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县 南赵楼镇甄庄村 土地流转“转”出百姓好日子
大棚采摘引客来
技术员查看葡萄长势
村民侍弄花草的惬意生活
张庆涛与村民促膝交谈
鸟瞰郓城县南赵楼镇甄庄村,绿树环绕的村庄与连片的现代农业大棚组成一幅彩色图画,美不胜收;行走在甄庄村的街道上,两旁的整齐瓦房、花草树木令人心旷神怡,孩童的嬉笑打闹声为静谧的村庄增添了无限青春活力;漫步田间地头,瓜果飘香,菜蔬翠绿,一幅业兴、人和、村美的田园山水画卷跃然眼前。
聚齐民心建设美丽乡村
“我这个别墅是两年前盖的,花了60多万元,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盖那么大的房子,就是为了过年过节时,我的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带着家人来时有地方住。”5月13日,在甄庄村70岁的村民张福同家中,老人精神矍铄地告诉记者,这几年,村民们都富裕起来,在村中,像他一样富裕的大有人在。
“附近村的人都羡慕我们村,不光我们村里富人多,最重要的是我们村不用交水费、电费、卫生费等费用,这些费用村里都‘包圆’了!”说起自己的村庄,正在街道上唠嗑的村民王体雨自豪地说。
近年来,甄庄村村民们过上了红红火火的好日子。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这些成绩的取得,和村“两委”,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张庆涛的无私付出息息相关。
“任村党支部书记以前,我做钢材生意,那时一年就能挣100多万元。”张庆涛说,由于村民信任,他毅然决然地抛下自己的生意,从城里搬回了村里。
2004年,34岁的他成为甄庄村党支部书记。“当时村中矛盾重重,村“两委”想干事没人支持。”张庆涛说,为取得村民的信任和支持,村“两委”一班人借新农村建设政策“东风”,积极争取农村农业部门的扶持资金,全面改善村庄的基础设施,截止到2008年底,甄庄村兴建了1座小学,修缮了11条街道、6条排水沟、40个灌溉机井,安装了路灯、监控等基础设施,大面积种植绿植,各家各户都用上了自来水,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土地流转让村民富起来
张庆涛等村“两委”一班人经历重重困难,终于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把民心聚了起来。但是,更重的担子还在等着他们去挑。“既然群众选择了我,我就有义务带领大家伙儿致富奔小康。”张庆涛说。
当时的甄庄村是鲁西南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没有优势可言。如何才能带领群众致富成了摆在村“两委”面前的一座大山,如何搬开大山?2004年,苦思冥想之后,张庆涛带领村民进行了土地流转,但由于种种原因,第一次土地流转宣告失败。
“成功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张庆涛的坚持下,2009年,开展了第二次土地流转工作,但由于各种原因,第二次土地流转再次以失败而告终。
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路上困难重重,但张庆涛带领全村村民致富的决心却没有丝毫的动摇。2014年,第三次土地流转日渐被提上日程,张庆涛同村里的几个合作伙伴成立了郓城润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成功流转了400亩耕地,开始种植洋葱和黄秋葵。“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和种植技术,第一年就亏损了18万元,合作伙伴也都撤股了。”张庆涛说。
张庆涛痛定思痛,开始到处取经,还到寿光专门请教了“蔬菜大棚之父”王乐义。“技术要硬、链条要长、市场定位要准,王书记的几句话点醒了我。”张庆涛说。
随后,甄庄村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建大棚、种好菜、打开销路,育苗工厂、蘑菇棚、有机肥厂、养殖场……锲而不舍,先后3次土地流转,终于为甄庄村蹚出“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径,走上了一条集育苗、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融合发展之路,累计吸纳社员530余名,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村集体增收20万元,村民们走上了致富路。
开拓思路产业升级奔小康
甄庄村党支部领办的郓城润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17年发展壮大为绿禾农业有限公司。现在,公司共吸纳村里43%的人口入社,按股分红,建有蘑菇大棚100座、高标准蔬菜大棚152座、育苗温室28座、智能连栋育苗温室3座、有机肥料厂一个、中央厨房一处、占地158亩休闲观光采摘园一处、规模化养猪场2座,年产各类优质蔬菜达千万公斤、蘑菇130万公斤。合作社的产品通过绿色认证13个、有机认证1个,注册“自家院子”等商标5个。
去年,绿禾农业有限公司斥资在城区建成一处中央厨房项目,开始为企事业单位、学校等提供送餐服务,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选择。建成后的中央厨房项目年收益600余万元,村集体年增收50万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
如今,甄庄村正在谋划着新的一轮发展大文章,让更多的村民入股,计划到2022年,村集体收入要增加到100万元。
文/图 记者 仝志华
新闻推荐
近日,李某到郓城县公安局张营派出所求助:在二十里铺附近,自己掉了一部手机,手机内有很多重要文件及业务,请求民警帮助寻找。接...
郓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郓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