敢地说出这样的话。

女孩还告诉记者:“这些盗版教辅错误百出,有一次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做题,竟然得到16个不同的答案,最后去问老师,老师说是这道题出错了。这样的教辅材料多害人呀!”

当时的嘉峪关,是盗版教辅的重灾区,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对此已是见怪不怪了。晚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盗版教辅之所以泛滥,在于其背后存在的巨大利益空间。几夭后,晚报记者终于摸清了盗版教辅发行、

疏通的几条“黑门道”:一、书商打通学校的环节,以批发的形式向学校发货,教师强行卖给学生;二、教师与书店暗地勾结,以某种教辅材料作为教学辅导书,向学生推荐。虽然从表面上看,教师并没有强行卖书,但学生却不得不到指定的书店去买;三、不法书商和教育部门勾结,由教育部门发文,把盗版教辅材料摊派给学校,塞进学生的书包;四、学校自己编辑、印刷所谓的辅导材料,强行卖给学生。

>>>内幕

学校挣钱发奖金

随着调查的深入,晚报记者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素材,厘清了这根看似错踪复杂的利益链条。

原来,通过正常渠道发行的书籍一般只有28%的利润,如果再除去税费、递送等费用,所得利润就只有3.6%左右。可教辅材料如果通过其他渠道发行到学校,利润可以达到40%至50%,这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别,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面对晚报记者的调查,有些学校的校长倒也坦诚,他们承认学校通过这种方式拿了回扣,目的是为了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除了给学校添置教具、设备外,也

给老师发了一点奖金。然而,在这根巨大的“利益链条”中,学生的利益又被置于何处呢?“1+1=5。”当学生和家长手里拿的都是这样的盗版教辅,他们又该找谁去说理?

《兰州晚报》的新闻调查《聚焦校园盗版教辅》,终于在全省引发了一场反盗版教辅的风暴,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整治下,盗版教辅泛滥的局面初步得到遏制,一些盗版书商也从以前的“公开叫卖”转人“秘密交易”。

>>>事件追踪

长期的应试教育,变相吹大了教辅市场的“气球”,要想从根本上斩断盗版教辅的利益链条,谈何容易?从2005年到2010年,兰州市文化稽查队每年都会查获多起盗版教辅案件,但盗版教辅却并没有

彻底消声匿迹。直到今天,每当中小学开学的时候,很多学校附近的小书店就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盗版教辅书籍和材料。2010年3月4

日,晚报记者在西站附近一家书店发现一批印刷质量低下、包装粗糙

的盗版教辅。在接下来的几天,记者针对这一情况,又在市内几所学校附近进行了调查,发现盗版教辅书又开始在校园周边堂而皇之地

销售。在与兰州市文化行政市场执法支队负责人沟通之后,3月9

日,《兰州晚报》又以《校门口盗版书太猖獗,兰州市将开展图书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为题,再次向盗版教辅宣战。

应试教育不改,教育腐败不除,盗版教辅总能找到生存的缝隙,并且乘虚而入。要想彻底杜绝盗版教辅,仅仅依靠媒体的力量显然是不

够的,必须从根上抓起。

新闻推荐

拆除空中彩钢房

9月6日,在城管执法局嘉峪关路中队执法人员的监督下,搭建在东部市场附近的一栋12层楼顶和6楼平台的违法彩钢房被彻底拆除。...

嘉峪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嘉峪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