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 规模发展 贺州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扫描

广西日报 2020-09-07 07:12 大字

本报记者骆怡实习生蒋馨颖通讯员杨小飞

8月27日,贺州市村级集体经济产业示范园在平桂区藕莲天下水生蔬菜产业核心示范区揭牌,该市开始探索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今年,贺州市努力克服疫情及洪涝灾害等不利影响,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抽调精干力量组成集体经济提质专班,制定以“保目标、提质量、防风险”为导向的“1+6”工作方案,推动政策措施和工作任务落实落地。

村集体经济收入破亿元

9月3日,在位于贺州市平桂区羊头镇垒石村的“藕莲天下”水生蔬菜产业核心示范区,工人在车间内各司其职,洗藕、打包装车、运藕各环节有条不紊……

“我们这个示范区不仅实现农民增收,还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委主任杨国松告诉记者,3年前,平桂区在村里创建这个特色水生蔬菜产业(核心)示范区,当年村级集体收入超5万元,一举摘掉空壳村的帽子。

“目前,贺州74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已全部达5万元以上,其中10万元以上的村201个,20万元以上的村62个,50万元以上的村19个,提前完成自治区下达贺州市的目标任务。”据贺州市集体经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8月31日,该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破亿元,达1.09亿元,比去年全年增长48.02%。

盘活资源发展产业

在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中,贺州首先做好资源整合文章,引导各村合理利用、盘活现有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把“沉睡”的、分散的资源资产“唤醒”、集中起来,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管理。

该市利用闲置的旧办公楼、旧校舍和易地扶贫安置点闲置房开展“红星幼儿园”和就业扶贫车间建设,解决幼儿学前教育和贫困群众就业问题,实现减贫带贫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双向促进。今年,贺州计划建成20所“红星幼儿园”和25个就业扶贫车间。

贺州还依托昭平黄姚古镇、钟山百里水墨画廊、富川潇贺古道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民宿、商业铺面等服务性集体经济项目,为36个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192.4万元。

围绕重点发展的茶叶、油茶、水果、蔬菜、中药材、畜禽六大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该市还致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果篮子”工程,通过大企业带动、大项目牵动、大农户联动,延伸产业链条,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与特色优势农业携手发展。近年来,该市共发展农业产业项目351个,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211.6万元。

另外,贺州还紧抓打造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的机遇,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与园区建设紧密融合,整合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粤桂协作帮扶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等2.79亿元,由国有平台公司牵头,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按照投资入股比例、实际占有厂房面积等方式获得物业经济收益。

目前,该市已在平桂区扶贫移民创业园、钟山工业园、富川华润循环经济产业园等地建设标准厂房158.72万平方米,充分带动周边村贫困户就业。

创新举措破解难题

按照产业相近、地域相连、村社合一的原则,结合当地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贺州统筹实施集体经济“中心镇”“试点村”项目,以项目为纽带,依托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推动发展集体经济联盟或股份合作制公司,着力破解一些村基础设施条件差、项目落地难等瓶颈性问题,让村集体组织从“单打独斗”变成“协同作战”。

截至目前,贺州市已安排集体经济专项扶持资金7000万元,共打造集体经济“中心镇”项目23个、“试点村”项目151个,每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000万元以上,带动培育一批示范村和集体经济强村。

为提升基层党组织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实力,贺州市还大力实行“资源整合·项目下放”工作。通过将各级财政支持的、技术要求不高的、村级可自主组织建设的200万元以下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等公共基础和公共服务类设施项目,下放给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实施,解决部分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无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无抓手的突出问题。

今年前8个月,贺州共下放项目1521个,涉及项目投资金额5.47亿元。其中,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全程自主组织实施项目242个,项目投资金额7492.6万元,通过下放项目增加村集体收益1195.27万元。

新闻推荐

酒后玩比赛 刀划车轮胎 路边7辆汽车受损 警方追踪抓获两嫌疑人

记者覃乐维通讯员唐昭平晚报讯19日凌晨,两名男子在柳江区拉堡镇基隆开发区喝酒后,为寻求刺激和好玩,竟然持刀比赛划轮胎,将停...

昭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昭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