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闹市古城锁旧事 瑶家新人话依然 富川瑶族自治县古明城的前世今生

贺州日报 2018-01-11 11:01 大字

师生在文庙开展“开笔礼”活动时的场景。在古明城内追逐奔跑的小朋友。富川旧城东门。古明城里的神楼张灯结彩。古明城内的民居院落外墙上各式各样的彩画。古明城内传统建筑飞檐别具一格。富川旧城图。修缮后的古明城登城步梯。富川古明城向日门。□本报记者王钰毛艳姗文/图

历史长河流过,在富川瑶族自治县城区的热闹之中,一座600余年的古城历经风雨沧桑,依然威严耸立,默默地守护着这方水土。古城,往事,历史积淀下来的繁华与秀美,为她增添了雍容大气、从容不迫的气度。

古明城内锁旧事

富川瑶族自治县富阳古明城,是潇贺古道上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军事城池,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于1994年被列入广西文物保护单位。古明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初建时为土城,明万历年间改为青砖护砌的高墙城楼。

历经600余年的沧桑,富川古名城依然完好地保存着明朝、清朝和民国时期的民居、会馆、商行、客栈、灯楼、镖局、作坊、祠堂、寺院等古建筑360余栋,总面积近30万平方米,其规模之大、气势之雄、建筑之奇、保存之好为岭南罕见。

历史专家称古明城“迹罕商周、史骄百越、威扬汉楚、墨焕晋唐、文檠宋元、艺煜明清、昌兴近代”,承载着极为丰富的历史及文化内涵,是一座集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文化史料于一体的活态博物馆,犹如一幅直观的明、清社会市井全貌的“清明上河图”,是研究中国明代县城的活样本。

古明城内东西纵距600米,南北横距500米。西南为县署建筑,东北为学宫,有迎恩、福寿、镇武、岭头、仁上、衙门六街,街道路面皆用鹅卵石铺成各种图案,因此也被称为“花街”。各街道要隘处有楼灯,街道两旁为民居。现旧城仍保存有三个城楼及部分城壕城墙遗址、神楼,各氏宗祠、古井、古民居、文庙、戏台和井字形鹅卵石花街等古建筑和构筑物。

古明城内有祠堂四座,分别为毛氏祠堂、何氏祠堂、汪氏祠堂、李家祠堂;有古戏台三座:阳寿古戏台、仁义古戏台和北门古戏台;庙宇三座,分别为城隍庙、文庙和关岳庙。古明城内每条花街的连接处都有一座神楼。神楼又名“子精楼”、灯楼,目前城内有7座子精楼,基本保存完好,分别是庆远楼、仁义街上坊灯楼、仁义街下坊灯楼、镇武楼、三界神楼、迎恩武圣楼、新永街灯楼。

上灯炸龙展民俗

上灯炸龙节,是富川古明城内一大传统风俗节日。其持续时间为每年正月初十至十五,正月初十为上灯日,十五元宵为下灯日。每年这个时候,古明城内居民凡是上年度有小孩出生的家庭,都要到坊表神楼挂上一盏明灯,以示“添丁之喜”。在过去,由于“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只有生男孩的家庭才可以上灯,如今男女平等,生了女孩的人家也可以上灯。

每当上灯日,神楼上张灯结彩,灯火辉煌。大红喜联醒目,五彩幛幔飘逸,各式花灯斗艳,走马灯、鲤鱼灯、莲花灯、八角灯……琳琅满目。

从正月初十至十五,古明城内居民还举行舞龙舞狮、彩调桂剧、时尚歌舞等民俗娱乐活动,吸引众多亲朋好友和外地游客前往观赏并参与炸龙活动。每到晚上,各条街的彩龙便来拜神楼、贺花灯,人们可以任意扔鞭炮炸龙。过节期间,古明城内家家高朋满座,户户酒肉飘香,楼楼流光溢彩,夜夜调龙舞狮,古明城俨然一座狂欢山城。

因此,正月初十至十五,是游古明城的最佳时段,赏花灯、舞龙狮……游客可以尽情领略城内其他时段少有的别样风情。

孔学文庙话教育

富川文庙,俗称文庙、学宫,位于古明城迎恩门(北门)右侧,是富川古明城的重要一部分,也是广西现存21座孔庙之一。

文庙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其整体布局匀称,建筑优美,造型独特,是中原文化和岭南古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但后来因其他事业发展,被富阳乡社办冶炼厂、木材电锯厂等单位拆毁改建,现仅存大成殿和东西配庑,四面有围墙,总面积为4527.5平方米。

文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宗教功能,大成殿供奉孔子并四圣十二哲,东西庑原供奉先儒先贤148人(东西庑各74人);二是教育功能,文庙即为学宫,是学习的地方,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学校。

孔子为后世留下的有关道德、伦理和教育思想的言论,不仅对我国几千年的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影响到东南亚地区,乃至全世界。富川文庙作为贺州市唯一一座孔庙,既是富川人民对儒家文化的认可,也是汉族与富川少数民族相互融合的历史见证。

为使当地年轻一代铭记传承富川文庙历史文化,富川瑶族自治县第一小学于2017年9月在文庙举行了一年级新生开笔礼。古语称“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开笔礼”是我国古代老百姓人生中的首次大礼。举办此类活动,既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守护,让学龄儿童真正感受到入学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是开始学习、走向成才的起点,激励他们珍惜读书机会,勤奋学习、尊师孝亲。

前世今生存古迹

富川古明城自建设以来,经历了明朝、清朝、民国及新中国各个阶段,到目前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建筑风格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动和发展。虽然经历了数个朝代的洗礼,但整个古明城的建筑格局保存相当完好,主要街道呈“井”字形的大致格局仍然保存。然而,在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古明城也难以避免地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为了全方位保护历史文物古迹,2006年至2015年,全国各文物工作队及设计院相继编制了《富川明城西城墙修复工程方案》《富川旧城(城门楼)维修工程勘察报告及设计方案》《富川瑶族自治县古明城保护规划》等修缮和规划方案,对古明城进行系统性修缮。各项修缮和规划方案都严格遵循“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这一文物保护原则,遵循风貌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不仅对富川古明城内各类建筑资源进行保护,还对古城的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更注重瑶族文化内涵的保护与开发。

新闻推荐

一个农民企业家的“耕耘梦” “全国劳动模范”林家盛谈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

□本报记者毛立英时下正值富川脐橙成熟采收时节,走进富川瑶族自治县石家乡石枧村,随处可见一片片黄澄澄的脐橙挂满枝头,橙香扑鼻,令人心醉。果农们趁着天气晴朗,忙着采摘脐橙,到处可见丰收的景...

富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富川瑶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