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莲花山井底村印记

梧州日报 2017-08-28 11:10 大字

梧州锅炉厂坐落在莲花山井底村。过去的饮食、医药、蔬菜等国营商店如今已破败不堪。

古建辉 文/摄

莲花不仅寓意着吉祥如意,更象征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因而全国有很多地名或山峰以莲花命名。梧州就有一座莲花山。

梧州莲花山坐落在梧州市区北面,依山傍水,山清水秀。从钱鉴、大漓口眺望莲花山,宁静的桂江环绕莲花山蜿蜒而过,群山错落有致,犹如水中盛开的莲花。莲花山包括浮石、新村、井底三部分,是梧州市重要的机电工业区,这里聚集了当时在全国有名的工厂。梧州刚解放不久,梧州火力发电厂从龙母庙附近搬迁至莲花山,成为莲花山第一家工厂。1950年以来,政府陆续在莲花山开设工厂,梧州起重机械厂、铸造厂、煤渣砖厂、铸钢厂分布在浮石;船用机械厂、粉末冶金厂、电机厂、蔬菜公司加工厂、建筑公司加工厂分布在新村;梧州锅炉厂、电筒厂、电镀厂、制钉厂、钢铁轧延厂分布在井底。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莲花山工业经济最辉煌的时期,桥梁起重机、锅炉、电动机、手电筒荣获省优、部优产品,粮店、百货店、糖烟店、药店、饮食店、蔬菜店等商店,影剧院、医院、莲花山小学(原工农小学)、梧州六中(原梧州三中分校)一应俱全,柏油公路、莲花大桥、紫竹大桥的修建,交通四通八达,结束了渡船的历史。

井底村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香溢历史。清朝康熙年间,古氏祖先古仰修携带家人历尽千辛万苦,乘坐木船溯江而上,从西江边的广东鹤山古劳村,迁居到桂江边广西梧州莲花山井底村开基置业,成为该村最早的原住居民,古仰修后代另一支继续北上在昭平县木格镇定居。井底村是莲花山的组成部分,是清朝、民国时的地名。传说该村有几口水井,供全村人使用,也因低洼地带,四周是山坡,形如水井,故得名井底村。解放初期土地改革分田到户,土改工作小组的北方人由于听不懂粤语,误将井底村写成正礼村上报,正礼村由此而来;1958年,正礼村改为红旗公社新民大队生产队,1983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红旗公社新民大队生产队改为红旗乡新民村生产小组,现改为龙湖镇新民村生产小组。井底村包括现在的龙湖镇新民村委10~13生产小组。经过400多年的繁衍生息,井底村古氏人口将近千人。黄氏、高氏陆陆续续从太和冲迁入井底村,古氏、黄氏、高氏世代和谐相处,共建家园。

“吃好米在思委,吃米粉在井底”,这句话真实反映了人们对井底米粉品牌的高度评价,新中国成立前,古广林的“广记”井底米粉甚至远销到香港。井底米粉以其独特的加工工艺,优良的品质,赢得市场的赞誉,产品供不应求。农村集体经济时期,井底米粉从手工到半机械化,经历了电动磨米浆、电动切粉等技术革新过程,扩大了生产规模。井底村生产的湿米粉负责供应莲花山工厂的职工食堂,生产的干米粉则要提前交钞票和粮票,预约订购。农村集体经济解散后,古佛英家人仍继续生产井底米粉,但由于加工流程复杂、机械化程度低、经营规模小、成本居高不下,经营几年后便不再生产井底米粉。随着城镇化的加快,许多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井底村米粉手艺慢慢失传了。

时代在发展,井底村也在发展。随着城镇化的加快,井底村大片田地被征用,结束了农耕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也发生转变。美丽乡愁,让井底村人传承历史,增强文化自信,共建美好新家园。

新闻推荐

昭平开展盐市专项整治行动

昭平讯近日,昭平县经贸局联合县工商局、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食盐市场专项整治行动,防止非食用盐、非碘盐和不合格碘盐流入食盐市场,确保食盐安全和市场...

昭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昭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