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矛松:脱贫攻坚一线的“拼命三郎”
□本报记者龙丽萍
“脱贫攻坚已进入最紧要的时刻,大家一定要按照工作清单,逐项推进。”6月12日8时,潘矛松在莲山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集体约谈会上下达了指令,他和其他工作队员互相分享了一线扶贫心得后,就马上分头奔赴各村委走村访户。像这样的聚散,已是潘矛松扶贫工作中的常态。
潘矛松是富川瑶族自治县莲山镇挂职副书记、莲山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分队队长,今年4月,他获得了全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是领导,“脱贫攻坚一刻都不能放松”
2018年3月,上级任命潘矛松到富川瑶族自治县莲山镇挂职副书记,同时担任莲山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分队队长。
2018年,是富川的脱贫摘帽年,任务艰巨。潘矛松的心中始终牢记一句话:脱贫攻坚一刻都不能放松。
作为莲山镇脱贫攻坚的一名“新兵”,潘矛松知道自己必须要准确地了解村情民意。刚到任半个月,他已走访了全部12个村(社区),对29名驻村工作队员的工作、生活环境进行全面摸排;用一个半月的时间,走遍了所有的后盾单位,向分管领导汇报驻村工作队员面临的吃住问题,2018年6月底,莲山镇所有村委都有了工作队员的房间和厨房。“刚来到莲山时,为了掌握一线信息,他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下村,待他从村里回来已是夜深人静,即使再劳累,他也会把走访的情况进行总结好后才睡觉。”莲山镇荆早村村委副主任唐天情对潘矛松经常深夜才从村里回来印象非常深刻。
了解了莲山镇的基本情况后,潘矛松开始施策。为了防止驻村工作队员“假住村”和“走读现象”,他和镇纪委人员每天早上8点之前去巡逻一次,晚上9点30分后巡逻一次,确保驻村工作队员吃住在村这一条铁的纪律政令畅通,落到实处。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新,《莲山镇驻村工作队员(含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管理办法》、钉钉签到等管理办法陆续推出,这样的速度和方法让工作队员惊叹。因此,他被同伴们称为“拼命三郎”。
是战友,“肩并肩让莲山更美”
“我就是有点不舒服,没事……”话语未落,潘矛松就晕倒了,队友薛发祥猛地扶住他,看到他脸色发青,冷汗直冒,队友们赶紧把他送去了镇医院,检查结果是胆囊结石、肠胃功能受损。当他醒来时,医生建议他去大医院复查,可他点滴完悬挂的药水,就立刻回到了工作岗位。“这么紧急的时刻,我不能走,我要和战友肩并肩战斗。”潘矛松说。
这事发生在2018年12月,当时恰逢自治区2018年市县扶贫成效考核“四合一”实地核查,潘矛松和战友们已经连续奋战多个星期,他们每天只能睡五六个小时,加上饮食不规律,很容易出现晕倒情况。
29名驻村工作队员是莲山镇脱贫攻坚的一支生力军,他们白天活跃在田间地头,了解贫困户的生产情况,夜晚打着电筒穿街走巷,进村入户嘘寒问暖,了解贫困户的“两不愁,三保障”。这样的情景,他们已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在脱贫攻坚这条战线上,他们是一起战斗的战友。
“多得潘队长的帮助和关心,我们现在才能过上好生活。”唐凤娥是一名单亲妈妈,上有年老的母亲,下有10岁的女儿,家庭经济困难。潘矛松和驻村工作队员按政策规定为她们申请补助,每次进村,也会进入家门去看望她们,在潘矛松的鼓励和帮助下,她们一家的生活有了很大好转。潘矛松以实际行动关心她们一家,让唐凤娥的母亲感动不已,她的内心已把他当成了“干儿子”。
这是潘矛松与战友奋战的成果,百姓记住了。
是兄长,“在扶贫大家庭中,要互相关心照顾”
“小薛,这是你的感冒药。”去年冬天,在薛发祥头疼发热时,潘矛松给他递上了感冒药。“他就像我们的兄长,时刻都关心我们这帮工作队员的健康状况。”说起队长如此关心自己,薛发祥感动了。
类似这样的细节,薛发祥印象深刻。刚驻荆早村时,村里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到了冬天,有时候只能洗冷水澡。潘矛松来到莲山镇后,发现了这一问题,他开始收集大伙的建议,形成总结上报领导,最后驻村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让他们安心做好扶贫工作。目前,莲山镇贫困发生率降至1.88%。
在扶贫路上,潘矛松一直以“拼命三郎”的精神勇往直前。从2018年7月开始,莲山镇脱贫攻坚工作分队取消了双休日,他舍小家,顾大家,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一心扑在全镇的扶贫事业上。目前,他正带领全镇的工作队员以阶段性的成效迎接国家第三方的脱贫摘帽核验工作。
新闻推荐
一辆电动车上乘坐了6人。视频截图扫一扫,看视频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王艳群通讯员陈展存)电动车上“满是大汉”。近日,贺州一...
富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富川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