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全力推进“交通+旅游”发展模式 因路而美 因路而富

广西日报 2021-10-25 07:49 大字

贺州乡村公路连接着村庄、田野、景区,成为亮丽的风景线。

本报记者骆怡实习生凌瑗通讯员潘向群文/图

在富川瑶族自治县的青山绿水间,一条条新修的农村公路将一座座村落串联起来,加上风车、湖泊、花海……就像一幅赏心悦目的图画。

“富川横塘至花坪农村公路的修通,直接推动‘国际慢城’区域的发展,已成功创建4A景区3个,游客量从2016年的20万人次提高到去年的200多万人次。”富川交通部门负责人介绍,依托农村公路的建设,富川创新探索“交通+旅游”生态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模式,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富川朝东镇岔山村是“潇贺古道入桂第一村”,2012年修建通村公路,2019年全村覆盖沥青路。随着农村路网的不断完善,该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形成“美食+古村+互联网”发展模式。据统计,从2019年至今年7月,岔山村旅客量已达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50余万元。

富川柳家乡的下湾村在2018年完成道路改造后,大力推进“交通+旅游”模式,促进产业振兴,通过“电子商务+特色产业+农村物流”服务品牌,让农民足不出村就可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去年,该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8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6万多元,初步形成以乡村旅游、林下经济为支柱产业的格局。

据了解,2018年,富川137个行政村681个20户以上自然村(屯)率先在广西实现全部通硬化路或沥青路。2019年,全县137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村通客车。今年,富川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名单,获得全国第二批35个农村物流服务品牌。

近年来,贺州市把乡村道路建设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主动融入农村产业、旅游等大生态体系中,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如今,“交通+旅游”发展模式在贺州遍地开花。

平桂区鹅塘镇槽碓村是贺州6个土瑶聚居村之一。公路修通之后,该村一改往日“与世隔绝”的状态,在土瑶风情上做文章,发展以瑶寨观光、民俗体验、山林休闲养生等为主导的乡村旅游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3.67万元,人均收入9000元以上。

截至去年年底,平桂区公路总里程超过859公里,比2007年增加530多公里。形成“以G78汕昆高速公路为主通道,G207、G323、S327等国省道为主骨架,农村公路深入千家万户”的公路运输网络。

农村因路而美,农民因路而富,产业因路而兴。随着乡村公路的畅通,“交通+旅游”发展模式的内涵也不断丰富。

“村里通了公路后,有老板上门收购,我们再也不用自己背着生姜到镇上卖,不用担心农作物卖不出去。”正在地里劳作的槽碓村村民凤冬姑说,以前因为交通不便,农作物运输困难,随着道路的改善以及政策的扶持,她扩大了生姜种植规模,由原来的年产2000公斤增加到1万多公斤,收入比往年翻了好几倍。

目前,贺州市57个乡镇100%通三级以上等级公路、707个建制村全部通了硬化路。依靠完善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当地农民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新闻推荐

刘新保:建房修路忙致富

春雨淅沥,黄山区新华乡大保村,脱贫户刘新保驾驶一辆蓝色载货三轮车,在自家新房前停下,与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龙静攀谈起来...

富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富川瑶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