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子孙保存好文化记忆

柳州日报 2018-07-23 11:37 大字

说话的时候,李晓明摊开手。记者注意到,他手臂肌肉的线条明显,手掌布满老茧——这位贺州学院南岭民族走廊研究院院长、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馆长,跟印象中的大学教授形象不太一样。

除了上课,李晓明大部分时间泡在工作室,与那些从贺州崇山峻岭中收回来的陈年旧物进行“跨时空对话”。

一张明清时代的老桌子,桌面早已斑驳凹凸,桌腿也已腐朽断裂。李晓明却像遇见多年未曾谋面的老朋友,为它加固、打磨、抛光……打磨扬起的木屑像一阵阵尘雾,白了须发,李晓明全然不觉。“当一件件古物在自己手中焕发出新生机,我就会兴奋得忘记时间,有时通宵达旦工作也是正常的。”他对记者说。

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的大门常打开,对外免费开放。这里馆藏的近4万件贺州各族群文化实物,每一件都是李晓明和他的学生精心修复的。在这2500多平方米的展厅里,有民俗物品、度量衡、矿冶钱币、陶瓷、灯具、木雕工艺品、粑印、契约文书、手抄文献、石雕、牌匾对联、傩具等,它们分门别类地在暖色光线下熠熠生辉。

目前,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是广西高校唯一经国家正式备案的国有综合性博物馆。创建该博物馆,李晓明和他的团队整整耗时10年。

贺州位于中国三大民族走廊之一的“南岭民族走廊”中段核心区域,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族群聚居之地,也是多元文化交汇之地。2005年,李晓明调至贺州学院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目睹了因老人过世数十册民间手抄文献被烧毁,让他放弃了原来从事的边远民族地区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研究计划,投身到广西多样性族群文化的抢救传承保护与开发研究中。

10多年来,李晓明带领团队调查走访了300多个村寨,克服各种困难,收集民间遗存的历史文化实物,其中收集的清代至民国时期族谱就有133个姓氏756个家族9000余册,民间契约文书2.5万多份,民间手抄文献4000多部,碑刻拓片400多方。

2012年底,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正式建成开放。至今,该馆已接待国内外观众15万多人次,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广西民委“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等,是传承保护和研究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与此同时,李晓明还主持创建了广西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南岭走廊族群文化研究基地”“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库”“中国南方族谱资料中心”等,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厅级12项,公开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2部,编著7部。

李晓明对记者说:“向死而生,反求诸己。我将每一天都当成倒计时,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抢救保护传承与开发研究这条道路上继续努力,争取为子孙后代保存一份文化记忆,建立一种文化自信。我觉得这样的人生很有意义。”

(据7月2日《广西日报》)

新闻推荐

小车追尾货车 四人不幸殒命

今报贺州讯(记者钟小启)7月15日凌晨1时许,在国道207线贺州市贺街镇往西湾镇方向新车站红绿灯处,一辆小轿车(司乘4人)和一辆重型...

贺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贺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