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加强宣传预警防范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贺州日报 2018-01-10 10:19 大字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与生产场所发生的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不同,它一般泛指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起因多以燃烧煤炭取暖为主,还包括燃气热水器使用不当、煤气泄漏、汽车尾气中毒等。

原卫生部等10部委2006年9月印发的《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按照事件的严重程度,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分为Ⅰ、Ⅱ、Ⅲ、Ⅳ级。在24小时内,1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10-29人,或死亡3-5人,即达到Ⅳ级报告标准,需进行网络直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显示,近5年(2013-2017年)来,贺州市仅有2013年报告1起较大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但每年均有零星散发的多起中毒事件发生。

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具有隐蔽性。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日常生活中极难察觉,中毒事件通常在大意疏忽中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一年四季均可能发生,冬春季是高发期,一般常见于湿冷天气等低气压天气,该天气条件下不利于气体扩散。

一氧化碳中毒没有特效药,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是减少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的有效措施。

1.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有关单位共同制定本级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细化措施,切实形成合力,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2.加强信息共享,及时发布预警。气象部门会同卫生部门,综合卫生、气象和环境等监测数据,结合地理特征和建筑结构特点,按照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规律,分析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提出预警建议,并提请本级人民政府发布预警提示。

3.加强燃气用具的市场监督管理。有关部门要不定期对市场上销售的燃气用具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清查燃气用具的气密性等,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

4.使用清洁能源及产品。大力推广使用电能等清洁能源,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5.加强对老旧社区、棚户区建筑物的升级改造。通过对老旧社区、棚户区建筑物内排气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改善通风条件,指导群众使用正确的取暖方式,降低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发生的可能性。

6.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均有义务开展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工作,大力开展防控一氧化碳中毒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广泛组织、动员公众参与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预防控制工作。对可能引发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情况及时进行分析、预警,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市疾控中心宣)

新闻推荐

带领群众加油干 不等不靠奔小康 平桂区黄田镇担石村党支部书记朱达义谈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

□本报记者毛立英冬至过后,暖阳中透着寒意,记者走进平桂区黄田镇担石村,民房错落有致、道路干净整洁,鸟语花香的农民公园里群众聊天说笑。从村旁的两座石山鸟瞰村子,一幅绿色和谐的美丽画卷呈...

贺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贺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