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芋头的“奇幻漂流”
□本报记者赖文艺李军田
通讯员白玉凤
贫困户王玉萍最近把自家种的0.27公顷芋头卖给了当地的一家合作社。随后,王玉萍卖的芋头开启了它们的“奇幻漂流”旅程。
收购王玉萍芋头的合作社名叫贺州市天顺农产品购销专业合作社,位于八步区莲塘镇新莲村。而王玉萍的家也在新莲村,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在家门口就把芋头全卖了”。以前,她要用双肩一趟一趟地挑着芋头到街上卖,这让她感觉卖芋头从来没有这么轻松过,“6元一公斤,价格比市场还要高。”
实际上,这家合作社只是芋头抵达的第一站。在这里,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100多名工人分别将各家各户送来的芋头清洗、削皮、切块……他们分工细致、动作娴熟,每年经他们的手处理的芋头达到7000吨。
当然,在他们完成了一道道流水线上的工序后,也能获得可观的劳动报酬。以薛鸿样为例,这个曾经在广东打了10多年工的新莲村村民,现在在合作社里当一名技术员,月薪近5000元。“我的工资算是比较高的,其他人普遍能拿两三千元。”薛鸿样说,合作社还有一个“身份”,叫扶贫车间,里面的工人大多与他一样,都是周边的村民,其中有不少贫困户。
芋头在合作社经过工人的粗加工后,被运往位于莲塘镇长湾村的贺州市顺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来农业公司)。这是一个农产品出口加工型企业,它的另一个标签是“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芋头运到这里后,深加工的机器随之开动,再经过一道道产业化工序,它们有的变成破半冷冻芋头,有的变成芋圆。然后,它们再被打包、装车。到了这一步,这些芋头在贺州停留的时间也就不久了。
“欧洲的荷兰、大洋洲的新西兰、东南亚的马来西亚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台湾等地,都有我们的客户。”在顺来农业公司董事长彭上坚看来,“世界长寿市”出产的农产品,在哪都是受欢迎的。
“前段时间我的同事去上海参加了第二届进博会,跟很多客商见面、洽谈。”彭上坚说,现在他每天都接收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订单,而每一张订单,则决定着公司产品“漂流”的方向。
至此,一个由芋头勾勒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逐渐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这正是贺州市农产品衔接产销、沟通城乡、链接全球,逐渐拉长深加工产业链,建立起现代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的真实写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顺来农业公司经营的产品除了芋头之外,还有红薯、马蹄、大肉姜、西兰花菜等果蔬产品,这些在“世界长寿市”孕育出的优质农产品正全方位拓展国内和国际市场。目前,顺来农业公司每年的国内产品销售量5000多吨,销售额1500万元;出口的加工产品2000多吨,创汇300多万美元。同时,公司每年收购农产品支付给农户的订单收购款也超过2000万元。
“在这些枯燥的数字背后,折射了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延伸,给企业、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彭上坚说。
■编后语:农家芋头的“奇幻漂流”,将贺州市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延伸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也演示了贺州市农产品如何走向更大、更广的流通市场。在这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人们欣喜地看到,不同参与角色都能随着产业进步寻找到自身的获得感,这正是贺州市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题中之意。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骆怡通讯员叶欢敬11月20日,在贺州市平桂区沙田镇狮东村大冲寨,村民们正在对保存较好的土瑶老屋进行修缮。大冲寨是...
贺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贺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