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丝丝关爱情暖特殊儿童

贺州日报 2017-09-19 11:29 大字

□本报记者黎明通讯员曾毅斌李泽甫

家有残疾儿童是不幸的,培育他们成长所付出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每天早上7点30分,5岁多的兰兰都会被黄爷爷紧紧地抱着,从平桂区望高镇立头村风雨无阻地赶到平桂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在这里接受康复医生为她制定的按摩、电疗、药浴等项目治疗。

黄爷爷告诉记者:“兰兰患有小儿大脑性瘫痪,这种病,需要很长的治疗时间。经过治疗,目前兰兰会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了。”

在平桂区残疾人康复中心,每天都人来人往,患儿父母早早把自己的孩子带来这里进行康复训练,因为孩子在这里的康复治疗都是免费的。

这些残疾儿童中,有不少是有智力障碍或者脑瘫的。平桂区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医护人员每天都要针对孩子不同症状,进行相应的平衡训练、作业疗法以及仪器理疗和心理治疗等,尽可能帮助患儿逐渐向正常孩子智力靠近。

采访中,我们正好遇上康复中心的治疗师蒙白薇、莫秋菊正在为脑瘫孩子做康复理疗。蒙白薇说:“我现在给患儿做的项目是撑手,因为他的双手没力,给他练双手支撑有助于恢复手臂力量,还有腹肌的力量。”

据悉,2014年,平桂区分期投入30多万元,分别用于培训康复中心技术人员、添置设备、基础设施建设等。在依托西湾社区服务中心和整合康复医疗资源基础上,2015年,平桂区卫生计生局、残联又投入240万元资金,联合组建了集物理因子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训练室等十多项功能科室为一体、占地面积达2100平方米的新康复中心。

目前,平桂区残疾人康复中心针对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已经开设了康复评估、康复训练、感觉知觉训练、物理治疗、言语训练和个别训练等多个功能治疗室。还有很多多动症和自闭症的孩子也来到这里进行康复治疗。

记者发现,残疾儿童康复治疗很多项目是在轻松愉快中进行的,而最辛苦的,是治疗师们辛勤地付出。面对一个个流鼻涕、流口水、难以正常交流的残疾儿童,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

康复中心的特教老师汤新萍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作为治疗师,工作是辛苦点,但我看到患儿有进步了,工作起来心情更加愉快。”

家住平桂区西湾社区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儿子良博在经过医生耐心细致地个别训练后,近段时间在语言表达、识文认字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关爱在这里升华,身心在这里复苏。治疗师们针对不同患儿制订“量体裁衣”式个性化康复服务,付出比常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不仅给患儿家长增添了战胜病魔的信心,更为患儿点亮了未来人生的希望。

新闻推荐

平桂贫困学生圆大学梦

平桂讯近日,平桂区发动干部职工、社会各界在“希望工程·圆梦行动”集中捐款仪式上向贫困学生捐助学款10.71万元。学生赖祯梁在平桂区“青春扶贫·爱心助学·金秋助学”暨“希望工程·圆梦行动...

贺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贺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