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走出大山去! 记贺州市平桂区文华学校土瑶教师姜晚英

广西日报 2019-11-27 07:23 大字

本报记者奚振海通讯员曾凡羽

她是一个土瑶儿女,30多年前,一个人走出大山深处;30年后,她拉拽着土瑶下一代走进城市,放眼看这个世界。她是贺州市平桂区文华学校土瑶民族班的负责人姜晚英老师,求学,是连接她和一群土瑶孩子们的共同纽带。

山外面的世界是精彩的。在文华学校土瑶民族班,姜晚英用她的方式,给孩子们筑牢瑶族文化的根基,带领他们探索丰富有趣的人生。

1用爱编织土瑶教育

土瑶是瑶族的一个小支系,不到一万人口,全部居住在大桂山脉海拔800米以上的贺州市平桂区鹅塘镇、沙田镇的六个瑶族行政村。因为交通闭塞、自然条件恶劣,土瑶是“贫中之贫”,是平桂区乃至贺州市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越是贫穷的地方,越要办好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贺州市、平桂区近年来持续加大对民族地区、土瑶聚居地的教育投入,实现土瑶教育的提质升级“三级跳”。为实现土瑶孩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2018年,平桂区决定在城区学校组建土瑶民族班,把鹅塘、沙田两个镇四年级以上的770多名土瑶学生,集中到条件更好的文华学校就读。

姜晚英自告奋勇,申请管理民族班。她说,自己熟乡情、懂民情,同为土瑶人,做起工作来更有优势。她是土生土长的土瑶儿女,身上镌刻着“走出大山”的印记——1988年,她成为同龄人中少有的高中生毕业,从代课教师做起,30多年来奋战在当地教学一线。多年来,她看着一代又一代的土瑶父老在山里打转转,始终没有忘记把孩子们带出大山的初心使命。

听说让孩子去城区上学,一些家长嫌远摆出了“干脆不读书了”的姿态。姜晚英用她“瑶族亲人”的身份耐心劝说,申明政策,说服这些家长把孩子送出大山。从民族班组建的前三个月里,她只在周六才能抽空回一下仅半小时车程的家中。

有人不明白,51岁的姜晚英为什么这么拼。她说,村民脱贫、家乡发展,自己也有一份责任。组建土瑶民族班,是党委、政府对土瑶群众的厚爱,“作为土瑶党员,我更要用心守护好扶贫成果,用爱编织好土瑶教育的摇篮,绝不让一个土瑶孩子掉队!”

2用生命劝返每一个学生

土瑶班的孩子“不省心”。2018年9月刚入学不久的一个晚上,到了该熄灯睡觉的时候,宿舍里少了两个土瑶学生。姜晚英与值班老师找遍了周边街道、超市、网吧,直到第二天凌晨2时许,终于在国道边的一个小卖部旁,找到了厌学出走的孩子。

土瑶班上事情多。姜晚英耐心开导因举止怪僻遭同学孤立的土瑶“假小子”;通过青春期卫生课和心理疏导课,成功劝解为“爱情”打架的土瑶“小帅哥”;通过耐心引导,使原合唱队学生由排斥转为赞许,成功让作为后备人选的土瑶孩子被留下……

更大的阻力在家长。他们普遍不重视教育,常因为农活忙而不送孩子上学。一次,一个学生没有按时返校。姜晚英打电话过去,家长说家里缺人手,要孩子帮干点活。姜晚英追问干什么活,对方说上山砍木头。“一个10来岁的孩子,能上山砍木头吗?显然是家长嫌送孩子麻烦,想推拖。”姜晚英告诉记者,她不断地讲明利害,终于说动家长第二天就送孩子下山返校。

土瑶民族班成立一年多来,姜晚英已经走遍了土瑶居住的全部6个村的24条山冲。在这些崎岖蜿蜒的山路上,她看过山花的灿烂,更多是领略山路险峻。

今年4月底,姜晚英去鹅塘镇明梅村一个叫做梅花尾的地方,劝返一名几天没来上学的学生。途中,跟在一辆装载木头的大卡车后面。因路陡,乘坐的车子一度打滑后溜,姜晚英吓得紧紧抓住了扶手,心中暗暗发誓:劝完这一个,以后再也不进村了。然而,每次被吓得半死,每次都说不来,可还是一次次又来了。第三天,这个同学如期返回学校,而姜晚英也已经忘了自己曾经的害怕和誓言。

有个孩子厌学,躲在山中不愿意返校。姜晚英进了山,他也闷着头不说话,姜晚英就和他一起挖芋头、捡栗子,耗了整整一下午,终于让这个沉默的学生“开了金口”,小声地答应回学校。姜晚英说,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她忍不住落下了眼泪。

“一次家访,或许起不了什么大的作用。但我来到这里,一定能让学生家长、村民感受到我深沉的情感,我一定能走进他们的心灵。”姜晚英在她的家访日记中这样写到。

3带上民族的根走世界

在文华学校三楼一间普通的教室里,陈列着瑶族的盛装服饰、生产生活用具,桌面上摆放着孩子们还未完工的瑶绣作品,还有姜晚英正在编撰的瑶族文化教本。这里是姜晚英自己摸索着建起来的“瑶族文化室”。“虽然走出了大山,但孩子们也不要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姜晚英说,土瑶民族班从一开始就制定了特色办学的目标,将优秀瑶族传统文化引进校园,实现民族文化育人。

文华学校将瑶族文化融入教学中,把瑶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文明礼仪引进课堂,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怀和民族自信,改变陋习。11月18日,记者走进土瑶民族班的教室、宿舍,孩子们都热情而礼貌地打招呼。姜晚英说,这在以前不敢想象,土瑶的孩子对陌生人有着与生俱来的戒备。

姜晚英深信,只有把民族情怀落到实处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民族教育,民族情感与学科知识相互渗透才能走进学生心灵,才能留住学生。她陆续将土瑶民歌、瑶族长鼓舞、瑶绣等瑶族传统文化引进课堂,通过教孩子们唱瑶歌、画瑶画、绣瑶绣、跳瑶舞等,丰富土瑶娃娃的校园生活。学校还成立了土瑶美术班,聘请民盟中央美术学院贺州分院教授进行授课,让土瑶孩子从小接受高级别的艺术教育。结合土瑶教育实际,平桂区在文华学校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教育基地,拨付专项经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校园活动。

姜晚英还培训瑶族教师团队,系统学习瑶族语言文化,在瑶族专家学者带领下,和同事着手整理编撰《瑶语教学读本》《瑶族文化》等校本教材,创新实现“双语”教学的办学特色。如今的土瑶班,越来越多土瑶学生愿意加入到文化传承队伍中来。

11月中旬,姜晚英带着土瑶班学生组成的合唱队,参加了瑶王节。“就是要让瑶族乡亲们、孩子的父母们看看,这些土瑶娃娃在大山外面的精神面貌。”姜晚英说。

新闻推荐

增人员 强调度 抢工期 东融广场计划年底部分开放

本报讯(记者何沈扬)眼下天气晴好,正是施工建设的黄金时期。11月22日,记者来到东融广场项目(原贺州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

贺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贺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