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瑶村里的笑声

贺州日报 2018-05-23 10:09 大字

□本报记者何雪

5月16日上午,位于平桂区鹅塘镇明垌寨的大明村新村部大楼里,不时传出阵阵爽朗的笑声。

这笑声,驻扎在大明村的市委组织部扶贫专业队员已经等了太久太久。

自脱贫攻坚工作在全市铺开以来,大明村就成了“贫困”的代名词。在6个土瑶深度贫困村中,大明村贫困程度最深。村里90%的自然村屯不通水泥路,全村2029人分散在贫瘠的石头山中,以种树为主,人均耕地面积仅1.05亩,村民“晴天打山工,雨天就喝酒。”一年下来,人均纯收入不到1800元。截至去年底,大明村贫困发生率为72.45%。

硬骨头越难啃,越要迎难而上。市委组织部接到定点帮扶大明村的任务后,立即成立了扶贫专业队,由1名处级领导为队长、2名副处级领导为副队长,队员12人轮流驻村。

想脱贫,产业要跟上。扶贫专业队先后邀请了不下10批老板进村考察。有的企业老总被陡峭的山路吓怕了,不到半路就打道回府,还有老板断言:“这地方不适合住人,更不要谈发展产业了。”

队员们没有气馁,不久前,又专程驱车往返6个多小时,把华润三九药业广西锦沐仁和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接到村里考察。经过详细沟通,初步确定了合作方向。

5月15日,扶贫专业队带着村委干部和小组负责人外出参观,参观结束后,回到村里已是晚上8点30分。扶贫专业队队员顾不上吃饭,马不停蹄来到支书赵金清家中动员。

“支书,今天我们参观了好几个地方,涵盖了贫困户的居住、就业和产业,这下村民该动起来了吧?”市委组织部人事科科长、大明村第一书记林昊满怀信心地问道。

“今天出去看了这么多、听了这么多、想了这么多,大家触动很大。可是,村里要改变,我一个人说了还不算。”赵金清皱着眉头说。

贫困村脱贫,第一难的是心。林昊说:“打铁趁热!明天一早,我们就把今天参观的人员召集到村委开会,现场研究解决。”

“全市700多个贫困村,只有我们村有这么高级别的扶贫专业队,我信你们,跟着你们干!”赵金清一拍胸脯,笑了。

第二天召开的座谈会上,在扶贫专业队副队长钟远翔的动员下,村民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参观时看到的中草药,我们村到处都有,以前都被当成野草拔掉了。如果村里真的要种这些中草药,不知道有没有人收?”村民赵木保说出了自己的疑虑。(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是啊,发展产业,村里不是没有尝试过。之前,村里种植过鸡血藤、大果山楂、茶叶等,由于品种、市场等原因,销路不好,甚至连本钱都倒贴了。如此几番,村民都怕了,宁愿继续熬苦日子也不愿再折腾。

这次,还会像以往那样白折腾吗?

“大家放心,这次不但请专家考察过,还要把土壤带到专业机构化验,确定土质合适了再种。”林昊解释说。中草药天冬、岗梅可以在林下套种,这样一来,撒下的肥料,树能吸收,中草药也可以吸收,一举两得。

林昊话音刚落,村民赵天养大声提问:“万一公司把苗卖给我们后,跑路了怎么办?”

“这个公司是央企,有实力也有社会责任。”扶贫专业队队员黄凌接过话茬,耐心回答,“到时要签保价协议,如果市场行情好,我们就卖到市场上;市场行情不好,我们就按照协议价卖给公司。有了合同兜底,一亩地利润最低有6000元。”

听了他的解释,原本还在窃窃私语的村民们安静了下来,一位村民恍然大悟:“原来还能这样操作!”

“村民合作社这个新鲜事我还是第一次听到,咱们村要发展这个组织,能行吗?”村民赵火旺提出了新问题。

“对啊,我也想入股,没有钱怎么办?”有村民踌躇满志却又心有余虑。

对于长期偏安一隅的土瑶村民来说,参观中遇到的村民合作社、村集体经济、乡村旅游等等词汇,已然在他们平静的心海中激起阵阵波澜。

不知不觉已近正午,现场的气氛如同正午的太阳一样火热。

做什么?能不能做?怎么做?针对村民提出的问题,扶贫专业队队员一一解答。一来一往间,村民发展中草药种植促脱贫的思路愈加明朗起来。

“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钟远翔问到。

“没有了!”村民们畅快地笑了。

扶贫专业队员们也笑了。是啊,群众已经动员起来了,产业就要进来了,土瑶村民离脱贫还远吗?

久违的笑声,在空灵的大明瑶山久久回荡。

新闻推荐

加强对接 完善规划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本报讯(记者李慧)5月21日下午,贺州市召开项目对接会。市委书记李宏庆在会上强调,各级各相关部门要聚焦“三年攻坚赶...

贺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贺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