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需要传承和创新 贺州学院教授李晓明谈清明

贺州日报 2018-04-08 09:53 大字

□本报记者刘梦霏

人间三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时。扫墓、踏青,清明既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天气晴朗,草木现青,一改草木枯黄、满目萧条的寒冬景象,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文化内涵。

清明节不仅包含着丰富的传统习俗,还蕴含着中华民族慎终追远、行孝尽哀的文化内涵,有着深刻的历史影响和文化传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今人们过清明节出现了不少新现象。近日,记者采访了贺州学院南岭民族走廊研究院院长、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馆长李晓明教授。

堂祭颂宗追源传承文化教孝道

李晓明告诉记者,祭扫祖墓、追思先人的民间习俗由来已久,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祭祀的行为。而清明最重要的习俗,就是祭奠先祖。后人通过对先人墓地的清扫、拜祭,表达对逝者的追思,祈求先人庇佑子孙后代。在古代,人们并不一定要到墓地进行祭拜,而是在宗祠、家庙进行祭奠;若是出门在外,还可以面向家乡的方向遥祭。

自唐代起,祭拜方式由“堂祭”转变为“墓祭”。清明时节正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时候,人们就以清明扫墓祭祖为由,外出游玩踏青,所以清明节又被称为“踏青节”。

在贺州,许多人习惯在清明这一天进行“堂祭”。以家族为单位,整个宗族的人会在这一天到祠堂祭祖。以全猪全羊为祭,备上鸡、糍粑和香纸蜡烛,向先祖汇报宗族情况,纪念祖先的美德和功业。这时候,宗族里有威望的人还会宣讲家族的起源、家规家教,传承宗族文化,教导后辈何为“孝”。李晓明认为,这就是“颂宗追源”,利用扫墓的机会对整个家族的人进行“孝”文化的教育,让人们对祖宗产生亲近感,使族人尊敬祖宗、尊重长辈。其间还蕴含着临终关怀,减轻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教导人们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

李晓明说,这样的宗族教育方式对一个人的成长、一个家族、一个地方甚至一个族群的文化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如今的“堂祭”正在日益简化、消失。

除此之外,不少宗族还会选择“墓祭”,即组织整个家族的人上山,到埋葬祖宗的墓地进行祭拜、扫墓。祭拜从最早的老祖宗开始,到分“房”(有几个儿子就分为几“房”),再到自家的祖辈依次进行。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天可以完成的,所以清明节前后20天都可以扫墓祭拜。李晓明称,清明扫墓另一个重要的文化内涵就是能够对家族内部关系进行协调,促进家族内的人际交往,打破族人之间的壁垒,凝聚整个家族。

祭祀方式更新文化内涵不能丢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清明节的祭祀方式不再仅限于传统祭祀,还出现了网上祭祀、远程祭祀、微信直播“代客扫墓”的新方式。这给人们带来许多便利的同时,也有人担心这样的方式“诚意不足”。

在李晓明看来,无论是古代游子出门在外的“遥祭”、传统的“墓祭”“堂祭”,还是如今利用新型科技手段进行祭拜、请人“代客扫墓”,都只是在方式上随着社会发展进行创新,而颂宗追源、行孝尽哀的清明传统文化内涵必须要传承下去,发扬出去,不能够丢弃。

传承不忘创新民族文化葆活力

随着全球化影响的加深,一些年轻人出现了“重洋节轻传统”的现象,对西方的节日越来越熟悉,却遗忘了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对此,李晓明表示,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传统文化可以适应时代加以创新,但绝对不能丢弃。“如果将自己民族的东西都遗忘,将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都丢弃,那这个民族就不复存在了。”李晓明说。

李晓明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都必须通过文化的相对稳定的代际传承与变动不居的创新这两种基本形式来实现。他说,文化传承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比如通过生活方式传承、生产方式传承、民族民间信仰传承及民族节日与习俗传承四种方式。谈及文化创新,他表示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实现自我更新与自我创造的民族文化,才能世代传承、永葆活力。文化创新就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扬弃,培育和激活文化创新的内在机制,还要依靠外来文化的不断刺激、补充、丰富和启发,在与外来文化的不断摩擦、冲突、竞争、妥协、互动、交流、融合中得到创新发展。李晓明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漫长的、艰辛的、复杂的、曲折的甚至是痛苦的过程。

新闻推荐

点亮“微心愿” 实现“微梦想” 市纪委、市卫计委等单位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 志愿服务在基层”活动

本报讯(记者刘华通讯员周香莲)3月28日,市纪委、市卫计委等单位党员干部走进八步区城东街道建中社区,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在基层”活动。市纪委、市卫计委等单位为建中社区困难居...

贺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贺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