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步区推行垃圾分类“二次四分法” 破解垃圾围村顽疾
本报记者骆怡通讯员李军田
6月下旬,是贺州市八步区步头镇善中村三华李丰收的季节。连日来,该村每天都迎来体验采摘的游客。与往年不同的是,尽管游客纷至沓来,但地面上却难见垃圾成堆的现象。
“村中环境变好了,游客也喜欢到我们农家来做客,这很难得啊。”对于村中生态环境的改善,村民高道帧说,以前,村民将那些烂菜叶、烂果子随手就扔,自从推行农村垃圾“二次四分法”,当地政府为每户人家都配备两个专门用来进行垃圾分类的垃圾桶,让村民养成自觉将垃圾分类的习惯。
曾经,“垃圾围村”是农村环境治理的一大顽疾。为了破解这个难题,留住美丽乡愁,八步区推行农村垃圾“二次四分法”,就是让农户在处理垃圾的时候进行初次分类,以垃圾是否会腐烂为标准,把垃圾分成“会烂的”和“不会烂的”两类。保洁员则进行二次分类,一方面,他们对“不会烂的”垃圾分为“可卖的”“不可卖的”两类;另一方面,对“会烂的”垃圾则投入堆肥间堆肥。
高义先是善中村的保洁员,这段时间,不时有人“央求”他要“货”。而他们口中的“货”,就是他每天用电动三轮车从村子里拉到堆肥站的垃圾。昔日人人避而远之的垃圾,如今变成有机肥,成为抢手货。
八步区乡村办驻办人员莫贵华说,农村以农业生产为主,烂果、烂菜等都是“会烂的”垃圾,这部分垃圾占农村垃圾总量接近一半,把这部分垃圾处理好了,不但可以节省清运和处理垃圾的费用,更是推动农村环境提质升级。
步头镇乡村办主任古时兵以善中村石井寨为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推行垃圾“二次四分法”分类之前,石井寨每个月要收集垃圾30吨,每年清运处理垃圾的费用达4.5万元,实施垃圾分类后,每月只需清运处理18吨垃圾,每年减量垃圾超过144吨,减少清运和处理费用约1.8万元。
该区农村垃圾“二次四分法”目前正在步头镇、桂岭镇、大宁镇、南乡镇、里松镇、灵峰镇开展试点。
在灵峰镇灵峰村的“成绩单”上记者看到,该村在开展试点工作之前,日产垃圾总量约0.8吨,不经分类全部送至垃圾处理中心进行处理;现在,经分类回收后送至垃圾处理中心的垃圾约0.5吨,垃圾处理量下降37%。
根据规划,该区今年将继续选择55个行政村推行农村生活垃圾“二次四分法”项目建设,明年再推行农村生活垃圾“二次四分法”项目建设76个。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赖文艺通讯员温智芝)6月27日,八步区对新开办企业减免印章刻制费用,该优惠将持续到12月31日。据悉,减免...
贺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贺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