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让“舌尖安全”看得见 贺州市全面推进学校“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纪实

贺州日报 2019-10-31 08:28 大字

□陈洪岑家同

学校小食堂,连着大民生。近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工作人员到平桂区沙田镇道石中学等学校,仔细检查校园食品安全和“明厨亮灶”工作,进一步推进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的悉心指导下,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开展食品安全整治联合行动,着力推进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建设,走出了一条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智慧监管新路子。

目前,全市持证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建设进度达96.9%,提前完成了国家总局要求今年底前达80%的目标任务,并计划在2019年10月底实现全覆盖的目标。

实现学校食堂后厨可视化

贺州市高度重视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工作,制定并下发了《贺州市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建设工作方案》(贺政办电〔2019〕65号),要求2019年底前全市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建设实现全覆盖的工作目标。

市场监管和教育部门密切配合、攻坚克难,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互联网+”信息化监管与“明厨亮灶”建设结合起来,即由电信运营商投资和维护软硬件建设、学校按期支付低廉的网络月租费、市场监管和教育部门利用远程视频对学校食堂实时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这种建设模式大大减轻了政府对于高清摄像头及相关配套设备的一次性投入费用,不需要对学校食堂进行“透明式”“开放式”等基础建设改造改建。同时学校食堂加工影像视频可通过网络实时向监管部门公开、向社会公开,一次性同步实现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互联网+”信息化监管与“明厨亮灶”建设的目标,具有建设成本低、建成速度快、方案易推广、监管效果好、社会认可度高等作用和特点,对进一步提高学校食堂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实现阳光操作和透明化管理

贺州市在统筹协调学校密切配合和督促电信运营商加快建设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软硬件设施的同时,为了充分发挥“明厨亮灶”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作用,防止出现建而不用、流于摆设等问题,充分利用视频云端共享储存的巨大容量和便捷方式,为日常监管和突发事件调查处置提供大数据支持的优势,及时制定了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巡查制度、监察制度、监管巡查问题处理流程等,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化长效监管机制,将市、县(区)、乡(镇)三级监管部门对辖区内餐饮单位开展远程视频巡检的频率、覆盖率、视频图像证据保存等进行建章立制,并根据发现问题的风险等级明确了处置方式,让远程监控平台发挥应有的功能,以有效提高监管效率。

同时,贺州市还制定了学校食堂“明厨亮灶”社会公开制度,根据现实需要和情况,将学校食堂食品加工操作视频实时通过网络向社会、家长公开,让社会和家长也参与监督,实现阳光操作和透明化管理。

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监管

为了发挥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的作用,全市市、县、乡三级的市场监管和教育部门建立智慧监管平台中心,即将各级各类学校食堂加工操作间视频图像接入智慧监管平台,通过平台中心时时随机可视监控辖区内学校食堂加工操作全过程,实现市、县、乡三个层级,市场监管、教育两部门均可同时通过网络视频直播实现“三级可视”监管。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三级可视监管,可实现化事后监管为事前、事中监管,达到不出门即可对学校食堂进行食品安全监管,大大提升了监管效能。

同时,在“明厨亮灶”建设覆盖面提升的基础上,贺州市还探索建立食品安全“三大环节”信息化监管长效机制,将“三级可视”信息化监管的模式复制到食品生产、流通环节和普通餐饮,尤其是学校食品配送企业和供应学校食品生产企业,重点把控源头,探索实行校园食品安全从生产到消费环节的信息化追溯系统建设,严防学校食堂原材料供应安全风险,全力构建监管高效、投诉处理迅速、群众参与广泛、监管有效到位的齐抓共管新格局。

“互联网+明厨亮灶”是贯彻落实市政府阳光智慧餐饮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为支撑,打造监管部门、学校、市民和第三方的四方联动,把食品安全晒在阳光下,让监督管理智慧化。

新闻推荐

八步区推动贤能反哺桑梓

本报贺州讯(记者/骆怡通讯员/蔡丽)“我衷心希望各位乡贤一如既往地支持家乡,多为家乡出谋划策、指点迷津,把我们的龙雅建设得...

贺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贺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