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民疑惑:长江大桥为什么分两个阶段整修? 市交通运输局回复:权衡交通影响和施工效果,适合分两阶段施工

泸州日报 2020-07-30 15:10 大字

□ 本报记者 杜玉青

眼下,泸州长江大桥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维修整治工作如火如荼。该桥从维修初期就得到市民的极大关注。不少市民询问,未封桥前就听说大桥已经在维修,为什么现在需要封闭施工呢?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沈昭平解答道:从长江大桥对泸州市区交通的重要性来看,不中断交通进行维修是最优方案,但从项目实施来说,这是个不能完成的任务。

沈昭平介绍,首先,大桥一部分梁体需要全部拆除更换,不中断交通是不可能的。其次,维修整治后的桥梁需要“静养”。比如:桥梁有一些混凝土工程,在浇混凝土期间和浇筑完成后一段时间,是不能有扰动的,否则质量不能保证。此外,断道施工也是出于安全考虑,一边施工一边通车,安全风险极大。

因此,在权衡对交通的影响和施工效果之后,最终形成了分两阶段施工的方案。第一阶段做一些准备工作和对交通影响较小的工作,第二阶段是全面展开施工。

那么,断道施工阶段将持续多长时间呢?

沈昭平介绍,维修整治项目启动之初,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学习了宜宾金沙江南门桥加固工程项目。该桥也是宜宾市区的主要过江通道,该桥断道封闭施工计划10个月。长江大桥维修整治与该项目有类似之处,项目启动之初预计的断道时间安排为6个月,对市民出行影响较大,向专家组反复咨询、研究后,在确保安全、质量、进度的前提下,对工序进行优化,调整关键工作,将断道时间最终确定为3个月。项目已将工作细化到每一天、每一个节点,科学组织,力争3个月完成断道施工任务,国庆节前恢复通车运行。

新闻推荐

推进长江经济带 共抓大保护的“泸州经验”

(上接第一版)为确保整改工作圆满完成,泸州市通过定标准、找差距、编方案、抓整改、保验收,“全过程”精准施策,“全方位”厘清...

昭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昭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