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一线绣出脱贫路 平桂区沙田镇金竹村瑶绣扶贫车间见闻

贺州日报 2018-09-26 11:31 大字

□骆坚忠朱纪富

“我绣的作品一件能卖300元到500元,比外出打散工强多了。”9月13日,在平桂区沙田镇金竹村的瑶绣扶贫车间里,正在做瑶绣的村民冯新妹如是说。金竹村60多名绣娘依靠传统瑶绣手艺创收,用一针一线绣出了一条脱贫新路。

冯红芳是瑶绣能手。自2015年金竹村成立“瑶绣传承班”以来,她义务担任瑶绣老师,每班组织18名至21名当地村民系统学习瑶绣的手工操作技能。截至目前,已系统培训当地村民120多名。

“这些年,走出大山讨生活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瑶绣正面临着技艺退化甚至失传的危险。”冯红芳介绍,今年,金竹村在“瑶绣传承班”的基层上,打造瑶绣扶贫车间,通过对村民进行系统培训,既可以保护传承当地瑶绣传统文化,也可以使村民发挥特长,靠手艺赚钱。

“盘瓠毛五彩,故令瑶姎徒衣服斑斓”。环顾瑶绣扶贫车间,独特的木板小凉亭里展示着各种各样的瑶绣作品,有成套的服饰,也有小小的围巾、手帕等工艺品。

“这件作品还没完成,就已经有人以2000元的价格预定了。”话间,冯红芳拿出了她正在绣的作品——一条50厘米长、30厘米宽的纱巾。她介绍,这件作品将盘王印章纹样刺绣在配饰上面,手工技法考究,穿戴着外出探亲访友,定会与众不同。

瑶绣,是贺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每逢瑶族盘王节,瑶族人身着的盛装上,无论巾帽、襟领、胸背、腰带还是绑腿,都绣满花纹图案,色彩鲜艳夺目。

“早年,贺州市瑶绣产品曾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订购,成为联合国赠送各国官员的礼品。如今,金竹村的妇女基本上都会瑶绣,并实现了靠这一针一线赚钱。”金竹村第一书记庄川介绍,今年以来,金竹村与潇贺古道等公司和企业进行合作,研发了手帕、衣袖装饰等热销产品,产品价值按照绣品的难易程度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

潇贺古道特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楼应莲说:“我们公司与新加坡一家公司签了订单,土瑶群众的瑶绣制品将走出大山,出口到新加坡等国外市场。”

金竹村将瑶族文化元素转化为特色经济元素,走上了一条特色扶贫路。

新闻推荐

集聚高层次人才谋发展 贺州市首次签约市外宣传思想文化人才

本报讯(记者骆坚忠)9月20日,在市第三届宣传思想文化(文艺类)人才签约仪式上,朱山坡、梁尚两位市外区内文化名家与贺州...

贺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贺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